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权臣控制朝廷
权臣控制朝廷
元朝前期的皇帝比较强势,能够控制住局面,很少出现重臣专权,可到了后期,随着皇位之争激烈,朝廷动荡,大权逐渐落到了权臣的手里,加速了元朝衰落。
元文宗之所以能够当上皇帝,完全是靠着燕铁木儿的功劳。燕铁木儿的儿子唐其势就曾经说过:“天下本是我家的天下”。燕铁木儿也觉得,是靠着自己一已之力,才恢复了元武宗一系的皇位,因此恃功自傲,目空一切。
元文宗对燕铁木儿十分感激,任命他为右丞相,知枢密院事,兼统大都督府,掌管侍卫亲军,封为太平王,把所有的政务、军事、兵权都交给了他,对他言听计从。燕铁木儿处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特殊地位,权倾朝野,挟主自重。
元文宗自幼长于汉地,有较高的文化修养。他在任期间,提倡尊孔,加封孔子父母以及后世名儒,并以儒家礼仪祭祀天地和祖宗。元文宗在大都创建奎章阁,后改为宣文阁,储藏图书,汇集名儒,开展研究和学术交流,促进了儒学发展。元文宗还总结了历代帝王之得失,仿唐宋会要体例,编修了《经世大典》,整理保存了大量元代典籍。不过,在治国理政方面,元文宗却没有大的作为,而是由燕铁木儿专权主政。
燕铁木儿在理政方面并不是强项,他只知道独断专行,发号施令,同时骄奢淫逸,大兴土木,致使朝纲混乱,**问题严重,各种矛盾日趋尖锐。在此期间,元朝已经发生了多起农民起义,一场大动乱正在酝酿之中。
公元1332年,元文宗病逝,年仅二十九岁。元文宗为了赎罪,决意将皇位传给哥哥元明宗的长子,长子当时十三岁。
可是,元文宗死后,燕铁木儿觉得长子已近成年,不好控制,于是违背元文宗的遗愿,另立了元明宗的次子为帝。次子只有七岁,成为元朝第十位皇帝,被称为元宁宗。可没有想到,元宁宗命短,只当了五十三天皇帝就死了。
燕铁木儿与元文宗的皇后商议,打算让她四岁的儿子登基。皇后不愿意违背元文宗的遗命,又觉得自己儿子太小,因而没有同意,仍然建议由元明宗长子继承皇位。
燕铁木儿还是不同意让长子继位,觉得他年龄已大,除了不好控制以外,还担心他即位后会追究父亲被害之事。有的史书说,元明宗是燕铁木儿毒死的。由于燕铁木儿专权,皇位空了整整六个月。在此期间,燕铁木儿实际上拥有了皇帝的权威。
第二年,燕铁木儿因过度纵欲而死。在元文宗皇后的主持下,终于将元明宗长子立为皇帝,被称为元惠宗,也叫元顺帝。元惠宗成为元朝第十一位皇帝,也是最后一个皇帝。
元惠宗年轻,由元文宗皇后临朝称制。元惠宗封燕铁木儿的女儿为皇后,封元文宗的幼子为皇太子。
元惠宗在登基之初,完全是一个深居皇宫、无所事事的傀儡皇帝,朝廷大权又落到一个名叫伯颜的权臣手里。
伯颜也是元武宗的旧臣,他积极参加燕铁木儿的政变活动,为拥戴元文宗称帝立有大功,被任命为左丞相,地位仅次于燕铁木儿。伯颜还有一个特殊身份,他是元文宗皇后的情人。在燕铁木儿专权的时候,伯颜表现得十分顺从,燕铁木儿一死,皇后控制了朝廷,伯颜立刻就猖狂起来了。
皇后对自己的情人自然百般宠信和倚重,任命伯颜为右丞相、上柱国、太师、奎章阁大学士,并执掌侍卫亲军兵权,还被封为秦王。一时间,伯颜权势熏天,独断专行,为所欲为,天下闻名。
燕铁木儿死后,他这一派的势力减弱,伯颜势力兴起。燕铁木儿的儿子唐其势很不甘心,联络一些人,企图发动政变,诛杀伯颜,废掉元惠宗,另立新皇帝,重新执掌大权。
可是,唐其势自不量力,以他现在的实力和处境,已经做不成这事了。果然,伯颜早有提防,一举粉粹了政变阴谋,将唐其势一伙人全部诛杀,连燕铁木儿的女儿、元惠宗的皇后也被处死了。伯颜借此机会,大肆清除燕铁木儿的势力,将其余党一网打尽,伯颜势力独占鳌头。
伯颜排除掉异已,大量安插亲信,完全把持了朝廷,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这个时候,元惠宗已经逐渐长大了,他该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