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共和 > 第一章 大敌来袭

大明共和 第一章 大敌来袭

作者:雪月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0:33:05

第一章 大敌来袭

公元1644年,崇祯死,大明将亡。朱元璋第二十一子,沈王,朱模,第十世孙,朱瑝栎大难不死。突然间,如变了一个人一般,他英明神武,力挽狂澜,挽救了大明。

从此,历史被改,建立中华大明共和国。

他创建天堂会,兵不血刃,一统天下。

公元1694年,大明统和27年。大明疆域:北起外兴安岭,南至曾母暗沙,西起葱岭、东至库页,陆地总面积达一千三百多万平方公里。

该年冬,朱瑝栎驾崩。尊庙号:世祖。谥:神皇帝。

之后,又经:共和41年,顺和36年,安和28年,繁兴31年,当进入昌盛3年时,已是公元1833年。

当今世界,亦古亦今。官场斗,战争不断。江湖匪类,常有厮杀。

昌盛3年,元宵节。

中华大明共和国,北疆,中e边境,乌兰固木城。

入夜。城里张灯结彩,全城数千人,欢度佳节。

乌兰固木是一个军镇,城里的军人、以及军眷所占有的比重,基本上达到半数。当地人不足百户,剩余的与军人一样,也都是外来人口。

所以,每逢佳节倍思亲。

冰天雪地里,再是寒冷的天气,也遮挡不住浓郁的乡愁。

许多人早早的把做好的“孔明灯”,放飞天上,寄托相思。

或寄给年迈的父母,知己好友。或寄给襁褓中的儿女,以及朝思暮想的“她”。

蒙古兵团第15314团,3营。

营部里,也是一片忙碌。许多官兵,都忙着往军营的各个角落里挂着大红灯笼。

军营里,不许放“孔明灯”。一群当兵的,只能用多挂灯笼的方法来寄托他们的相思。

每到佳节,要说最忙碌的,必然是食堂大院里的炊事兵。

过年要吃饺子,元宵节要吃汤圆,端午节要吃粽子。请问:哪一个节日没有相应要吃的吃食?

所有人都要吃。你敢不做吗?

食堂大院里,除了炊事兵,还有许多官兵也都自发的来这里帮厨。

营长赵长海亲自“和着”糯米粉,以及他的夫人唐蔓也在这里帮忙。

唐蔓一双细手搓着面团,心思却早已飞到了近万里之遥的湘地老家。至从两年前她跟随丈夫来到这里戍边,就再也没有回去过。湘地老家里还有她年幼的女儿,现在才五岁。从女儿三岁起,她们就骨肉分离,如今都已经过了两年了,她如何能不思念呀?

“唉,已经两年没回家了!也不知道小雪她长多高了!识字了吗?家乡的汤圆,一定比这里的好吃!也不知道小雪她吃了没?还有湘江河畔上的花灯,以前小雪就特别喜欢看。一看到亮堂堂的花灯,她就乐个不停。她笑起来的模样,可乖了!”

唐蔓停下了沾满面粉的双手,她透过窗户,思绪满满的望着食堂大院里的红灯。她自言自语,又像是同丈夫赵长海在说。赵长海听到后,自然知道她又想家了,又想起女儿赵小雪了。今日又是元宵节,本该是全家团圆的日子,却要与骨肉至亲天各一方,换成谁,谁不想呀?

赵长海笑了笑。他想安慰她,可好话都已经说了一箩筐了。他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最后无奈,只道了一句。

“好了!你就是再想她,你也见不着,那还不如不想呢!对不对?多想也没用呀。白白平添伤感。何必呢?”

“哼!我真后悔陪你来这个破地方!我想回家了!我想我的小雪了!也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两天特别想她!我不愿意在这儿了。我要回家!我想马上就回去!”

赵长海不安慰还好,一句话没说对,唐蔓眼中立刻闪出了泪花。见妻子哭了。赵长海顿时慌了神。要知道这里还有这么多人呢!被别人看到了,多不好!

“好了,好了!别犯愁了!等过了节,我就想办法请个长假,带你回老家一趟,不就完了!别哭了!这里这么人呢!你这一哭,好家伙,都还以为我欺负了你!”

两年来,类似这样的话,赵长海已经不知道打了多少次空头支票了。以前,倒还管用。稍微哄一哄,还能哄得住。可随着失信的次数越来越多,渐渐的也就变的不值钱了。此刻见他又拿出来哄人,唐蔓岂能还会相信?

“你那么忙,你哪有时间陪我回去呀?你少哄我了!”

见哄不住她,赵长海犹豫着,要不要再开个更大的空头支票。而就在这时,突然一团面粉,迎面扑撒而来,速度很快,赵长海发现后下意识便要躲,可已经躲避不急了。旋即,白花花的面粉,将他撒的满身满脸都是。

“我操!”

本来妻子哭鼻子就够他犯愁了。此时竟还有人不长眼,敢开他的玩笑,他岂能不怒?他大怒!

“谁?谁?是哪个兔崽子?不想活了吗?”

赵长海迅速擦着被溅在眼睛里的面粉,但,越擦越迷糊。短时间内,他睁不开眼。没能在第一时间看到“凶手”。而等他能够勉强睁开眼睛时,“凶手”却早已逃之夭夭。

“哈哈哈,哈哈哈,吁吁吁……”

食堂里,官兵们见状,顿时哄笑一堂。就连唐蔓,看到丈夫此刻的模样时,也是边擦着泪水,忍俊不住“噗嗤”了一声。

赵长海茫然四顾,周围都是起哄的官兵,哪还有‘凶手’的人影?

随即,他怒不可遏,马上连吓带威胁,向周边起哄的官兵连连寻问。

“是谁?是哪个王八蛋撒的我?啊?说呀!”

他问了一圈。但,谁也不傻。知道自己一旦说出来,便是得罪人的事情。既然是得罪人的事情,那谁还愿意去干呀?于是,所有的人众口一词。都说:“不知道!”“不知道!”“不知道!”……

就连他的妻子唐蔓,也停止了哭泣,与周边的人一起装起了糊涂。

无奈之下,赵长海只能不了了之。

见堂堂营长吃了“瘪”,就这样在众目睽睽之下,被人阴了,而且还毫无办法。

“吁吁吁……”

所有的官兵,更是兴奋异常。食堂里,旋即变得欢腾笑骂、久久不息。

“呜……呜!呜……呜!”

突然,乌兰固木的警报声,被人拉响了。

漫天的呜咽之声,刺耳、凄厉。就如同“天”快要塌了一般。在急急的催促着所有正在欢度佳节的人们,赶紧躲避吧!危险,危险来了。它毫无征兆,就这样突然而至!

一刹那,所有的人都蒙了。军官。当兵的。放孔明灯的百姓。或提着灯笼观“灯海”的夫妻、恋人。以及刚刚吃过汤圆,在街道上疯跑的孩子。他们站在原地,茫然四顾,仰望着夜空,不知所措!

唐蔓正在为丈夫拍打着身上的面粉。警报声突然响起,赵长海立刻便条件反射似的,浑身一震。

只一瞬间,整个食堂里变的静悄悄的。只有警报声“呜呜”在响,刺痛着所有官兵的耳膜。

“什么情况?怎么回事?”

赵长海第一个回过神。他推开妻子,大步便朝外走去。他一边走,一边大声问道。

可是,谁能回答他?所有的人同他一样都蒙在鼓里。

“集合!集合!所有的人紧急就位!打开弹药库!装备满装!快!”

多年的沙场经历,告诉他,这个警报绝不寻常。一定是有大事发生了!

因为,这里是边关要塞、常年流血牺牲、冲突不断,冷酷无情的“中e边境”!

城墙上。一名奄奄一息的士兵,半靠着“女墙”正在向赵长海汇报情况。

他喘息了一下,吐露出微弱的声音,说道:“e军,e军骑兵,五千。后续军队,不明!越,越过,唐努,乌拉山口,袭击,我边防,哨卡。三十多个兄弟,就,就活了,我一个。营长……”

士兵泪水流出,一声哽咽,浑身开始颤抖,后面的话,他再也说不下去了。

突然其来的战报,令赵长海“刷”的一下,脸色如冰。

须臾,只见他冷冷站起,目视着远方,喃喃自语道。

“五千?他们,这是要开战了?”

片刻后,他又急声喊道。

“传令兵!传令兵!”

“到!”

一名兵士紧急跑到赵长海跟前。赵长海立刻向他下令。

“你听着;e军五千骑兵来袭,后续部队不明!把这个消息立刻快马上报。要两人四马。不,要三人六马!务必把消息给我报上去!”

“是!”

“张营副!”

“到!”

“立即封锁城门,任何人不得私自外出!毛子来是骑兵,必须尽快外面的兄弟,全部撤进来!”

“是!”

“一连连长呢?”

“报告!我在这!”

“王学德!安排你的人。负责安抚百姓。闭门入户,不得随意外出。打开所有坑道。只要警报声一响。让百姓立刻下坑道!”

“是!”

“我命令:二连负责北门,三连负责南门,一连居中支援!不得有误!要是谁的城门破了!老子毙了他!”

“是!”“是!”“是!”

“所有人都听着!大敌来袭。我最后在说一句!城在我们在,城破我们亡!谁要是后背上挨了枪子儿,阎王殿里,我饶不了他!”

“是!”……

西北方向,二十华里之外。

在夜幕的掩护下。有五千骑兵,黑压压一大片,正在往东南方向行进。他们目标明确,兵峰直指乌兰固木城。

这支部队也正是刚刚袭击过中方边防哨卡的e军。他们蜂拥而至,突然发起冲击。一个小小的边防哨卡,如螳臂当车一般,瞬间便被磨成了齑粉。

若细看,在骑兵队伍当中,竟还夹杂着炮兵。大炮滚动的车轮发出“唧唧扭扭”的声音,一门接着一门,排成长长的队伍,被骑兵左右护卫。

骑兵之后,还有两千步兵,他们也是整齐列队,紧紧跟随。

在骑兵队伍里。很快,便听到一个军官大声说道:“哦!我的上帝!马科洛夫将军阁下。我劝你趁早停止这种愚蠢的行为!你的鲁莽只会带来战争!你以为大明会任你宰割吗?他们表面看着善良,可骨子里都是血腥!他们绝不会善罢甘休的,绝不会!你会带来灾难,上帝不会饶恕你的!”

“我的伊诺万夫先生。这还没开战,你就被明军吓破胆了吗?你可知道,帝国为这一仗准备了多长时间吗?是五年!是五年呀!为了这一杖。拉普斯亲王亲自在前线督战,你不知道吗?啊?”

“可这样的行为是错误的!大明有四亿人口。常备军队有150万。150万呀!他们是长满牙齿的狮子!狮子,懂吗!你确定帝国做好完全的准备了吗?”

“亲爱的伊诺万夫先生!我觉的我有必要提醒你一次!你要是再敢扰乱军心!我可就要军法从事了!哼!”

“好吧!好吧!你不就是想让我闭嘴吗?我闭嘴!我闭嘴行了吧?你们疯了!你们全都疯了!”

乌兰固木城内。街道上,到处都有士兵在搬送弹药。以及负责维稳的官兵和军眷。他们挨家挨户的通知百姓:不要随意出门。待警报一响,立刻就近钻入坑道。

同时,又一遍一遍的安慰他们:军情已经上报军部了,援军马上就会到。请乡亲们放心!城,是不会“破”的!不会破的!

但是,百姓的恐慌,可不是你说一句“城不会破”就能够安抚的?

“五千骑兵,后续军队不明。”这是个什么概念?

小小的乌兰固木,守军只有一个营的兵力,就是把炊事班和医护人员全都算进去,也不过才一千三百多人。而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他们如何抵得住?百姓岂能不慌?

一个多小时后。一传十,十传百,成千上万的百姓,老老少少的人们,开始背着大大小小的包袱,向城门口涌去。

当危难突然降临,所有的人都变惊慌不已。他们的第一反应自然便是:逃!逃出去!逃出这个是非之地。因为,他们有家,他们有妻儿老小,他们想活命!

可是,一切都晚了!也可以说,e军来的实在是太快了。

从得到消息,只不过才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五千e军骑兵已经杀来。他们如同张开血口的饿狼一般。很快,便将乌兰固木城,团团围住。不久,两千步兵以及数十门大炮也陆续赶到。

此时,就是赵长海“敢”下令,让百姓离开。可他们,还能走得了吗?冰天雪地,雪狼成群,暂且不说。而面对着嗜血的e军,他们还有活路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