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黄巾崛起 > 第三十六章 偶遇蔡邕 初到洛阳

三国之黄巾崛起 第三十六章 偶遇蔡邕 初到洛阳

作者:杨四毛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0:26:49

第三十六章 偶遇蔡邕 初到洛阳

张淳听了几句,觉得写得很好,虽然许多地方他并不全懂,但是却能感受得出辞赋里的苍凉之感。

“呀......先生好文采啊,不知先生尊姓大名?”张淳笑着走了上去。

读这辞赋的男人约五十岁上下,留了山羊胡,文质彬彬的样子,慈眉善目,脸上带些愁容。他并不回答张淳的问题,而是反问张淳:“呵呵,这位小友也懂辞赋?”

“哈哈,略懂......略懂......”张淳也不谦虚,装起文人来,虽然他自己写不出,但是看还是看得懂的。

“那可否摘其一二吟来听听?”中年男人仔细打量了一番张淳,似乎是觉得张淳年纪太轻,他话语里有一些轻蔑。

“哈?......什么?”张淳听到那人要他读两段,心里就有些犯难了。

我特么也不是曹植,七步成诗?

看到张淳有些迟疑,中年男人笑了起来:“难道小友没有作品吗?”

文人骚客都有些傲气,这男人也一样,张淳看他摆出的那样子,似乎自己不读出两句来的话,他还不和自己做朋友了。

张淳有些后悔瞎站出来搭讪了,还搭的是个老头子......

既然都到这地步了,张淳也不得不装一把,脑子里整理了一下,念出苏轼《赤壁赋》里的一段:“寄蜉蝣于天地兮,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兮,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兮,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兮,托遗响于悲风......”

为了和男人念的辞赋保持一致,张淳在原文的基础上多加了一个“兮”字,这应该是不同时代的诵读习惯而已,不影响辞赋的工整和意思。

原本中年男人以为张淳没什么文化水平,但是听了这几句,马上惊住了。这寥寥四句,表现出来的大气和苍凉感,比他自己的要高得多。

“作得好啊!终是后生可畏!”男人脸上的傲气不见了,换来的是带点艳羡的眼神。“老夫蔡邕,不知小友贵姓啊?”

“蔡邕?”张淳虽是文科生,但是对文史也不是太熟悉。不过三国游戏他经常玩,玩游戏的时候会有一些特殊的癖好,比如把所有三国时期的女将全都招揽在麾下......

所以他对蔡邕很有印象,因为蔡邕是一代才女蔡琰蔡文姬的父亲!

“呀,久仰蔡先生大名,今日得见,果然......”张淳这果然后面不知道加什么了,因为这都是假话。哪里来的久仰大名?

幸亏他脑子转的快,赶紧胡乱补了两句。“果然文采风流,举世无双啊!在下冀州张淳,拜见先生了。”

“呵呵,小友不必客气,刚才我读的那几句,是二十多年前写的《述行赋》,你若真是久仰我大名,早就猜出是我了。”蔡邕倒是也不客气,直接说破了张淳。

“不过你倒是文采风流,举世无双......只是我从未听过你的名字啊,你是冀州哪里人,父亲是谁?”蔡邕看了看张淳的年纪,猜想可能认识张淳的长辈。

“哈哈,蔡先生,在下乃是大贤良师张角之子!”张淳笑道。

“啊?”蔡邕差点惊掉下巴。没想到眼前这人是反贼头子张角的儿子......“你是反贼之首,张角之子?”他不但奇怪张淳的身份,更奇怪张淳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哈哈,蔡先生,如今朝廷要与我们和谈,也许再过几天,大家都是朋友了呢!”张淳笑道。

“原来你是去洛阳谈判的......”蔡邕恍然大悟,“唉......宦官当道,民不聊生,汉室如此颓废,不怪你们造反啊!”

听了蔡邕这满是同情的话,张淳倒是意外了。“先生能知百姓疾苦,实属难得啊。冀州灾祸连年,官员贪污成风,百姓苦不堪言。想想昔日高祖刘邦,若不是无可奈何,谁会揭竿而起呢?”

“嗯,小友言之有理。但是这样的话,老夫不敢说,我们还是聊聊辞赋,莫论政事!”蔡邕不敢再和张淳聊那些反动言论,赶紧岔开话题。

“好!我听刚才先生的词句里,满是悲凉之情,难道先生遇到了什么难事了吗?”张淳问道。

“唉......不过是些宦海沉浮而已。”蔡邕也不想提及这些事情。“相比小友如此年轻便有‘哀吾生之须臾兮,羡长江之无穷。’这般词句,或许小友的心事更重吧?”

“这特么根本就不是我的心事,是苏轼的心事!”张淳都不知道该怎么解释了。

“哈哈......年少无知,多愁善感而已......”

两人又聊了几句,一个**岁的小女孩跑了过来,拉着蔡邕的衣角,撒娇道:“爹爹,怎么又是吃馒头?你说了要给我买肉饼吃的......”

这时小女孩的身后跟来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子,她喝道:“蔡琰,不得无理!”

听到这喊声,张淳急忙转身看向那女子,只见女子身材纤细,举止文雅,眉目之间略带羞涩,穿着朴素却不掩气质,不施粉黛却也国色天香,是个绝世的美人。

只是她口中的蔡琰,居然是那**岁的女孩子,那她又是谁呢?

蔡邕拉住小女孩,轻声说道:“琰儿,今天先吃馒头,我们到了洛阳再吃肉饼好不好?”然后又尴尬地朝张淳说道:“呵呵,小友失礼了!”

凭着刚才的情况和蔡邕的神色,张淳看出来蔡邕现在应该是手头拮据了。于是笑着说道:“难得与先生相识,张淳想请先生吃个晚饭,不知先生肯不肯赏脸呢?”

也不等蔡邕回答,张淳马上叫来客栈小二,订了两桌菜,让他抓紧做了送上来。

蔡邕看了看口水都要流出来的蔡琰,也不推辞,拱手道:“那老夫恭敬不如从命了!多谢张公子款待!”

没多久,饭菜就送了上来,张淳让赵云他们在旁边另摆一桌,自己和蔡邕在窗边一桌,又让蔡邕把家眷都喊了下来,一起吃。

边吃饭边喝酒,还边聊天,聊了一会儿张淳才明白,蔡邕这是刚才被发配的地方回来,准备去洛阳赴任,而且害他被发配的是宦官,现在叫他回来的也是宦官,心里一肚子气。

张淳也通过聊天知道了蔡琰是蔡邕的小女儿,那十六七岁的美人叫蔡欣,是他的大女儿。

所以这饭局还是非常重要的,想了解一个人,多和他吃几餐饭就是了!

虽然蔡邕也要去洛阳,但是碍于张淳的特殊身份,也不好结伴而行。张淳让李大牛偷偷送了些银两给蔡邕的夫人,便和他们告别了。

又骑马赶了两天的路,张淳一行便到了洛阳。在城门下交了文书,等了半天才有官员前来迎接。

来人自称何良,是汉朝的鸿胪寺少卿。这鸿胪寺就等于是外交部,而少卿相当于副部长。这样的接待规格虽然不算高,但也不算低。

张淳凭这一点看出了汉室对和谈的重视程度。

安排好了张淳他们的住处,何良交待张淳,让他们先休息一晚,明天可以在洛阳城里先转转,明天晚上寺卿大人会设宴款待他们。

一路奔波确实很累,张淳他们休息了一夜,第二天一大早就起床,张淳早想看看这洛阳城到底是什么样子了,带着赵云和李大牛,三人就在城里逛了起来。

洛阳贵为国都,确实要大很多。人口密集,城市繁华,街头巷尾尽是各种小贩。宫殿楼宇满城皆是,点点滴滴之中都透露着以前大汉帝国的雄风。

张淳,赵云和李大牛三人就像是乡巴佬进城一样,处处看新鲜,哪里都觉得好奇,转了半天都不觉得累。

这时三人来到一处集市,集市两边摆满了小摊,人来人往,络绎不绝。突然街头驶来一辆马车,车速还不慢。逛街的人急忙躲闪,要不是赵云拉得及时,李大牛都差点被撞上。

“龟儿子的,这还真是名副其实的霸道!”张淳气愤地骂道。

街上人很多,不是每个人都像李大牛这样好运。一个六十来岁的老头躲闪不及,被马车撞了个正着,倒在车前。

拉车的马受了惊吓,猛地跳起,马车差点侧翻。

“狗奴才,怎么驾车的?”车里一阵怒骂,一个白脸男人露出头来。

“少爷......有人挡住路了......”车夫为难地答道。

“谁敢挡就压过去啊!他妈的坏我好事!”男人恶狠狠地说道。

这时被撞倒地的老头半天都爬不起来,还在地上痛苦地哼着。张淳见状,赶紧过去查看那老头的伤势。

车夫被主人痛骂,心里也很委屈,扬鞭就要继续赶车。这时街头追来一个四五十岁的妇人,边追边哭:“把晴儿还给我啊......那可是我的命根啊......我求你了!”

看了这一幕,张淳才注意到马车里似乎有挣扎的动静。

“救命啊,他们绑我了女儿...... 救命啊!”妇人追了上来,指着马车向众人求助。

集市上的人群马上把马车围了起来,马车动弹不得。

这时马车里的人又露出头来,“狗奴才你是不想活了吗?怎么还不走?”

“少爷......走不动了......”

马车里的白脸男人看了看四周的形势,恶狠狠地骂了一声,把头缩了回去。没多久掀开车帘,走了出来,一脚把车夫踢下马车。随他一起出来的,还有两个家仆。

“都给我闪开,我大伯是赵忠!哪个不识相的,我干死他!”这人一报赵忠的名字,人群马上闪开一条路,没人敢拦他。

张淳也不知道赵忠是谁,但是看样子,应该是个厉害人物。

“晴儿...... 晴儿......”看到车里的人下车,妇人赶紧扑上车去,车帘一打开,只见一个少女倒在血泊里,脖子上还汩汩流着血。身上衣衫被撕扯得七零八落,嘴里还塞了一团布。

“啊!”妇人一声惊呼,晕死在车边。

“天哪!这是什么禽兽不如的人?”张淳怒火中烧,正要去拦那车上下来的白脸男人。

突然有人一脚把那人踢倒在地。

“哇......”白脸男人倒地痛呼,“谁?好大的狗胆!”

“你爷爷我是司隶校尉袁绍,袁本初!”这人原来是以后雄霸一方的袁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