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一品权相 > 第101章 土法炼钢

一品权相 第101章 土法炼钢

作者:晓阳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0:33:50

第101章 土法炼钢

真实的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掌握了用铁矿石炼成铁。出产的是海绵铁,经过锻打后,成为铁块。至西汉,技术发展,出现了炒钢以及百炼钢,后世考古曾发掘出大面积的冶铁炼钢基地。

汉代以后,发明了灌钢方法。《北齐书·綦母怀文传》称为“宿钢”,后世称为灌钢,又称为团钢。这是中国古代炼钢技术的又一重大成就。到宋代,用煤炼钢已经普及。而一直到元、明两朝,我过炼钢技术在世界各国远远领先。

文朝的炼钢技术在此世界的水准,横比可能也很高,但国家对大工匠的控制、对技术的控制,也是非常严格的。

武器这些东西,有没有掌握炼钢技术,是非常要害点关键。地方上的铁匠,即使有祖传技艺,相对而言都很古旧,效能差。

利用铸铁做材料,自然比之前的铁块要前进一大步,但在民间,铸铁这种精尖的材料,同样无法掌握技术。

竹筒枪炸膛,除了制造进程材料因素,还有一个更大的因素,就是生产中建造管理者的贪墨,使得工匠没有得到合符标准的材料。

同时,作为管状物的竹筒,在火药燃烧过程中,也极易将竹筒燃烧而损坏,导致炸膛。

文朝这时候军队有火器营的配设,但真正在对战中,发挥的作用有限。

目前对弓箭的使用已经非常熟悉,弓箭手训练的时间虽说较长,但好在有基础。选拔时,将那些从小接触过弓箭、联系过弓箭的兵源进行集中,训练起来相对要容易。

弓箭射击,目前如果从射程和射速相比于竹筒枪,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优势。竹筒枪一分钟那个发射两次,就已经是不错的成绩,但弓箭射手却可能发射几倍的箭矢。

仓促而战、短兵相接的时候,显然弓箭手是明显占优的。不过,论杀伤力,竹筒枪的威能要高,弹丸的穿透力远强于弓箭。

重甲兵对弓箭手几乎可全防,至少,受伤不会是致命伤,但弹丸可无视盔甲的防护,穿透而过,进入肌肤后,由于弹丸的旋转性,对身体的破坏是非常大的。

炼钢是一个重要环节,这是解决材料核心问题。另外,对火药的改进,也该抛出来的。不过,这时候还没有到时机。等巫家寨这边先处理好与生蛮之争,到时候,至少有两三年的发展期。

巫龙作为熟蛮未来首领,目前也开始接手一部分管理,对于未来的思考、预判,他是比较主动的。虽说熟蛮管有政策都是谨守自家的地盘,随着时代而变,迎头而上,才是最好的防守。

对于土法炼钢,主要解决的问题是:人力技术、原材料、燃料和设备。在四大方面中,人力问题有巫龙来解决,技术上,目前已经有可提供思路,对于设备问题,也可提出自己的设想。

原材料主要是铁矿石、木炭、石灰等等,这些东西有的可自己准备,有的要购买,即使解决起来难度大,可总能够找到办法。

大型鼓风机也可以开始摸索造出来,高炉的建造,这个杨继业记得内部的结构,先画出来,然后让村里人用火砖修建就可解决。同时,在实践过程中,也可逐渐改进。只要对这些工匠进行启发,鼓励他们探索,专业的东西这人已经吃透,即使没有理论的指导,也会有各自的设想。

讨论起来,细节上的事情就很多。巫小陆在旁记录,作为以后工作推进的依据,对于能够参与这些事情,巫小陆是非常开心的。

夜校那边,杨继业原本准备自己去授课,可这里的讨论一下子不能收尾。便让巫国强去代课。

巫国强文采一般,但夜校的授课完全没问题。杨继业不到巫家寨来的时候,也多是由他来授课的。

具体的事务,这时候讨论也无法进行,只有在炼钢这个工作的推进中,逐渐解决遇到的事情。

暂告一段落,杨继业突然想起一件事,说,“小六,你叔叔家那几头小猪,如今怎么样?”

? ttk an? ¢ ○

“杨大哥,叔叔家很用心喂养,担心小猪有问题。这可是为先生你喂养的,比自家喂养更上心。”巫小陆笑呵呵地说,“杨大哥,你放心,我也到看过,长势好,很好看了。”

杨继业点点头,微笑着对巫龙说,“龙哥,目前熟蛮这边养猪少,主要是养羊、养牛。能不能将养猪也推动起来?我是这样想的,等秋天之后,熟蛮这边所养的猪长大了,我们可在县城开几家猪肉店,推出新的菜式、菜品。

至于猪肉味大的问题,只要将小猪劁了,公猪就不会味大,而草猪也会长得更快。劁猪的方法,可找几个草医或灵活一点的人学学,很容易学会的。”

“好,这两天把人找齐。”巫龙说,对于杨继业所说的事情,他都选择相信。因为这段时间与杨继业相处,几乎每一件事情,都非常靠谱。

而杨继业与巫小陆逐渐的往来,生死与共,和其他书生完全不同的勇气和力量。

一起去夜校,到寨子晒谷坪,这里聚集不少村民。大家都安静着,似乎是在维持这里的安宁,不让小孩子打闹、追赶,影响到夜校的授课。

念书对于熟蛮和文朝绝对多数的人而言,都是一件非同寻常的、高大上的存在,具有神圣性能。

这些人见巫龙和杨继业等到了,都站起来,压着声音招呼。小孩子们更是扑进大人的怀里,偏转着脸,看一眼,又忙藏起来。

杨继业笑呵呵地与人招呼,对这个小先生、秀才大人,村里的人们已经习惯他对任何人都保持着微笑与善意,而这些行止,则让所有熟蛮的人都在传诵。

一个人的品行高与低,不在于自己怎么夸赞,而是与你相处的人在背后怎么说你。

杨继业虽然到巫家寨的时间不长,却得到了人人赞誉。主要是他的秀才身份,小先生角色,与村里人相处却都和善、礼貌,自然成为众人心目中的圣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