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一品权相 > 第123章 读与考

一品权相 第123章 读与考

作者:晓阳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0:33:50

第123章 读与考

古代对读书之家控制不严,但对科考的出身是有很严格的规定。比如一条最明显的就是,从商之家的子孙后代不得参与科考。这是对商业职业的高度歧视,从另一个角度上看,那也是管理层对商业之族进行限制、压制。

商家的经济基础扎实,真要能够参与科考,那他们肯定比农村农户的孩子有巨大优势。就像后世的中产阶层对孩子的培养,农村的学生如何能够与他们拼比?

中产阶层以上的孩子,从小就在各种培训班进行辅导,精心培养,然后在各方面的学识上、思维上、见识上进行全方面培养。农村孩子除非个例,其他的绝对多数都会落后于那些孩子。在中考和高考这样的大关面前,竞争力又如何与之相比?

推演几十年或百年以上,结果就很明显了。社会上高职位、高效益的部门、平台等等所有的优势资源,都会落在这些人群与家族之手,操控一切,那是必然的结果。

放在古代,商人家里经济好、条件好,能够请到更好的先生,先生才学扎实,教出来的学生大概率上也会优秀。如此,在科考面前,农村、农民的孩子竞争必然弱得多。

同样地推演,社会的所有优势资源,也会落到他们群体的手里。社会上,这样的存在势必造成这个群体掌控了权力有资源,农民这个大群体,势必落到更低下的级层。

科考制度上,一定程度控制了这样社会的演变。农民的后代,完全可以走求学,继而跃龙门,成为人上人。而他的家族,也走上诗书传家的高层次级层。

商人呢,继续过自身的家境优渥生活,虽然不能做官,社会地位不高,但因为物质条件好,也很得到尊重的。

当然,在士族面前,商家很没地位,几乎任由士族欺压,没有多少挣扎、抗争的余地。这是社会两个不同的级层。

生蛮的子孙后代不能参与科考,这也是明文规定的,因为生蛮不在文朝辖区内。当然,如果说生蛮愿意臣服与文朝,文朝自然会有欢迎的态度。

都蛮寨的人不能接触到文朝更高层次,可对于柳河县城的县尊大人,就是天一般的存在。县令是代天子牧守一方,在普通人心里就是天了。

不然,为什么古代会有青天大老爷之说?

在后世,一县之书记、一县之长,其实也是位高权重的。对下面的人随意喝骂,完全比骂孙子都跟凶。

如果是经商之人,对这些什么长,那就得更多巴结,不然,是不可能发展壮大的。

其实,不论在什么年代,只要存在级层关系,都必然存在高级层的,吮吸低级层血汗这样的事实。

面对老者的说法,杨继业也不敢乱答应。对于文朝有什么样的政策,他也不太明白,特别是对生蛮的政策是什么。

“老人家,这个事情我回县城后,当去县衙,登门求见县尊。之后,我会把县尊之意,传回都蛮寨。”杨继业说,“即便在都蛮寨办学堂有困难,将孩子送到巫家寨念书,肯定没问题的。”

“多谢先生,辛苦先生了。不管县尊大人有什么意思,先生为都蛮寨奔劳之苦,对都蛮寨之德,我们会牢牢记住的。”中年人说,对杨继业行礼答谢。

这一番交流、对答,杨继业也很满意。寨里有优质煤已经确定,至于存储量的问题,杨继业觉得不担心,因为后世都开采十几年,那时候的机械开采,效率会远高于目前的条件。

撑过前几年,以后要资源可以从北方各省找,特别是山西省,那时煤都的存在,不可能是宋朝后才形成的煤层。

但都蛮寨出在生蛮与熟蛮边界上,与熟蛮寨子都吾寨还是世仇的关系,要想从都蛮寨挖取大量优质煤,还得先解决敏感的归宿问题、民族之间的世仇问题。

就目前杨继业的影响力,显然办不到。不过,与都蛮寨之间关系打好基础,给对方所需要的,自然会有突破的路径。

优质煤这个资源,虽说出产在都蛮寨,但实际上生蛮的掌控者,也不会眼睁睁看着都蛮寨和巫家寨、杨继业等活得利益,必然会插手的。

杨继业与这一支蛮族没网络,可熟蛮与他们之间的相处却是千百年了。纵然边界的各村之间有世仇、有冲突,但蛮族高层不会过于在意这些的。

吃完饭,夕阳西挂。

杨继业等人答谢了主人,坚持着要返回巫家寨。寨子的人送到村口,杨继业答应都蛮寨会找县尊问问办学堂的事情。

离开寨子,杨继业想了想,对巫豹说,“豹哥,都蛮寨是不是有投向熟蛮的意思?”

“杨少爷,这不可能的。生蛮与熟蛮,隔河而居,这条河,就是双方的分界限。都蛮寨也不敢明着离开生蛮,我们熟蛮自然欢迎,可生蛮也很抱团的。”巫豹解释说。

削劲也说,这种可能性不存在,但都蛮寨确实想让孩子读书,就像他们代削蛮一样。想让孩子读书的人不少,但说离开生蛮变成熟蛮,那时不可能的。

到都吾寨取了马,天色快要擦黑。这时候骑马奔行还可以,但过半时辰后,可能就看不到路了。

骑马奔行,过了半路后,大家都缓下来。削劲便说,“先生、豹哥、小六兄弟,你们喜欢骑马,我回去送几匹马来。”

“削劲哥,有好马?”巫小陆最开心了,急忙问。

“我们那边,跟蒙匈族不远,有人可到蒙匈族去换几匹马,只要不多,总能够做到。不过,这些年,蒙匈族一直在征战,他们自己也没有多少马。”

蒙匈族的马比起荆蛮楚地这边劣马,强太多了。可以说,整个文朝的马,绝大多数都是从蒙匈族,通过一定途径偷运过来的。

买卖马,特别是战马,利润丰厚。文朝也肯出大价钱去收购,更有大家大族的人,喜欢养一些战马,也是自身实力的积累。

不过,边境上的卡也是非常严格的,一旦败事,就会被斩杀。但利润大,自然有人去冒险。

听削劲这样说,杨继业也是心头一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