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黄巾崛起 > 第三十九章 和约签订 赴宴作赋

三国之黄巾崛起 第三十九章 和约签订 赴宴作赋

作者:杨四毛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0:26:49

第三十九章 和约签订 赴宴作赋

第二天早上,新一轮的谈判又开始了,宋典还是保持原来的态度,但是张淳则强硬了起来。

“呵呵,特使,昨天请示过上意了,既然你们坚持要以国而立,那便同意你们立国。只是这每年纳贡之事,我们的条件是:粟米五十万石,白银五百万两,另外还有美女十名,战马五百匹......”宋典开出了一串清单,要了许多东西。

张淳笑了笑,答道:“不,关于纳贡之事,我们每年只向汉室上交五十万两白银,以表敬意。其他的东西一概不予!”

“你!你......这也太不讲道理了!”宋典拍了拍桌子,有点恼怒,但是嘴上的声音却是阴柔之声。

“宋大人,昨天我已经是好话说尽了,兵法有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如果你们不同意,那就算了,我们回去整兵再战就是。”张淳故意装着不想谈了的样子。

“你!......”宋典看张淳以战争相要挟,更是气愤。“我司隶州还驻有五十万大军,你以为打不下冀州来?”

“呵呵,宋大人,不是我狂妄,如果你们能打,早就打了,我们也不会坐在这里谈。而且我也知道,凉州,并州,豫州都还有不少地方还不太平。如果和谈不顺,我们就兵出并州,试试与北宫伯玉联合,看能不能敌过你们的五十万大军!”张淳笑着威胁道。

经过了昨天晚上的事,似乎曹操的想法也变化了很多,谈判桌上一言不发,时不时用不屑的眼神看看宋典。

宋典心里虽然气,但是他也知道现在朝廷很被动,到处平叛已经忙不过来了。如果真的如张淳所说,冀州出兵攻打并州,然后凉州和冀州合兵一处的话,估计洛阳扛不住。

又僵持了一个早上,最后张淳告诉宋典,再给宋典一天的时间,如果明天还是不同意他的条件,那就再见了。

这等同于下了最后通牒了。

到了下午,张淳闲着没事,又拉上赵云和李大牛早早就去了桃花巷,这风花雪月的,玩得三人神魂颠倒。

第二天不出张淳所料。宋典乖乖地同意了他的条件,而且把皇上盖好章的和约都带来了。签约的时候千叮万嘱,让张淳千万信守承诺,不得随便开战。

谈判结束,曹操邀请张淳和赵云晚上去他家赴宴,说是有几位好友一起,想请张淳去聊聊《太平经》。

张淳欣然应允。

曹操这次出征攻打广宗,虽然和董卓一起吃了败仗,但是董卓被俘,是他把残余部队带回来的。所以他不但没被罚,还升了官,当了五官中郎将。这么大的将军,自然是有自己的府邸的。晚宴就在他自己的府里举办。

张淳和赵云来到宴会厅,看到了许多相识的人,有曹嵩,张钧,袁绍。让张淳最想不到的是,连蔡邕也在里面。

但是赵云却有些不自在,因为他看到对面坐的还有夏侯惇和夏侯渊,他们一个伤了左眼,一个伤了右脸,刚好配对......

看到赵云,两人也是非常诧异,眼里隐隐都冒出杀气来了。正所谓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可惜夏侯惇有一只眼睛红不起来了......

“哈哈,各位,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坤国特使,张角义子张淳。还有这位是赵云赵将军,这位赵将军武艺高超,勇猛非常,不但伤了夏侯惇和夏侯渊,还杀了我手下大将李乾。我都险些被他取了首级啊!哈哈......”

“好在现在两国和谈已成,不然在战场上遇到他,我定要退避三舍啊!”曹操对赵云心有余悸,介绍的时候也特别隆重一些。

“战场上各为其主,不得不痛下杀手,如今已经停战,我愿敬两位将军一杯,还望两位能一笑泯恩仇。”赵云脑子机灵,先举杯邀请夏侯惇和夏侯渊喝一杯。

夏侯兄弟是客人,自然不好意思拒绝,即便心里一万个不愿意,也举杯和赵云干了一杯。

“哈哈,好一个一笑泯恩仇!张淳兄弟,我们也来干一杯。”曹操也举杯邀请张淳。

“呵呵,多谢曹将军,我先干为敬!”张淳自然不会拒绝。

接着大家相互敬了一轮酒,曹操才又给张淳介绍道:“张淳兄弟,其他人你都认识了,这位蔡邕蔡先生你应该没见过,但是他名满天下,读书人应该都知道他。”

“呵呵,这位小友我们已经在河内遇到过了,小友的文辞,可不必我差!”蔡邕笑道。

“哈哈,蔡先生过奖了,先生别来无恙吧。”张淳也笑着给蔡邕打招呼。

“嗯,承蒙小友关照,我还没给你道谢呢!”

“先生客气了!”

曹操等两人含蓄了两句才插话道:“哦?我只以为张淳兄弟智谋无双,没想到你还长于文采啊?”

“呵呵,先生过奖而已,我的文才不足挂齿!”

“能让蔡大人出口夸赞,特使的文采绝对不俗,不如给我们大家现做一首辞赋或诗文,让我等开开眼界啊!”张钧站了起来,要求张淳现场展示。

“哎......在各位面前作诗文,那不是班门弄斧吗,我哪有这个本事?”张淳推脱道。

“那不如这样吧,我先作一首诗,你再接着来,权当我是抛砖引玉了!”曹操自告奋勇。

大家都劝到这份上了,再推辞也不好,张淳只好同意。反正他脑袋里装着那么多诗文呢。

曹操清了清嗓子,开口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张淳听出了这是曹操的《短歌行》,这可是千古传诵的名篇,只是应该还有后面一段,不知道曹操怎么没有继续念了,也许他现在就想到这里吧。

“哈哈,好!不错不错,孟德的诗,作得大气慷慨,颇有英雄之气!”蔡邕夸赞道。

“嗯,孟德文武全才,怪不得许劭说他是治世能臣,乱世英雄啊!”张钧这话多少有些拍马屁的意思了。

曹操的诗得到了在座的一致好评,接着大家都把目光转向了张淳。

张淳笑了笑,让曹操派人取来纸和笔,拿着笔就在纸上写了起来。张淳小时候练过毛笔,不说写得多好,反正能看。

他提笔写道:“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这是写的秦阿房宫啊。”袁绍围在张淳身边凑热闹,看了几句就知道写的是什么了。几个人看了前面小段,以为张淳就是想写阿房宫的奢华,开始还不以为意。看到了后面才发现并不是这个意思,几人的神色也慢慢变化起来。

“好!”张淳写完停笔,蔡邕大呼了一声好。

张钧也拍起手来,除了叫好,也不知道该再说什么。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哈哈,与张淳兄弟相比,我等都肤浅了啊!”曹操反复读了后面几句,笑着说道。

张淳写在纸上的,自然是流传千古的《阿房宫赋》,文笔什么的先不说,就里面提到应该以史为鉴的道理,在目前来说,真是字字让人心痛。

“灭六国者六国也,族秦者秦也,哈哈......是啊,是啊!”张钧看着张淳写在纸上的内容,眼角都流出泪来了。

“曹将军,听说你们要向皇上联名上奏,这篇《阿房宫赋》就送给你们吧,若是你们的天子看到这篇赋依旧无动于衷,那你们这汉室......不扶也罢了......”张淳也是想了很久,觉得把这篇文章送给曹操非常合适。

“好!兄弟此番大义,让我深感佩服啊,这个我就收下了!”张淳身为别国臣子,居然还帮他们操心,曹操当然佩服。

“坤国君臣皆如张公子,那我们大汉就自愧不如了。”蔡邕也被张淳的这气度折服了。

“哈哈,蔡先生,我坤国以太平大道立国,并不是想与汉室争夺天下。只是想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而已。”张淳说完又转向张钧。

“张大人,孟德兄,恕我直言,如今汉室宦官之害,已如附骨毒瘤。你们的劝谏上奏,不过如同汤药,对其已是无济于事。想要恢复如初,必须忍痛割毒,肃清朝堂......”

这个话从张淳的嘴里说出来,他们听着虽然觉得有理,但是却都不好附和,张淳笑了笑,又说道。

“其实太平大道,只在冀州广为传授。其他地方所谓黄巾军,都是虚张声势而已,并非我们的教众。我看天下将乱,各位身在洛阳,不免会被殃及。”

“如果愿意,我坤国随时欢迎各位。即便不去坤国从政,去游玩旅居都是欢迎的。你们可以去亲身体会一下,坤国新政的变化。看看我们以民为本的效果。”

张淳趁机做起了宣传。

“呵呵,如今两国已是友邻,来日方长,我们一定会去的!”曹操笑着答应。“好了,大家喝酒喝酒,莫谈国事!”

虽然坐下喝酒,但是大家都没了兴致。曹操看气氛不对,便笑着对赵云说道:“赵将军,我们显露了文才,你武艺高强,可不可以为大家舞剑助兴,展示一下武艺呢?”

这话一出,曹嵩马上附和道:“要说助兴,应该是赵将军舞剑,蔡先生弹琴才对!”

“不错!这样才是绝配啊!”张钧也笑道。

赵云犹豫着看了看张淳,张淳笑着点了点头。他站起身来,给大家拱手行了一礼,结果侍卫递来的长剑,便舞了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