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一品权相 > 第165章 竹 石

一品权相 第165章 竹 石

作者:晓阳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0:33:50

第165章 竹 石

刘浪迫不及待离开这危险之地,听杨继业这样说,便带着两个护卫往战台下走。将下战台时,回头看杨继业一眼,准备说一句什么,却卡在喉咙里没有说出,随即扭头下战台。

见刘浪走下战台,周围的蛮族人都嗡嗡嗡地议论起来,担心杨继业在战台上已经没什么保护的力量。

这时候的战台,就剩下杨继业和杨猛两人,黑大地和中年人,另外被抓上战台的几个少蛮主,这些人与对方之间,基本没有对抗力量。

从某种意义上说,皇孙和朱成章就算将杨继业之外的其他人,都杀掉,对于蛮族这边的影响力并不大。

当然,高台上所有蛮族核心成员,此时都还处在竹筒枪口袋威胁之下。 时间拖延,各支蛮族对于精锐枪兵的开火,也是有应对之策。

至少,蛮主们安全退走绝对没问题了。如此,整体的发展趋势,对于朱成章一方是很不利的。而导致这样变化的原因,就是杨继业冲上战台,与对方斗智斗勇的结果。

也因此,见小王爷刘浪离开战台了,下面几万人都在担心杨继业的安危。杨继业却面色平静,带着微笑,看着皇孙。

中年文士也明白此时局势的转变,对他们已经不妙了,可是,朱成章还在杨继业手中控制着,也不好发难。但只要杨继业还留在战台上,也相当于将他控制在手中。

杨猛的战力确实不错,在阿三这样的大宗师进攻下,还能够守住不完全落败。可他们这边,出了阿三这个大宗师,另外还有几个高手。要抓住杨继业,继而用途交换朱成章,完全没有问题。

“杨秀才,这时候还不将你的诗说出来?莫非做不出,又要认输?我倒是希望你送出一首诗,哪怕口水诗也不至于辱没秀才功名。”中年文士自然要尽量打搅杨继业的思路,不让他认真去作诗。

见刘浪离开枪兵守卫区域,杨继业才说,“你一介白丁都念出打油诗来,我堂堂一个秀才,还不如你一个白丁?荆蛮楚地谁不知我杨咏石之名?听好了。

《竹石》这诗是写给所有蛮族的,他们在荆蛮楚地一隅,生活困苦,地域偏辟,可每一个蛮族人都善良、面对艰苦毫无怨言,勤劳朴质,与人为善。今天,我就用这诗赠给千万蛮族人。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而东西南北风!”(原作者:郑板桥)

在场的蛮族人,对于诗词自然是无法理解,但杨继业先前所说的,短短的几句话,却说到万千蛮族人的心里。他们生活条件苦,但他们坚韧,不向困难低头,铮铮铁骨,千百年一直坚强地生活在荆蛮楚地。

站在高台上的巫小陆是读书人,虽说他也不完全理会杨继业这首《竹石》,可他还是感觉到诗里表达的感情,当即大声地喊,“好诗。这首诗必定会传遍文朝——”巫小陆在喊出声来时,已经是满脸的泪。

自小家里人都跟巫小陆说,男儿不准哭的。可这时候,他真的忍不住哭出声来。巫素贞在幺弟身边,确实听不懂诗,却为杨继业所言而流泪。仅仅地抓住巫小陆,心里在祈祷,“千万要平安回来,千万要平安回来。”

蛮族的人原本不知如何表达,可听到巫小陆的叫好声,便有几百人跟着叫喊:“好诗——”

稍停,几万人一起叫喊,“好诗,好诗,好诗……”

杨继业见蛮族人的回应,知道这样的回应对战台上不会有多少影响。随即将手举起来,下面的人当即安静。

他的动作,使得战台上中年文士和皇孙等见到杨继业这时候,在蛮族人群心目中的份量和感召力量,心里也在琢磨,如何才能转变为主动。

“皇孙,请您评一评诗吧。我虽然自知,这一首诗传颂到京都,又将是一首名传千古的好诗,但您是评诗的人,还要尊重皇孙,请皇孙给予评判。”杨继业故意说,对于郑板桥这一首言志之诗,在后世都是非常有名气的,此时,将这诗与荆蛮楚地的蛮族联系在一起,更能够彰显出诗的内涵。

这诗几乎将蛮族千百年来,在荆蛮楚地生活的状况,精确地描述出来,也展示出他们的精神与不屈之态。

刘世博虽说读书不多,但还是勉强可读懂好诗的。当然,这时候也完全可睁着眼睛说瞎话,将中年文士的那《咏竹》拔高,贬低杨继业这首《竹石》,判定杨继业输一场。

中年文士对杨继业这诗的好坏,自然分辨得出,他本身也可说瞎话的,但听到战台四周的叫好声,心里也明白,真的说瞎话,引来的后果是比较危险。

中年文士看着皇孙,刘世博犹豫不定,不知该如何说。

“好诗。”战台下突然涌进一群人来,又一个文士出现了。战台下朱成章带来的精锐枪兵,见到有人冲击过来,立即分出两小队,用枪指着来人。

然而,来人却也是枪兵,那些人大声吼叫,“镇边王府公干——”

谁想,镇边王府的人这时候赶过来了。杨继业站在战台上,见镇边王府的人感到,顿时放松不少。心里也在说侥幸了,先叫刘浪下战台,使得他进到安全范围,总会博得镇边王府的好感了。

两队枪兵的竹筒枪相互指着,对峙。中年文士见到战台下出现的人马,脸色立即阴沉,知道这时候,所有的先手和优势都失去了。

镇边王府的人马,肯定不能与他们带来的精锐相提并论,但拼死一战,他们也不过百多人。何况,生蛮各支的精锐,也过来了吧。

好在有皇孙、有朱成章,这些人的身份,镇边王府也不敢招惹吧。

局势的转变,对蛮族和杨继业更加利,使得中年文士也明白,这时候,哪怕贬低杨继业的诗,也不起作用的。当即对皇孙刘世博点点头,刘世博说,“两首诗,各有所长,各有其韵。全诗也都是无一竹字而言竹,不过,杨继业的《竹石》略高一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