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一品权相 > 第127章 一席之地

一品权相 第127章 一席之地

作者:晓阳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0:33:50

第127章 一席之地

关于生蛮、熟蛮参与科考的问题,是文朝的国策。要想改变,牵涉到的,不仅仅是荆蛮楚地学子们名额之争。还牵涉到京都、皇家对生蛮的态度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说,文朝排斥生蛮,这是族别之争;同时,从朝廷的政策而言,感化生蛮、促使生蛮改变,臣服与文朝大统,又是文朝上下不朽之贡献。

所以说,只要生蛮那边有投向文朝的意向,文朝自然会表示欢迎,也会给出相应的特别政策。比如在科考上给予适当的倾斜、给主要的人物封官,给品级。

都蛮寨的人希望自家孩子有读书的机会,虽然没提到科考等问题,但这些也是必然会面临的东西。杨继业自然希望自己能够做成这件事,如此,以后他在生蛮地域,就会有更高的威望,受人尊重。

生蛮的人力资源还是很丰富的,素质好,思想不复杂,作为战兵就是非常好的选择。

“县尊大人,昨天我和小六等人游学,走到生蛮地界的都蛮寨。大人或许也知道,都蛮寨和熟蛮的都吾寨,就在溪流两岸。可两个寨子却是世仇,没过一些日子,会爆发一场械斗。”

“怎么到生蛮地界了,杨咏石,你也得安心备考了吧。”贾绍民微笑地说,没有表现出不满。

“县尊大人,学生会做好秋试乡试的准备,大人放心。”杨继业也认真地说,“到都蛮寨便,寨里老者和寨子主事人得知我是秀才,便热情相邀进寨里歇脚。

见坚辞不得,便随同到寨里。寨子热情以待,与寨里老者攀谈,得知都蛮寨人一直都想让后辈稚童进学求知,情切意深。

我和几个少年听后,也是深感到自己幸运,生在文朝文运之地,自小得圣学温润,才有此睿智,得明贤德。

离开都蛮寨,我想,如果县里能够在都蛮寨等生蛮寨子,开办学堂,为蒙童们开蒙、开智,那是文朝福德泽被,使得生蛮的下一代再下一代,逐渐亲近文朝,然后认同文朝,或许百十年后,生蛮、熟蛮都是文朝一统。”

贾绍民在听杨继业所说,等他说了后,长长地思考,之后,才感叹地说,“杨咏石心怀天下,能够将生民于心,此乃大善。”

“县尊大人,小子所想,也是看寨里老者一生牵挂,心向文朝。”杨继业说,“该如何推进,还得听县尊大人指教。”

贾绍民摆摆手,又是一声感叹,“继业所见,也是荆蛮楚地不少先贤所见。不过,生蛮之人对文朝,由来已久,即便办学堂,开科举,生蛮也未必心向圣朝。奈之何?”

“大人,孔圣有云:有教无类。生蛮为何排斥圣朝圣教?不外乎彼邦诸人文德不彰、圣学不传,所见所闻,皆是琐碎杂务,便没有开化、没有见识、没有开智。

如若对生蛮做蒙学,即便不科考,也能够逐渐感化生蛮各支,循序渐进,十年或百年后,荆蛮楚地便成为圣朝一州一府。

县尊大人,对地方推动圣学,是大人之得泽;生蛮开蒙,那更是书之于史册,开万古之先路;若是大人之手做起来,史册之上,必然有大人一席。

至于具体怎么做这件事,学生是这样想的:县尊大人只要答应推动此事,都蛮寨开办一学堂,然后,请两三位年龄大的老秀才去授课、开蒙,自然就能够做起来;至于府里、省里、乃至朝堂,只要他们得知生蛮乐意接受文教,难道还会吝啬对生蛮的德行?

大人一纸华章,阐明其理,定能说服朝堂的支持。至于科考之事,即便所有生蛮学子总和起来,又有几个?在科考上,生蛮学子又如何与文朝学子一较长短?

如若我朝学子本就占尽先机,依然认负,如此学子也不可能为国栋梁。县尊大人,您说是不是?”

贾绍民最初没将这个事情当回事,也明白,自己留在荆蛮楚地时间不多,想做什么也是不可逆。但听杨继业说了,这个事情,确实创了先例。真的因此对生蛮的教育开创局面,记入史册,那是必然的。

这个后世名,真将贾绍民的心给勾动了。听杨继业接受开学堂与科考之间的关系,也明白。生蛮那边真开学堂,也不会有多少蒙童入学的。但这个事情做了,势必会将生蛮里核心成员的后代进行开智,启蒙,感化,教化,这对未来改变生蛮确实有作用。

以前,也有人提出用学堂来潜移默化生蛮,但推行起来,不见有效果。当然,如今文朝对于书生、文士的尊崇,蛮族与汉族之间的往来,也不同于从前。

商业的发展与推动,对生蛮、熟蛮和文朝之间的关系紧密起来,商品的流通,也使得彼此之间的接触更多,人们心中的价值观也在逐渐地改变。

这种现象贾绍民作为荆蛮楚地官府之尊,自然看得到的。

“杨咏石心志高远,确实很好。都蛮寨寨子不大,会有多少蒙童?在寨子办学堂,先生的束脩能不能供上?学堂在生蛮之地,会不会有秀才先生肯屈尊开蒙?”贾绍民也担心做不成这件事,反而会是笑话。

“县尊大人,只要您发话。您将府学、县学和朝堂的事情解决,下面的事务,学生倒是可代劳。”杨继业见贾绍民动心,估计也是为在史书记一笔,吸引力对方。

古人对身后名是非常看重的,有这样的机会,自然要搏一搏。

“县尊大人,圣人云,君子立身、立德、立言,您对生蛮的文德泽被,才是真正的立德、立言。”

贾绍民摇摇手,笑一笑,说,“杨咏石心志,我知矣。古人言,有志不在年高,诚不欺我。”

“县尊大人,您可是荆蛮楚地之地的先生,我们进学,但有所得,也是县尊大人训导有方啊。”杨继业也没想到会如此容易就让贾绍民点头,至于在都蛮寨开办学堂,也不会立即就能够落实到位。

最为关键的,还是要找到秀才去任教,另外,学堂也要专门建立起来,才具有宣传意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