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新视角读元史 > 46、孙子接了爷爷班

新视角读元史 46、孙子接了爷爷班

作者:songyvsh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0:33:46

46、孙子接了爷爷班

孙子接了爷爷班

公元1294年,开创大元王朝的忽必烈病逝,享年七十九岁,被称为元世祖。

忽必烈是蒙古族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后世对他的评价总体上是不错的。忽必烈最大的功绩,是将分裂的中国重新统一起来,形成了一个多民族的大一统王朝。

中国历史总是在分裂、统一、再分裂、再统一过程中向前发展的。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统一了中国,可在靖康之难以后,又出现了南北分裂对峙的局面,时间长达一百五十多年。

忽必烈依靠强大的兵力,灭掉了南宋,使中国再次归于统一,而且将疆域拓展到历史最大。忽必烈对此功不可没,得到后世公认,连灭掉元朝的朱元璋都赞叹忽必烈的统一天下之功。

忽必烈出自塞外游牧民族,却接受了汉文化和儒家思想,比较重视中原农业的恢复和发展,使长期形成的农耕文明和汉文化得到保护和延续。这是忽必烈又一个重大功绩,也得到人们公认。

忽必烈在多年征战当中,对一些地方造成严重破坏,给当地民众带来浩劫,尤其是他征服**强烈,在统一全国之后,仍然不断对外用兵,穷兵黩武,这是他的错误和缺陷。另外,他在统治天下、治理庞大王朝方面,存在一些失误和不足,这是他的历史局限性。

忽必烈经过几十年浴血奋战,打造了一个庞大的王朝。可是,忽必烈逝世以后,大元王朝怎样发展,谁来继承他的事业呢?

蒙古人的继承方法与汉族有很大不同,父母的遗产往往由最小的儿子继承;大汗虽然可以指定继承人,但需要由宗王贵族会议最终确定,而且不一定是长子继位。

忽必烈建立元朝以后,按照汉族统治者的模式建立了政权和各项制度。汉族士大夫们纷纷建议,采用汉族立嫡立长的继承制度,及早确定皇位继承人。忽必烈接受了,在建立元朝不久,就立嫡长子真金为皇太子。

真金是察必皇后的长子,当太子时已经三十岁了。真金自幼聪慧,忽必烈十分疼爱,悉心培养,先后让著名儒学大师姚枢、许衡等人做他的老师。真金从小学习汉文化,熟读四书五经,已经高度汉化了。

真金长大以后,忽必烈让他参与朝政,培养他的治国能力。当时,对忽必烈有着很大影响的汉臣刘秉忠、史天泽等人相继去世,忽必烈重用回族人阿合马理财。阿合马为了解决朝廷财政困难问题,加重税赋,大肆搜刮民财,而且贪污受贿,因而与汉族大臣产生了尖锐矛盾。真金坚定地站在汉族大臣一边,支持汉臣王著等人将阿合马剌杀。

真金崇尚以儒家思想治国,他儒学功底深厚,胸有谋略,对父母十分孝顺,得到朝野一致好评。忽必烈对他十分满意,寄予厚望。

wшw ●t tkan ●Сo

不料,天不保佑,真金不幸英年早逝,时年四十三岁。忽必烈悲痛欲绝,从此身体开始垮了下来。

忽必烈有十多个儿子,其中皇子那木罕、阔阔出、脱欢等人蠢蠢欲动,都希望自己能成为皇太子。可是,那木罕、阔阔出曾经当过俘虏,脱欢在征讨安南时中了敌人的美人计,打了败仗。几个儿子都有污点,所以,忽必烈一个也看不上,长时间没有再立皇太子。

忽必烈不喜欢儿子,却喜欢孙子,尤其对真金的儿子特别钟爱。真金有三个儿子,都已经成年,并且深受其父影响,从小学习汉文化,都十分优秀,忽必烈便想从皇孙中挑选继承人。

忽必烈经过仔细考察和反复思考,选中了次皇孙,打算立他为继承人。不料天不遂愿,没等忽必烈册封,次皇孙忽然得病死了,年仅二十九岁。忽必烈又一次遭到沉重打击,不久患病,身体越来越差。

忽必烈无奈,只好打算让三皇孙铁穆耳接班。铁穆耳时年二十八岁,为人敦厚,文武双全。其实,皇长孙甘麻剌也很优秀,被封为晋王,率军驻守漠北草原,可不知道为什么,忽必烈始终没有选中他。

公元1293年,忽必烈命三皇孙铁穆耳率军镇守和林,掌管北方军务,派著名大将玉昔帖木儿协助他。玉昔帖木是成吉思汗“四杰”之首博尔术的孙子,是忽必烈最信任的大臣之一。

在铁穆耳出发之时,忽必烈将真金的皇太子印玺授给他,表明了传位于他的意图。铁穆耳大喜过望,他为人谨慎,此后便戒了酒,以确保不出现任何差错。

第二年,忽必烈病重,他把最倚重的大臣伯颜召来,把国事家事全都托付给他,嘱咐他要拥立铁穆耳继位。忽必烈还把这一意图,告诉了真金的妻子、铁穆耳的母亲阔阔真。

伯颜与阔阔真商议,迅速将铁穆耳召回,准备继位。忽必烈病逝以后,皇长孙甘麻剌从漠北赶了回来,皇子那木罕、阔阔出、脱欢等人也齐聚京都。他们都是来奔丧的,但暗地里皆有觊觎皇位之意。

按照蒙古旧习,皇帝死后,在新皇帝没有产生之前,一般由皇后摄政。忽必烈的第一任皇后察必已死多年,此时的皇后是南必。可是,忽必烈临终前打破了这个惯例,宣布由伯颜主持军国大事,没有让南必摄政。因此,南必在国事上就没有多大权威了。

于是,主持国政的伯颜,与大臣玉昔帖木儿以及真金妻子阔阔真等人,日夜密谋大事,当然是商议如何让铁穆耳顺利继位,而丞相完泽等人皆不得参与,大概他们是不赞成由铁穆耳继位的。完泽等人十分不满,但伯颜大权在握,他们无可奈何。

忽必烈去世三个月之后,伯颜等人做好了一切准备,便在上都召开了宗王贵族会议,忽必烈的子孙们、蒙古宗王贵族和大臣们全都参加,共同推举新皇帝人选。

据《元史·伯颜传》记载,会议气氛十分紧张。伯颜手按宝剑,立于堂下,慷慨陈词,宣读忽必烈的遗命,极力主张由三皇孙铁穆耳继位。伯颜主持朝政,又执掌兵权,权势无人能及,而且功勋卓著,威望甚高,特别是有忽必烈的遗命,事先又做了一些工作,所以得到了多数与会者的支持。

可是,长孙甘麻剌和他的支持者们并不甘心。甘麻剌也有优势,他是皇长孙,身份有利,当时三十二岁,年富力强,特别是他长期统领军队,先是镇守大理,后又驻守漠北,南征北战,屡立战功,手下也有不少拥护者。于是,有人提议由甘麻剌继位。

当时,感到最为难的是阔阔真,甘麻剌和铁穆耳都是她的亲生儿子,手心手背都是肉。阔阔真难以取舍,便想了个办法,提议让兄弟二人当众背诵祖训,获胜者继位。

甘麻剌文才比不上铁穆耳,又有口吃的毛病,自然败下阵来,结果由铁穆耳获胜。甘麻剌只好又回到了漠北草原,八年后病逝。甘麻剌没有当上皇帝,可后来他的儿子却坐收渔利,轻松登上帝位,被称为泰定帝,也算是有所补偿了。

忽必烈的儿子那木罕、阔阔出、脱欢等人,虽然有觊觎皇位之心,但由于畏惧伯颜,又没有势力,也只得附和拥立侄子为帝,没敢有其他举动。

由于伯颜具有无人能及的权势,在他的主导下,元朝顺利完成了皇位交替,避免了可能会发生的分裂和混乱,伯颜为元朝立下大功。伯颜在完成元朝皇位交替的第二年,就患病去世了。

铁穆耳如愿以偿接了爷爷班,成为元朝第二任皇帝,被称为元成宗。那么,元成宗干得怎么样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