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新视角读元史 > 70、朱元璋灭元建明朝

新视角读元史 70、朱元璋灭元建明朝

作者:songyvsh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0:33:46

70、朱元璋灭元建明朝

朱元璋灭元建明朝

公元1367年10月,朱元璋刚刚平定江南,就立刻马不停蹄地出兵北伐。朱元璋任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领二十五万精兵强将,浩浩荡荡向中原进军。

朱元璋向中原民众发布《谕中原檄》,檄文由主编《元史》的名士宋濂起草。檄文历数元朝统治之昏暴,说明元朝丧失天命,朱元璋是天命所归的新主。檄中还响亮地提出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号召北方民众奋起反元。后来,孙中山先生在反清斗争中沿用此意,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主张。

在北伐之前,朱元璋与谋士武将们研究制定了具体的北伐方案,计划先取山东,消除大都的屏障,再收复河南,夺取潼关,切断元朝的羽翼,然后集中兵力攻击大都,此时大都势孤援绝,可一战而下。占领大都以后,再挥兵西进,席卷山西、陕西、甘肃等地,统一全国。北伐方案详细周密,切合实际,北伐大军完全依计而行。

公元1368年1月,北伐大军出征之后,朱元璋在南京举行隆重大典,登基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大明王朝就此诞生。大明王朝的建立,使出征北伐的明军将士们受到极大鼓舞和振奋。

徐达、常遇春率军北伐,第一战役是夺取山东。山东元军由普颜不花统领,总指挥部设在益都,就是现在的青州市。普颜不花是元朝第九次科举考试的状元,能文能武,是元朝为数不多的杰出将领。

明军兵分两路,一路由从徐州出发,攻取山东西部地区;一路由徐达、常遇春亲率主力,由江淮北上,直取益都。

徐达率军攻打山东南部重镇沂州,沂州守将叫王宣,是汉族人,却忠于元朝,顽强抵抗,城破被杀。附近的日照、峄州、莒州等地官吏,见明军势大,全都不战而降了。

徐达率军顺利抵达益都,普颜不花拼死抵御,却不能挽救败局。徐达攻破了益都,普颜不花不肯投降,从容赴死。徐达军在益都稍事休整,随即挥师向西,一路势如破竹,连续攻克临淄、寿光、昌乐等地,进逼济南。济南守军弃城逃跑。

明军的西路军也进展顺利,济宁、东平守将皆不战而逃,其他地方官员纷纷投降,山东西部地区也落入了明军之手。

明军经过四个多月的战斗,占领了山东全境,随即兵锋向西,直捣开封,准备开展第二战役,就是收复河南。

徐达兵分三路,向河南进军。三路大军所向披靡,只用两个多月时间,就收复了河南。明军占领河南之后,随即占据了潼关。朱元璋闻报大喜,立即赶到开封,亲自坐镇指挥,准备彻底推翻元朝。

明军经过半年多战斗,顺利收复了山东、河南,占据了潼关。大都已经失去了屏障和外援,陷于孤立。明军接下来的第三个重大战役,就是进军河北、攻击大都。

公元1368年7月初,在河南的明军从开封出发,向河北进军,一路势如破竹,连续攻占卫辉、安阳、磁州、邯郸、广平等地,只用十多天时间,就到达临清。山东境内的明军,也到临清会师。临清是京杭大运河上的重镇,徐达打算从这里出发,北上攻击大都。

二十多万明军齐聚临清,开始水陆并进,向北进军。明军旌旗蔽日,战鼓震天,声势浩大,沿途元军大部分闻风而逃,少数负隅顽抗者随即被消灭。明军顺利攻占德州、沧州、静海、天津,到7月底,明朝大军兵临大都城下。

徐达等人原先认为,攻击大都必会有一场恶战,因而做好了各种攻城准备。没有想到,明军到达大都城下,却见城门紧闭,城墙上空无一人。徐达立刻下令攻城,士兵们蜂拥登墙而上,却没有遇到任何抵抗,竟然是一座空城。徐达入城之后,封存国库,发布公告,居民各安其业。

原来,早在明军到来之前,元朝皇帝元惠宗见大势已去,就带着皇族和文武百官,撤离大都,出居庸关逃往上都,上都在内蒙古多伦西北一带。至此,元朝对全国的统治宣告结束。

明军占领大都以后,按照当初制定的北伐方案,挥师西进,很快收复了山西、陕西、甘肃等地,消灭了元朝残余势力和一些割据力量,统一了全国。

元朝皇帝不战而逃,跑到了北方草原。这个时候,元朝的朝廷还完整地保留着,手中尚有不少军队,还不算灭亡。那么,元朝是到了什么时候才彻底灭亡的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