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黄巾崛起 > 第九十三章 平原水患 为民救灾

三国之黄巾崛起 第九十三章 平原水患 为民救灾

作者:杨四毛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0:26:49

第九十三章 平原水患 为民救灾

讨论完了长城的事情,接下来是平原水患的事。结束没多久,黄河中下游大雨连连,整整半个月都是倾盆大雨,平原郡的黄河河段决堤,水淹了河南几百里的地方。

如果这是在之前的话,那里还属于青州地界,现在青州属于坤国,就变成了坤国事务了。

“孔爱卿,你说说黄河水灾的事吧!”张宁问向孔牧。

“黄河水灾,延绵百里,平原太守昨日急报,已经发现黄河多处决口,正在疏散百姓。预计需要转移的人数多达二十余万,如今灾民开始举家搬迁。漯阴,高唐均已开仓放粮,我已着冀州各地调拨粮草,估计十天之后可以运达河岸。不过现在正在涨水,估计送粮过河有些难度......”孔牧身为户部尚书,救灾的事情他最清楚。

“马上让青州也调拨粮草过来支援,如果不够就到兖州去买粮!”张淳安排道。

“青州的粮草本来就不多,调不了多少,兖州东郡也有水患,他们有几十万的灾民要救,估计是买不到粮的。”彭济一下说出了难处。

“你们只管把粮食运到高唐渡口,我会让平原和济南的部队把粮食运过河去,哪怕是用小船一两袋一两袋的运,也不能让老百姓饿肚子!”张淳决定动用军队救灾。

“王爷,平原和济南的驻军可是作战部队,轻易使用怕是不妥吧!”张郃是济南守军的司令员,他首先提出了顾虑。

“不怕,汉室如今自顾不暇,肯定不会现在偷袭我们,而且趁人之危的事情,他们也不敢做!我们黄巾军本来就是人民的军队,现在百姓有难,自然要支援!命令平原和济南的部队,各抽出一万五千人,不带兵甲,迅速驰援灾区,帮助百姓抢救财产,及时转移!”张淳命令道。

“是!”张郃得令,马上就转身出了大殿,救灾如救火,自然一刻都不耽搁。

“若是有军队将士协助,那对救灾的确有很大助益!不过这水灾的难处不在当下,而是在灾后。河南几百里的农田被淹,秋收是肯定无望了。不但要准备更多的粮食,还要帮助百姓重建家园。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我们还要准备足够的药草,应对灾后的瘟疫。”彭济不愧是老道的人,各个方面都考虑到了。

“干脆我们成立一个赈灾小组吧,专门负责协调各部应对这次水灾,直到完全把救灾的事情做完,把百姓安置好了以后再解散这个小组。”张淳提议道。

“那好吧!你就做组长,还需要谁你直接点名要就好了!”张宁马上就把张淳任命为了组长。

这......谁出的主意就由谁负责到底吗?

张淳倒是也不推辞,欣然接受了这个任命,他选了程昱,陈宫和张郃作为成员。第一件事就是亲赴灾区调查灾情!

没几天,张淳一行来到黄河岸边。河水涨平,站在岸边望去,一片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决堤的地方都是黄河南岸,大水淹没了农田村庄,只有一些高地还露在水面上。

随河而上几十里,直到高唐对岸,才没了泛滥的地方。

高唐渡口目前是河北粮食往南运的唯一通道,船只不少,但是因为水流太急,两岸需要的人力都很多。张淳在黄河两岸分别安排了五千士兵,专门负责装卸粮食和帮忙拉船。不过一个星期的时间,所有粮食都送到了南岸。

听说河北运来了粮食,河南的灾民大量涌入高唐,甚至是兖州的灾民都来了。张淳不分彼此,只要是灾民全都接纳。

他组织士兵在高唐县城外划定了难民安置区,帮助灾民建立临时居所,并且维持安置区的治安。安置区里还设置了医馆和食堂,有专人为灾民服务。物资分发也全都由士兵们负责,严厉惩治趁乱打劫的不法分子。

张淳所作的这一切,在历代王朝的救灾史里是最周到,最全面的。每次视察安置区,灾民无不跪拜叩谢,高呼万岁。

无奈的是洪水刚要退去的时候,又来了一轮新的降雨,水灾犹如火上浇油一般,两天时间又淹没了几十里的地方。

这天半夜,张淳还在睡梦之中,突然张郃把他吵醒。

“王爷!不好了,洪水漫到了漯阴附近,又有许多地方受灾。而且道路阻断,粮草运不过去了!”

得到这个消息张淳哪里还有睡意,立马起身跟着张郃连夜来到道路阻断的地方,发现洪水冲塌了一截道路,大概有五六十米来长。那路其实就是漯河的河堤,黄河泛滥过来,漯河和黄河混在一起,只有这一截路刚好在低洼处,洪水侵蚀,直接垮了。

决堤之处水流湍急,大石投下去瞬间被冲走,抢险物资犹如泥牛入海,根本起不了任何作用。

张淳只在电视里看过巨大的工程车连车带石头一起沉入缺口堵塞洪水的情景。现在亲眼看到了这决堤之处,才明白之前看过的画面其实一点都不为夸张。眼前的缺口恐怕也只有像工程车连车带石头一起沉下去才能堵得住。

“现在准备怎么办?”张淳朝张郃问道。

“本来打算用木桩架桥过去的,但是水流太急,根本下不了桩。目前也无能为力了,只有等水退了再试试。”张郃看着水流,一脸的无奈。

张淳扭头看了看路边,士兵们准备了许多圆木堆在一边,圆木大概都有七八米长。

“试一试,把七八根原木捆在一起,一头削尖!”张淳朝张郃命令道。

张郃不知道张淳要干嘛,但是收到命令只得执行。马上安排士兵把七根原木架好,然后用粗绳捆紧,把一头削尖。

张淳再往木头上淋上火油,点燃之后运起灵气,把木头御到百米高处。然后对准缺口的地方,迅速下坠,直直插入水底,直到木头只有一米左右还在水面的时候停了下来。木桩就稳稳落在了水里!

发现办法有效,张淳又连着打下了七个桩,最后再把圆木钉在木桩上,一座木桥马上就建成了。

“哇!王爷真是神通,如此一来,士兵就可架木桥过去了!”看着水面上整整齐齐的一排木桩,张郃惊讶不已。

“赶快安排吧,莫要误了大事!”张淳打完七八个木桩,觉得灵气用得差不多了,只想找地方休息。

张郃急忙指挥士兵架桥铺路,一直忙到天亮,道路总算是抢通了。

随后经历了十天的紧张安排,洪水终于渐渐退去。而水灾的真正考验现在才来到。

水灾过后,各个安置区里陆续出现了许多伤寒病,幸亏张淳很早就请来了张仲景,根据张仲景的药方,太医院给所有安置区都配发了足够的药剂,有效控制了病情。

但是疫病只是洪灾之后的一个小问题,接着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处理,首先是灾民的家园重建。

张淳在这方面完全没有经验,只能叫来程昱和陈宫,商讨对策。

“如今洪水泛滥,已过数百里地,受灾百姓多达百万之众。光靠朝廷救助,是肯定不够了,你们看看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让百姓读过难关?”张淳朝程昱和陈宫问道。

“王爷,民以食为天,我们应该最先解决老百姓吃的问题。如今已过七月,种麦种粟都来不及了。只能让百姓种菜,只要及时补种各种蔬菜,百姓过冬应该不成问题。”陈宫建议道。

“嗯,这一点我会让科技局想办法的,看看有什么东西适合现在播种而且又能在冬天收成。洪水刚退,淤泥干涸之后有许多养分,种东西应该不成问题。”张淳说道。

“受灾期间,有许多兖州难民混入高唐,王爷看是不是把他们驱逐回去?毕竟他们现在可是一大负累啊!”程昱问道。

“既来之则安之,就想办法把他们安置在坤国吧。如果他们要回去我们也不强求,来去自由就行。”

“王爷仁德,百姓一定将此恩情铭记于心!此次灾情没有让百姓流离失所,没有发生卖儿卖女之事,实属天恩浩荡,王爷处置有方。此功此德,万民永记啊!”

“你就不要拍我马屁了,这次灾情处理得好,完全是靠两位调度有方,两位大人辛苦了!”张浑

“王爷过奖了,比起辛劳,我们是在不如王爷。王爷爱民如子,亲历灾区,真是万民敬仰啊!”

“不错,王爷此番救灾,呕心沥血,实在让人佩服。我们二人不敢乱领功劳。”

“哈哈……只要百姓安乐,万民安康,这点苦算什么啊。我们坤国就是以民为本的国家,不这样做,难得百姓爱戴啊!”张淳笑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