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神箭手哲别
神箭手哲别
成吉思汗麾下的大将,不仅有“四杰”,还有“四勇”。其中,哲别居于“四勇”之首,有神箭手的美誉。
哲别,是蒙古别速部落人。他身手矫健,骑射精良,能够百步穿杨,就是在百步之外射穿杨树叶子,是远近闻名的神箭手。
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战争中,哲别所在的部落与成吉思汗为敌。在一次战斗中,哲别一箭射伤了成吉思汗的脖子,差点要了他的命,还射死了成吉思汗心爱的战马。成吉思汗十分恼怒,发誓要杀哲别报仇。
后来,成吉思汗消灭了哲别的部落,哲别被迫逃亡在外。哲别不甘心自己空有一身武艺无处施展,他见成吉思汗是个英雄人物,便决定前去投靠。
哲别的朋友听说以后,吃了一惊,急忙劝阻,说:“你差点杀死了铁木真,铁木真对你怀恨在心,你去他那里,岂不是自投罗网吗?”
哲别说:“我看铁木真是个胸怀大志的人,凡干大事者,必不计较个人私怨。我如果投在铁木真麾下,必能建功立业,不枉一身本领。”
成吉思汗见哲别来投,也吃了一惊,说:“你小子胆够大的,射死了我的宝马,还差点要了我的命,竟然还敢来见我。”
哲别不慌不忙地说:“在我的箭下,还从来没有人能够存活,您却大难不死,肯定不是凡人。所以,我诚心前来投靠,想辅佐您成就大业。”成吉思汗听了,心里有些得意,脸色平和了许多。
哲别又说:“您如果计较小怨,把我杀了,无非污染一块巴掌大的地方;您如果不计前嫌,赦我无罪,我可以为您征战四方,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成吉思汗久闻哲别大名,本来就不舍得杀他,如今见他真心归降,心中大喜,赶紧置办酒宴,热情款待。从此,哲别成为成吉思汗麾下一员得力大将,立下了赫赫战功。
哲别跟随成吉思汗,投入到统一蒙古各部战争中。哲别箭法精妙,无人能及,在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敌人闻之丧胆。
塔塔儿部是个大部落,与成吉思汗有杀父之仇。成吉思汗在攻打塔塔儿部的时候,哲别一马当先,急速发箭,敌人应弦落马,无人能够幸免。哲别重点箭射敌方将领,不少将领死于他的箭下。成吉思汗最终灭掉塔塔儿部,报了父仇,哲别功不可没。
哲别不仅箭术高超,还胸有谋略,善于统兵。在讨伐乃蛮部时,哲别率领一支军队为先锋,他采取设伏、包抄、断后路等战法,打得敌人狼狈不堪,为战斗胜利做出重大贡献。
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奖励功臣。哲别战功卓著,被任命为千户长,并且被誉为“四勇”之首。
大蒙古国建立以后,哲别跟随成吉思汗,继续东征西战。哲别率领的军队,特别擅于长途奔袭。士兵们每人都有三四匹快马,轮换乘骑,在马背上吃肉喝奶,一刻也不停息,一昼夜可达数百里,被称为旋风军。
在攻打金国的战争中,哲别率领他的旋风军,日夜兼程,突然出现在金**事重镇乌沙堡面前。金军措手不及,大败溃逃,蒙军取得首次大捷。
在平定西辽战争中,哲别担任总指军。哲别利用西辽皇帝屈出律不得人心的有利条件,到处宣扬,只抓获屈出律,不以西辽民众为敌,得到西辽民众响应。屈出律仓惶出逃,但却跑不过哲别的旋风军,很快被擒获处死。哲别拿屈出律的头颅传示各地,西辽各地纷纷归降。
西辽盛产宝马。哲别精心逃选了一千匹白嘴黄马,献给了成吉思汗,说:“当初我射死了您的宝马,现在还您一千匹。”成吉思汗原来的战马,就是白嘴的黄马,所以哲别专门挑选了一千匹同样的马。成吉思汗大喜,重赏了哲别。
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率大军西征,任命哲别为先锋。哲别率领旋风军,在西方大地上大显神威,纵横驰骋,打得敌人闻风丧胆。有一次,哲别只率领五千铁骑,就把三万多敌军消灭殆尽。
在攻占花剌子模都城撒马尔罕之后,蒙军兵分两路,追击残敌。哲别率领一路兵马,深入伊朗和俄罗斯境内,连战连捷,打得敌人落花流水。哲别率军一直打到克里米亚半岛,然后凯旋而归。
在凯旋回师的途中,哲别不幸病逝,成吉思汗的“神箭”陨落了。史书没有记载哲别的年龄,不知道他享年多少。
成吉思汗手下不仅有大批武将,还有文臣,最著名的文臣,就是契丹人耶律楚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