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黄巾崛起 > 第二十三章 初会张梁 形势不妙

三国之黄巾崛起 第二十三章 初会张梁 形势不妙

作者:杨四毛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0:26:49

第二十三章 初会张梁 形势不妙

接下来的两天张淳除了跟着张宁学习《太平经》和到骑兵营查看训练情况之外,其他时间都在筹备印刷厂的事。

他打听到城东河边有个造纸的工坊,他索性就在造纸工坊的边上搞起了印刷厂。印刷厂不需要什么设备,只要场地和材料。

现在场地有了,材料只需要墨水和纸张。最后就是培训人员了。

张淳趁着中午有空,拿了一套工具来到张宁的院子里,让张宁把人都集合起来,然后开始讲解如何使用他发明的印刷板。

“你们看好了,这个木盒子刚好能装下这四十八个小木块,这些小木块上面都刻有字,而且是按顺序排列好了的。里面每一个单一的木块都可以根据印刷内容的需要,自由更换。”

“我们把每一个字排好了以后,就给这些小木块蘸上墨水,然后拿着木盒,印在固定好的纸上。”张淳一边说,一边操作,桌子上的白纸被他一印,清晰地出现了一整页的字。

“哇!几十个字这印一下就好了,这个方法真是好!”

“是啊,这样可快多了!”围观的丫环们高兴地讨论着。

“怎么样?这个科学方法是不是很有用处?”张淳笑着对张宁说。

“嗯,不错,不过你这也就是想得巧妙一些而已,算不得是大作为。”张宁回答道。

“你是只看到了现在最原始的印刷技术,如果你知道两千年后人们是怎么印刷的,你下巴都要掉出来!”张淳心里想着,却不敢说出口。

“姐姐,这个方法虽简便,但是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你们自己还要慢慢摸索哦!”张淳笑道。

“摸索?难道现在的办法还不够好吗?”张宁问道。

“办法是好办法了,不过还有细节之处需要完善。比如这小木块,装填多次了,会和木盒的缝隙越来越大。还有这蘸墨的方式,也需要想办法改进得更方便一些......”张淳指出了需要注意和改进的地方。

两人正谈得起劲,突然院子外有卫兵来报,让张淳去大堂议事。

张淳心想明天就是祭天大典,张角肯定是有重要的事情要交代,他不敢耽搁,和张宁告辞之后急忙来到大堂。

大堂里已经有了十来个人在站着了,张角也坐在主位上,看起来精神好了一些。

张淳进了大堂,又等了几分钟,直到又来了两个人,张角才笑着开口。

“诸位,我太平教众能有今日之势,都是在座各位的功劳!我张角顺应天命,为百姓谋福祉,明天将祭天称帝,建立新朝!”

“天师天命所归,新朝定能千秋永传......”大堂下面的人纷纷祝贺。

“既称帝,新朝定名为大坤,年号安乐,愿能与民安乐盛世!”张角顿了顿,又说道:“明日大典结束后,将封赏百官,大赦天下,晚上我会设宴款待各位,邀大家与天同庆!”

“谢天师!”堂下纷纷道谢。

接着张角又交代了一些繁杂琐事,还把大典的流程说了一遍。等众人散去,他把张淳留了下来,一起留在大堂的,还有另外两个人,年纪比张角稍小,张淳从来没见过。

但是看着两人都身着铠甲,头上围了黄色头巾,与张角的相貌又有几分相似,张淳猜想应该是张梁和张宝。从穿越到这里,张淳还从来没见过这两个人。

“淳儿,这是你的两位叔父,这是二叔父,张梁,这是三叔父,张宝。”张淳猜得没错,张角一一给他介绍了。

“呵!这就是半月拿下幽州的贤侄了?哥哥信里说过了,果然是一表人才,人中龙凤啊!”说话的人是张宝,他满脸笑意。

“呵呵,多谢三叔夸奖!侄儿不过是运气好而已!”张淳朝着张宝行了一礼。

张宝的身材稍微矮小一些,但是比张角要壮实。他圆脸宽额,脸上总是带着微笑,看样子是个好相处的人。

而张梁就不一样了,张梁是他们三兄弟里身材最魁梧的一个,身高也比张角高一点。他双手抱在胸前,一脸的不屑。

“我估计也是运气好而已,若是派他去南征,还不知道是什么结果呢?”张梁明显不怎么待见张淳。

既然你不鸟我,那我也不鸟你,张淳给张宝行了礼,就偏偏不给张梁行礼,扭脸看张角去了。

“说到南征,我还不知道济南形势如何呢,二弟,你一直主张西进,难道兖州的官军很少吗?”张角问道。

“大哥,我们九万大军进攻济南,守军只有五千,三天便拿下了。接着为了接应兖州友军,我们便攻下了济北。”

“当时东郡卜巳带领两万部众已撤离东平,刚到富城。皇甫嵩大军一路追击,把卜巳围在了富城内。于是我让张宝留守济北,亲自领五万军驰援富城。”

“相持五日,趁官军不备,我们突袭了官军粮车,官军大败,撤回了东平。我又趁势追击,攻破东平,官军剩下一万残部逃回东郡去了。”

虽然不知道张梁面对的官军有多少人,但是凭他的叙述,应该是以少胜多连战连捷,大胜官军。

“当时兖州军力空虚,正是西进的大好时机,可惜大哥不让我继续西进,而是退守济南。”张梁无奈地说道。

“你孤军深入,左右无援,太过冒险了!”张角解释道。

“哈哈,大哥你不知黄巾军所过之处,百姓夹道欢迎,纷纷报名参军。各州各地,处处是我的补给之所,根本不用担心后援的问题!初到济南我们才九万人马,现在已经是二十五万的大军了!”张梁得意洋洋地说道。

“哦?那很好!看来二弟治军有方啊!是大哥低估你了!明日应给你论功行赏!”张角笑道。

“我的功劳就不用说了,张桓此番初上沙场,也斩了不少敌首,而且敢身先士卒,是个将才啊!”张梁突然夸起了另一个人。

“是啊,大哥,这个亲侄儿我看比我还厉害。有勇有谋,是个英雄!”张宝这一补充,张淳就明白了。

张梁嘴上说的张桓,应该是他的儿子。而张宝故意在“侄儿”的前面加了一个“亲”字,自然是冲着自己这个不“亲”的人来的,看来形势不妙啊!

“哈哈,有这样的好侄儿,真是我张角的福气啊!”张角笑道。

“大哥,既然桓儿可堪重任,我们三兄弟又只他一个儿子,你称帝之后,可立桓儿为储君啊!”张梁转了一个大圈子,原来是要说这个事情。

“不错,大哥,让桓儿当太子是理所当然啊!”张宝也附和道。

这个话题一提出来,场面就有些尴尬了。张淳不是傻子,张梁和张宝肯定是知道了张角要传位给他,所以才在这个时候提出这个事来。

反正张角还没有正式说要自己接班,那张梁和张宝肯定是还有一些挣扎的余地的。对于张淳来说,什么皇帝不皇帝的,他还真没有那么迫切的渴望。而且黄巾军现在是一团乱麻,张角也马上要死翘翘了,真的接了班,不累死才怪。

南华老仙只让他挽救黄巾军,又没说一定要做皇帝,所以张淳心里也是不想当什么太子的。

“淳儿,你先回去吧!”当张角让张淳先走开的时候,张淳心里也觉得一阵轻松。

接下来是他们三兄弟的事情,当不当这太子,他还真无所谓。

也不知道三个人商量出了什么结果,晚上的时候张角又让人把张淳叫了来。这回张角躺在了床上。

“淳儿,今日之事,你不必介怀,既然上仙选定了你,我一定会把皇位传给你的。”原来张角怕白天的事情影响了张淳,故意又叫他来安慰一番。

“我看二叔和三叔的意思,估计不会支持你传位给我的。”张淳说道。

“人情事小,天命为大,我们现在刚立足,还轮不到争权夺势的时候!”张角这话倒是说的在理,黄巾军还指不定能撑多久呢,现在就争皇位,一点意义都没有。

“我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了,一定要尽快将你扶正才行!彭先生帮我查探过,除了我那两个弟弟之外,黄巾军里其他将领大都愿意拥戴你。”

“所以我准备明天祭天之后,在公布百官名册时,直接宣布立你为太子。到时候木已成舟,张梁和张宝也只能接受了。”

张角的这个计划,虽然有点不利于团结,但是想想也的确是无奈之举。短时间内想让张梁和张宝改变对张淳的态度,估计很难,但是张角现在最缺少的又是时间。所以这先斩后奏的计划,的确是唯一的选择。

“父亲,其实完全可以按照二叔的意思,立张桓为太子啊,我并不想当这皇帝。”张淳说道。

“为何?”张淳的这番话,让张角非常意外。

“不瞒你说,其实我来自一千多年以后的世界。那时候天下共和,已经没有帝王了。这千年之中,因为皇权的争夺,不知道惨死多少无辜的人。我不想因为一个虚名而引起不必要的争斗。”张淳坦白道。

“哈哈......”张角大笑起来。“虚名......哈哈......不错啊,要不是因为虚名,我也不会带领百万信众起兵反汉了......”张淳的话,似乎刺中了张角的痛处。

“既然如此,那暂且不立太子,一个月后再做打算吧!”张角轻叹了一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