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一品权相 > 第342章 七嘴八舌

一品权相 第342章 七嘴八舌

作者:晓阳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0:33:50

第342章 七嘴八舌

经历也听到巫虎说的消息,觉得似乎有些夸大,但因为不知李家寨青壮的情况,似乎又合理而能够接受。

王府军目前经过这些时日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军心得到提升,使得整体的战力有了较大提高。经历看着自家驻军和精锐的加强,觉得真拉出去打一仗,或许是可以的。

商议之后,也知道如今的所有行止,完全要听军令才可。不过,他们到这边来,杨继业已经给他们确定了一个角色,那就是不能完全听令。作为蛮族军,在大局上听令、剿灭倭寇是必须的,但在小节上却要扮演出蛮横、难以指挥的角色来,如此,才不至于吃亏。

如今文朝军政都处于环境恶劣状态,老实听令的结果,很可能会被人卖掉,结局就是全军覆没。这种情况出现的几率是不小的,因为文朝对蛮族军、对王府军的生与死,不会放在心上的。

商议的结果,由经历和巫虎一起去大将军那边,汇报李家寨的情况,再看看大将军的态度。

两人往泾延镇去,到临时的大将军驻地,这里征集了几家民房。于连欣正同徐金胜一起,与杭城府同知刘潇杰、知州吴思阳在一起,讨论关于军粮等物资的衔接、供应和运输问题。

这是军中第一大事,军中粮草不解决,军心就不会稳定,又如何杀敌?武略将军田雄邦两天前带这苏杭这边两万驻军抵达,此时,也在大将军临时办公点。

听到门口值守传信,说王府军两将领过来,有要事禀报。徐金胜稍微思索,说,“请他们进来吧。”

“大将军,听说王府军和蛮族军骄横,不听军令,有没有这回事?”田雄邦初到泾延镇,但他在杭城的时间不短,之前在京都也见过徐金胜,相对而言,便熟悉得多。

徐金胜到泾延镇也好几天了,除了于连欣主动去过王府军驻地,对方一直没有主导过来见大将军。从某种角度说,确实算是傲慢无礼,没有规矩,自然不会给大将军身边的人留下好印象。

“田将军,王府军能够提前赶到泾延镇,就是非常好的表现。那就是遵军令了。”徐金胜虽说对王府军和蛮族军兵确有不满,可对方没有明显违背军令之事,也不想追究什么。

田雄邦也不好多说,但对王府军的印象自然很差。毕竟这些人来至于荆蛮楚地,那不毛之地,未开化的存在,又如何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

于连欣见过蛮族军、也去过王府军营几次,对王府军的印象不算好,但又看出这支军队素质很不错,与边军可能差不多,该是敢战之军。这时候,于连欣也不会为王府军说什么缓和误解的话,等以后作战了,再看王府军的情况。

巫虎在军中的职位,甚至没有王府的经历高。两人过来,也是以经历为主。见过徐金胜这位大将军,经历表现就尊敬之态,而巫虎却无视大将军的威仪,招呼之后,不再作声。

徐金胜自然不会计较,对于蛮族军的印象,不外如是。真要计较,那也没用。因为蛮族军过来作战,是听调令。但如果惹毛了对方,一声令下,带着军兵返回荆蛮楚地而去,那都有可能的。

于连欣与王府军、蛮族军打过交道,这时候,自然要缓和双方的氛围,说,“经历将军,你们说有重要军情要报告大将军?”

“是的,于参赞。伍将军,还是你来说吧。”经历说。

“大将军、于参赞,就在半个时辰之前,我得到一个消息。”巫虎说,“三天前,在距离杭城一百里的李家寨,有近两百多小股倭寇准备攻占李家寨,随后的战斗中,倭寇被杀一百三十余人,逃走五六十人。

倭寇这次损失不小,按照倭寇的习惯,估计逃走的倭寇会纠集更多的倭寇,到李家寨报复。

大将军,小将以为这是一个机会。倭寇报复李家寨,纠集的人手最多在千余人而已,我们大军如果做好准备,伏击并完全吃掉这股倭寇,完全可做到。”

“……”听巫虎这样说,徐金胜等人一时间都反应不过来。于连欣看向经历,见经历点头,才对巫虎说,“伍将军,消息如何得到的?据你所言,李家寨离这里几百里,行军到李家寨,少说要十来天吧。你是如何得知三天前的李家寨之战?”

“于参赞,因为杨少爷他们恰好在李家寨借住,亲眼所见,岂会乱说。”巫虎说。

“杨举人?他到李家寨去了?”于连欣说着,看了看徐金胜。他们之前对杨继业突然离开之事,是知道的。

“杨举人是何人也?”田雄邦说,“军机大事,与一个举人何干?”

“田将军,杨举人是今年秋试考取的举人,才华不差。之前在泾延镇这里见过大将军,也谈过苏杭倭寇之患的事,随后他前往杭城游学。不过,三天前就到距离杭城一百余里的李家寨,脚程很快啊。”于连欣解释一番。

“三天前在李家寨外杀倭寇百三十余,怎么没有官方通报?”徐金胜沉吟地说,按说有这样的战绩,官府会向各地传扬的。

“大将军,官府方面的消息传扬,可能会稍慢一些。”刘潇杰说,“因为李家寨往县里报,县里肯定得到李家寨去核实,验明倭寇正身之后,才会往州府报告。州府也会验明核实,不然,谁敢乱报军情?”

刘潇杰作为杭城同知,对于官府的运作还是比较熟悉的。知道即便有寨子斩杀倭寇,也会一层层核实。

“李家寨那边,肯定会面临倭寇的报复。这也是倭寇的习惯,他们如此做也是对苏杭各地一种威慑,免得有更多的人敢同他们拼命。”作为知州,吴思阳对李家寨还是比较担心的。

“即便这个消息是准确的,李家寨距离这里几百里。大军星夜兼程,没有十几天也赶不到吧。”田雄邦说,对巫虎能够有助于的消息,多少有些不满。

田雄邦是苏杭这边的地头蛇,按说对整个苏杭都熟悉,消息来源、人脉网络都很强,自认为应该是大将军徐金胜最佳助手。

“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五万大军齐聚泾延镇。如今还有两路军兵没到。大军下一步如何定计,还得商讨,大将军以为呢。”田雄邦说。

“军兵不齐,可战机也不等人。”徐金胜沉吟着,一时间也无法做出决断。

“大将军,王府军愿请命前往。”经历说,这是之前就商量好了的说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