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新视角读元史 > 30、兄弟相争蒙古内乱

新视角读元史 30、兄弟相争蒙古内乱

作者:songyvsh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0:33:46

30、兄弟相争蒙古内乱

兄弟相争蒙古内乱

蒙哥死于伐宋战场,给大蒙古国造成剧烈震荡。蒙哥死得突然,没有指定继承人,于是爆发了激烈的汗位之争。不过,这次汗位之争,发生在拖雷家族内部,属于亲兄弟之间的争斗。

拖雷有许多儿子,其中正妻生了四个嫡子,分别是蒙哥、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四兄弟都很优秀,在与窝阔台家族争夺汗位的时候,他们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把大哥蒙哥推上了汗位。

蒙哥死的时候,忽必烈身在伐宋战场,旭烈兀率军西征,只有阿里不哥镇守都城和林,主持朝政。当时,忽必烈兄弟三人的年龄,分别是四十五岁、四十三岁、四十一岁,都属于成熟老练之人。

阿里不哥受到蒙哥的宠信,长期镇守和林,得到许多宗王贵族的支持,形成了自己的势力集团。阿里不哥善于笼络人心,与蒙哥的皇后和儿子们关系都很好,朝中大臣阿兰答儿等人也都全力支持他。

大臣阿兰答儿献计说:“现在忽必烈和旭烈兀都领兵在外,只有您留守都城,又有众多宗王支持,正是天赐良机。您应该早做准备,登上汗位。”

阿里不哥听了,正中下怀,于是紧锣密鼓地开展了一系列活动。阿里不哥派兵占领关陇地区,把守各个要道隘口,准备以武力为后盾夺取汗位。与此同时,阿里不哥派人四处游说,联系宗王贵族和部落首领,得到了许多人的拥戴和支持。

阿里不哥的频繁活动,引起忽必烈妻子察必的警觉。察必禀性聪明,处事果断,她立即派出心腹,日夜兼程,赶往伐宋前线,把这个情况告诉了忽必烈,劝他立即返回。

这个时候,忽必烈正在围攻鄂州,战况激烈。忽必烈与幕僚们商议怎么办?汉臣郝经极力主张迅速回师,筹备登基大事。忽必烈听从了,随即率军北返,很快回到了燕京。

忽必烈长期领兵在外,因而在朝中没有势力,这是他的弱势。但是,忽必烈统治着漠南汉地,经济实力很强,这是他的优势。燕京属于漠南汉地,忽必烈在这里根基很深。所以,忽必烈在燕京驻扎下来,没有贸然继续北进。

阿里不哥听说哥哥忽必烈率军北返,有些着急,加快做好了登基准备。阿里不哥自恃都城和林是他的地盘,又得到宗王和朝中大臣们的支持,想把忽必烈引诱到和林来,逼他就范。于是,阿里不哥几次派出使者,请忽必烈到都城来,共商大事。

忽必烈智谋过人,岂能入他圈套?忽必烈在自己的地盘上,一方面与阿里不哥虚与周旋,一方面部署军队,联络各方人士,笼络宗王贵族,也做着登基的准备。

公元1260年,在汉族士大夫们的策划下,忽必烈做好了一切准备,先下手为强,突然在开平召开由部分宗王贵族参加的会议,抢先宣布自己继承汗位,并随即以大汗的名义,向各地发号施令。

忽必烈的这一手,打乱了阿里不哥的部署,使他又恼又怒。阿里不哥不甘心汗位旁落,于是也召开了宗王贵族会议,宣布自己为大汗。其实,这两次所谓的宗王贵族会议,人数都不全,没有合法性,只是做为忽必烈和阿里不哥抢夺汗位的幌子。相比之下,阿里不哥召开的宗王贵族会议,人数要多一些。

这样,大蒙古国出现了两个大汗,自然形同水火,势不两立,从此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激烈内战。幸亏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的母亲已经去世,她没有看见自己的亲生儿子相互残杀的悲惨景象。

阿里不哥称汗以后,立即派兵南下,挑起战火。南下军队由大臣阿兰答儿统领,来势汹汹,企图一举灭掉忽必烈。忽必烈早有防备,率军迎敌,双方展开决战。

亲兄弟同室操戈,双方都毫不手软,杀得昏天黑地,伏尸遍野,血流成河。老天爷似乎也不忍心看到他们手足相残,刮起了狂风,飞沙走石,却仍然不能阻止这场厮杀。结果,阿里不哥军队大败,阿兰答儿也死于乱军之中,忽必烈获得大捷。

忽必烈获胜以后,随即调兵遣将,筹集粮草,准备攻打和林。公元1261年,忽必烈率兵北上,讨伐阿里不哥。两兄弟又在漠北草原展开大战,拼得你死我活。经过长时间激战,最后阿里不哥战败,率军远遁,逃往吉利吉思,就是叶尼塞河上游一带。忽必烈占领了都城和林,他留下宗王移相哥镇守和林,自己返回了开平。

阿里不哥经过休养整顿,恢复了元气,便又来争夺和林。阿里不哥耍了个花招,他遣使向移相哥通报,说愿意率众来归。移相哥信以为真,没有防备,被阿里不哥偷袭成功。

阿里不哥重新占领了和林,势力再次强盛。忽必烈此时关注的重心已经南移,和林失去了战略意义,而且物资匮乏,因而没有再来争夺。

在两兄弟内战当中,多数宗王贵族和朝中大臣都支持阿里不哥,但忽必烈有漠南汉地强大的经济实力做支撑,许多汉族士大夫为他出谋献策,他本人又有非凡的军事才能,因而逐渐占了上风。而和林地处漠北,经济基础薄弱,城中渐渐粮草不继。阿里不哥觉得留守和林意义不大,便率众西去。阿里不哥走后,忽必烈军队不战而收复和林。

阿里不哥率部在伊犁河领域游荡。伊犁河一带贫脊,破败不堪,阿里不哥的日子很不好过,势力逐渐减弱。

公元1264年,伊犁河领域遭受大灾荒,士兵没有吃的,饥饿难忍,纷纷逃离。阿里不哥走投无路,只好向忽必烈投降,兄弟相争宣告结束。两年之后,阿里不哥病死,有人说是被忽必烈毒死的。

在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兄弟俩争夺汗位的时候,西征的旭烈兀正在返回的路上,他听说两兄弟打得你死我活,干脆学了拔都,留下不走了,在西亚建立了伊利汗国,自己做了大汗。

原先受到拖雷家族压制的窝阔台汗国和察合台汗国,见拖雷家族发生内讧,十分开心,乐得坐山观虎斗,并且从此不再听从蒙古大汗的命令,搞起独立来了。

曾经强盛一时的大蒙古国,因为一场内战,四分五裂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