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黄巾崛起 > 第二十八章 真相大白 领军出征

三国之黄巾崛起 第二十八章 真相大白 领军出征

作者:杨四毛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0:26:49

第二十八章 真相大白 领军出征

要是这些天张淳没有潜心练习,开始的那一刺,估计就要了他的命了。而现在,两个刺客被生擒而回。

张淳让侍卫把两人带到了自己的住处,在柴房里开始对两人审讯。

“咱们也不啰嗦,你们如果如实交代,我就只杀一人,如果你们都不开口,那我就全都杀了!”张淳坐在椅子上,两个刺客被绑了跪在地上。

“事到如今,说不说都是无济于事了,如果你言而有信,那我就如实交代,只求你放过我妹妹。”男人开了口。

“可以,其实连你我也可以不杀的,可是刚才你没有听我的话。”张淳对男人笑道。

男人听了张淳的话,脸上出现一点悔意,然后抬头说道:“我兄妹两,是上谷郡,下洛人,鲜卑大军杀进我们的村子里,以全村人的性命为要挟,让我们来刺杀你。”

“鲜卑人?”张淳这下猛地醒悟过来:“之前的火也是你们放的?”

“不错!可惜你命大,两次都没有成功。我和哥哥死在你手里毫无怨言,只可惜村子里的人都要被鲜卑屠杀了......”女人一脸悲戚地说道。

“我草,那我不是冤枉张梁和张宝了?”张淳一心以为是张梁和张宝为了争夺王权想要害死他,没想到这幕后黑手居然是轲比能。

张淳狠狠拍了一下大腿,“张梁和张宝,自号地公将军,人公将军。肯定是熟读《太平经》的。而太平道严厉禁止这些鸡鸣狗盗之事,所以张梁和张宝自然不会让人暗杀自己。”

真相大白,张淳心里满心惭愧。但是他还是觉得有些疑问。

“鲜卑要杀我,为什么不自己派刺客来,而是用这胁迫的手段逼你们来?”张淳把自己的疑问说了出来。

“鲜卑人与中原人相貌有差异,难得混入中原。而我兄妹二人杀了他们十多个士兵,所以他们以为我们可以完成刺杀任务......”男人回答道。

“额......”张淳觉得这理由倒是完全合理啊,鲜卑人也就是现代的蒙古人,鼻梁低,脸长,耳朵相对大一点,虽然和汉族人长相相似,但是基本一眼就能分辨得出来。的确不适合做渗透工作......

“两人能杀死十多个鲜卑士兵,说明你们两兄妹武艺还不错嘛!你们叫什么名字?”张淳继续问道。

“我叫侯猛,妹妹叫侯灵。上谷常年被鲜卑袭扰,所以从小我们都习武。”男人一五一十地回答。

“嗯,好了,我的问题问完了。”张淳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大人!求你留我哥哥一命,杀了我吧!”侯灵以为张淳要行刑了,赶紧说道。

“不,刚才说好了,杀我,留我妹妹一命!”侯猛哪里愿意妹妹替他受死。

“不,哥哥,父母都死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活?......”

“喂......不要那么煽情好不好?我都感动到了......”张淳扮着哭腔对抱在一起的两兄妹说道。

这操作可把侯猛和侯灵看傻了,搞不懂张淳是在唱什么戏。

“看你们那么相亲相爱,那就不杀了吧。”张淳换了表情,微笑着说。

“啊?那多谢大人不杀之恩!”两兄妹听到张淳饶了他们的命,连忙磕头感谢。“我知道我罪该万死,但是还求大人放我回去,如果乡亲父老未被处死,我便与鲜卑人同归于尽。如果他们已经被杀了,我也要去给他们收尸!”侯猛一直没流眼泪,说道这里的时候,眼角滴下来几滴泪水。

唉,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不是我打击你,我估计你们兄妹刚离开村子,鲜卑人就把你们家人杀光了。”张淳对侯猛说道。

“你想想,你们来杀我,基本同于死士,无论成败,都不可能活着回去的。而鲜卑人会对两个死人保守承诺吗?”

听到张淳这么一分析,侯猛面如死灰。

“这是我的幽州兵符,我给你一匹快马,让你回上谷,你去找上谷领军校尉董全,他会派人跟你去你的村子。如果鲜卑人还在,就帮你救出家人;如果鲜卑人不在了,那你就在董全麾下效命,帮他抵抗鲜卑的袭扰。”张淳这个安排,可算是仁至义尽了。

“将军!他们可是来刺杀你的,你不杀他们就算了,还帮他们?”李大牛在一边有点气不过。

“哎......仙经有云:‘服人以德不以威’我们要施仁德嘛,何况刺杀我也不是他们的本意,他们也是被胁迫的啊!”张淳笑着说道。

“那我妹妹呢?”侯猛看张淳安排了自己,但是却没说怎么安排侯灵。

“我只听了你们一面之词,是真是假还不知道,放你回去已经是够仁慈的了,你妹妹就暂押在这,我得到董全的报告之后,就会放她回去。”张淳说完,又看了看侯灵。

侯灵不过也十**岁,长得倒也眉清目秀,主要是身材不错,加上现在又是用绳子捆着的,张淳脑子里居然浮现出绳缚诱惑的画面......

“下流!”张淳赶忙收回自己的胡思乱想。

对侯猛来说,自然是没得选择了,只能同意了张淳的安排。张淳也不墨迹,马上就给两兄妹松绑,给侯猛安排了快马,就放他走了。而侯灵就暂时软禁在后院,让两个侍卫看守。

又过了几天,张淳收到前线传来的军情,官军重整旗鼓,又朝黄巾军杀过来了。皇甫嵩仍然是南部军的中郎将,整合了豫州和兖州的各路主力,集二十万大军往东逼近。

而北边因为之前广宗之战卢植已经被生擒,现在换成董卓出任中郎将,领十五万大军已经到了魏郡,马上进驻广平,剑锋直指广宗。

看完军情,张淳立马让卫兵去军营传令,全军准备,第二天就出发平原。

根据彭济的战略布置,张淳在平原的军队属于预备队,到时候要看东西两边的情况进行支援。平原到广宗和到济南都在两百里路左右,即便张梁和张宝西进济北,距离也差不多。

经过五六天的行军,张淳领着赵云和赵宝来到平原郡,赵宝想要去布置城防,挖掘工事,却被张淳制止了。

“战场不在这里,不需要修建工事。”张淳把地图打开,开始研究下一步的动作。

“既然战场不在这里,那我们来这里干嘛?”赵宝问道。

“我们来这里不是来守城的,而是来帮别人守城的。真正的战场是广宗和济南或者济北,我们现在要做的准备是,如何能以最快速度去支援他们。”

“支援?广宗还好支援,骑兵奔袭就是了,这济南和济北都在河南,要想驰援,难度很大啊!”赵宝看了看地图,黄河赫然挡在了冀州和其他州之间。

这个时代不比现代,现代黄河上有十多座大桥,稍微绕下路就可以过河了。现在一座桥都没有,只能用船渡。

“高唐!”赵云用手指了指地图上的一个地名。

“嗯,不错,我们应该分兵高唐!骑兵不好过河,就留在平原,剩下两万步兵渡河驻守高唐,只要高唐守好,张梁张宝的大军就留有退路!”张淳想了想,决定就这样安排。

两万大军没有在平原停留,直接开赴黄河岸边,扎营伐木,制舟过河。

大军过了河,张淳就让赵宝派骑兵到处侦探敌情,这一晃,又过了七天时间。

侦查兵和传令兵这天一起来到张淳的军帐。

侦查的结果是冀州的十五万官军已经在广平集结,准备进逼广宗。而南边张梁张宝的大军已经离开济北,正朝寿章进发,即将与皇甫嵩的二十万大军在东平郡境内遭遇。

同时张角还送来了一封信,信的大概内容是:官军大军压境,决战在即,广宗之战将会成为冀州的关键一战,他实在放心不下,所以已经从信都出发去广宗了,希望亲自督战,能给将士们增加士气。

张淳得到情报和书信之后思虑再三,决定留赵宝驻守高唐,他和赵云领骑兵支援广宗。因为广宗如果丢了,冀州就危险了,而张梁和张宝即便是失败,张淳也给他们守好了后路,只要过了黄河就没事。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张角的寿命没有几天了!

兵贵神速,张淳第二天就领着五千骑兵往广宗奔去。

他有了之前鲜卑骑兵的教训,行军速度不敢过快,而且行军的时候一直派有侦查兵在前面探路,这样可以让他及早发现异常。

赶了三天的路,第四天离开清河郡,距广宗只有几十里的时候,探子来报发现了一队官军,总共约有六七千人,是辎重部队。

张淳想都没想,就下令攻击,这不是送到嘴边的肉吗?

全军做好战备,赵淳找了个地势开阔的地方出击。一声号响,马蹄声如雷,赵云领着一队先锋从侧面包抄了过去。

官军从来不知道黄巾军有这么一支骑兵,这突然冒出来,他们毫无防备。而且张淳的战马许多都是鲜卑的高头大马,战力本来就强,战斗完全是一边倒的情况,官军只做了一点抵抗,就全都往山林里逃去了。

张淳没有出战,但是远远看着赵云白马银枪在敌阵里冲杀,心里羡慕不已,心想着等自己灵气更厉害的时候,也上战场冲杀一番,过过瘾。

杀了半天,看到敌人溃逃,张淳也不去追了,下令就地扎营,一边打扫战场,一边休整部队。

他又派人往广宗方向去侦查,发现官军已经包围了广宗城。

上一次广宗之战,官军七万,黄巾军十三万。这一次官军十五万,黄巾军还是十三万,而且官军还换成了更专业的中央军。就这样比较,就知道广宗的危险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