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一品权相 > 第311章 左丞相府选兵

一品权相 第311章 左丞相府选兵

作者:晓阳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0:33:50

第311章 左丞相府选兵

苏杭那边起倭患,京都早就得报。最初小股匪患,京师这边也不在意,哪怕倭寇攻城掠地,对朝堂的大员而言,那都是地方上的事情,有地方一级级处理。

何况,地方往上禀报案情,也是往小报而不想朝堂大佬们以为自家能力不足。是以等江浙倭寇势大,地方驻军无法对抗,缩在大城里自保,几乎所有小城、村寨,都被倭寇攻杀后,地方狼藉,自然是必然的后果。

一些大户、士族,虽然在村寨而居,却因为有自家的力量保护,周边农家也有青壮,收拢在一起抗击,勉强能够自保。

最受苦的自然是普通百姓,家破人亡,往大城逃难,想寻求一片活命之地。但大城的守卫者、管理者也明白,这样放任逃难者进城,这个大城就等同于没有设防,谁知道会有多少奸细混进城来?

如此背景下,逃难者只有在城墙外,成群挤在一起,倭寇不来攻打,他们还能够生存。但真正有倭寇来围城、攻城,这些人大多只有死路一条,最凄惨的自然是老人、女人和孩子。

倭寇除了抢掠,还以杀人为乐,对女人自然是抢了,不管能不能带走,都会先淫掠一番。真正的凄惨,只有这些逃荒、逃难的人知道。

躲在成内的大户、大族和官员们,暂时还安全,往上面汇报情况,也仅是将他们看到的报上去。

等到今年八月,秋试原准备在杭州举行的。各地秀才们,却不敢往杭州走。曾有一些秀才冒险前往,在道上被倭寇擒住,然后索要大量财物。有些家底不好的,便被倭寇们斩杀,示威给其他人看。

随后,倭寇还带了三万人马,号称十万,围住扬州城。杭州的秋试没办法进行,使得苏杭地区的学子大为不满,这个事情地方大员就再也压不住,直接派人往京都汇报苏杭乱情。

倭寇袭扰苏杭地区,沿海几省备受侵扰,民不聊生的现状,在朝堂上被爆料出来,引起朝堂哗然。朝堂大员们先对敌手进行谩骂一番,争吵也就此开始,随后的十来天,整个春天、京都,都在为倭寇犯边的事情争吵,形成多种阵营和观点。

但朝堂这边也明白,倭寇乱沿海,是不会往内地发展的,因为倭寇的总人数也就那么一些。即使倭寇之乱不除,对文朝的统治不会有颠覆的可能。这一事实,让不少人觉得倭寇不过是癣疥之疾,只要围住对方,慢慢清理,就可平安。

但是,苏杭一带是经济最发展繁华之地,苏杭沿海几省给文朝贡献的税收和大家族经商获利的主要区域,这一区域乱起来,等同于让这些人的收益断掉。是以剿除倭寇,逐渐成为朝堂的共识,最后,落到左丞相府来协调调度。

左丞相府本来就希望境内有乱,因为有乱要清除,势必就会多与文昭帝见面,朱子善便可探知皇上的更多信息、意图、以及身体健康状况,如此,对他在朝堂上的态度和选择,提供更多帮助。

但倭寇不比蛮族乱边,因为蛮族那边有镇边王府抵挡,朝堂无需做具体的事情,只要每天接收一些战情汇报,然后他面见皇上就可以了。倭寇乱苏杭却不一样,这是要限期收复失地,要限期剿灭倭寇,恢复苏杭等地的繁华。

另外还有一个最为要害的事情,那就是剿除倭寇的军队,从何而来?如果是蛮族乱边,有镇边王府的力量来镇压、对抗。苏杭等地,虽说也有驻军,但那边的驻军是什么情况,朱子善和左丞相府是知道的。

先不说很多空饷缺额,老弱病残,内地驻军的军人,不过只有军人的名而无任何实质力量。充其量就是统帅驻军的各级主官身边的护卫人员,可能还有一点点战力,其他的全是老弱病残。

这些驻军完全是样子货,拿自己手中的刀枪都挥舞不动,平素一年也不会训练几天。哪怕训练,不过是走一走过场,不会有谁认真练兵。这些兵的作用是什么呢?主要是安靖地方,守卫城门,防止民乱。

朱子善也明白,如何进快清除倭寇,是对左丞相府的一次挑战。朝堂舆论已经起来,如果左丞相府这边不能在过年之前,有明显地改善苏杭地域的安全问题,左丞相府和他必然受到多方质疑。

当地没有军队可用,那些大城能够守住,更多是因为城内大户、大族和大商户们,将自家的护卫队派到城墙上,协助地方官员组织民壮收成、保护家园所致。而这种力量,完全没有攻击倭寇的能力。

要清剿倭寇,必须从外地调入军队。

文朝扬文抑武,对于军队,平时根本不重视,军官乃至将军们都没有什么地位可言,待遇上也比较差。军队训练上,如果做到十天一训练,就算是比较好的情况。

相对而言,具有战力的军方,就是边军。边军的待遇当然稍微好一些,北边与蒙匈族对抗,防止蒙匈族破关入内,直指中原,威胁京师。东边是后金余孽,与文朝是世仇,随时可能功进关内,自然有重兵严防。

边军也分方位和区域,目前而言,西北边军最为强悍,他们要与蒙匈族对抗。稍有差池,便会危及文朝的安危。其次自然是严防随时可能犯边的后金边军,那边的展现也不短,但后金被蒙匈族打击赶走后,实力也大损,虽有几十年的恢复期,真正的实力还没达到之前状态。

西南区域的边军就相对弱,因为这些边境,主要是同蛮族类似的蛮夷。而蛮夷各族的实力都不足以进犯文朝,他们更主要的是守卫自己的家园,能够过上不饿死的日子。

荆蛮楚地的镇边王府,就是一个例子。除了荆蛮楚地有镇边王府之外,西南区域也还有其他镇边王府,但这些镇边王府都没有荆蛮楚地这边的实力强。

朱子善之前在荆蛮楚地谋求之事不得逞,这时候,便将心思放到荆蛮楚地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