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西汉权臣霍光 > 第四章 朋友生嫌

西汉权臣霍光 第四章 朋友生嫌

作者:静思默耕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0:18:02

第四章 朋友生嫌

第四章 朋友生嫌

“哗!”一册竹简从武帝手中飞扑在地砖上,把旁边的小黄门(太监)吓得浑身一抖。

自上午接到主管全国财政经济的大农令郑当时的奏报,武帝开始心烦意乱,什么都看不下去。花钱容易攒钱难。朝廷也好,皇帝也罢,在钱这个问题上同样逃不过这个理。

眼下,朝廷和武帝就到了用钱很为难的时候了。

西汉立国以来,执行轻徭薄赋、奖励生产、与民休息的政策,促进了社会经济恢复。到了汉文帝和汉景帝在位时,社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史称“文景之治”。《汉书?刑法志》记载,“吏安其官,民乐其业,蓄积岁增,户口增殖。”据说,由于国库里铜钱存放数量多、时间长,穿钱的绳子都朽烂了。

武帝接任后,对外连年征伐,大肆享受挥霍,开支巨大收入小,一下把爷爷和父亲好不容易挣来的积蓄用之一光,弄到了国库空虚、财政难支的地步。

武帝独自闷了一会,想到张汤主意多,把他叫来焦急地说道:“张爱卿,前几天朕到上林苑狩猎,听了霍光这小子的一番话后,又通过一些途径和渠道进行了解,刚才我看了郑当时的奏报,都说明国家财政确实出了问题,而且问题还不小啊!”

张汤听武帝讲完所掌握的情况后,低声说道:“皇上,愚臣也已经掌握了一些相关情况,很多王侯贵族、豪商大贾相互勾结,利用朝廷‘开山泽之禁’的政策,操纵冶铁、煮盐、铸钱等对国计民生有重大关系的行业,已经在政治和经济上对朝廷构成了严重威胁。”

“你为什么不早说?”武帝高声问道。

“愚臣怕……”

“你张汤还知道怕?”武帝揶揄一笑,“你说!”

张汤看见武帝这态度,提高声音说:“皇上,更为严重的是,广大农民由于繁重的赋税徭役和豪强巨商们的盘剥,再加连年天灾,生活日趋穷困,很多已经破产流亡。”他瞄看到武帝正认真听着,接着说:“愚臣认为这种民穷国困、干弱枝强的状况再不能继续发展下去了,不然就要……”

“就要什么?”武帝站起来追问道。

“就要,就要危及到国家的统一和稳定了。”

武帝听了张汤这话,坐下来沉思了一会,说:“看来不出大招、不下猛药是不行了啊!”

面对严峻形势,武帝决心进行财政经济改革。

张汤真算得上是武帝肚子里一条蛔虫,而且是一条很聪明的蛔虫。他见武帝要进行财政经济改革,马上围绕敛财提出了一整套改革方案。一是针对各地自由铸钱造成全国币制混乱、私铸之风盛行、铜钱大小轻重不一、劣币充斥市场的弊端,建议发行用白鹿皮制成的皮币、用银和锡的合金铸成的白金币、用铜铸成的三铢钱三种新币,并规定凡私铸钱币者,一律处以死刑。二是实行盐铁官营,食盐和铁器一律由官府统一生产经营,严禁私铸私煮私卖,凡违犯者处以重刑、没收财产。三是颁布算缗告缗令,朝廷向工商业者和高利贷者加重征收财产税称为算缗,民众向朝廷揭发工商业者和高利贷者隐瞒财产偷税漏税的违法行为就叫告缗,凡隐瞒财产偷税漏税者,罚戍边一年,财产没收,对揭发者赏给没收财产的一半。

武帝看后,十分高兴,决定施行。他想到进行财政经济改革,不仅要有方案,还要有人来执行,才能落地落实,就找来郑当时商议。

“郑爱卿,张汤出的主意好啊!”武帝高兴地把张汤的奏书递给郑当时说,“你看看。”

“这由谁来负责具体实施呢?”武帝向看着张汤奏书的郑当时问道。

郑当时看完张汤的奏书,心里既佩服又嫉妒,想到张汤抢了自己主管的事情,又还得到武帝的赞扬,感到很不舒服。见武帝问他,便说道:“皇上,解铃还得系铃人,既然张汤大人提出了这些奏议,小臣认为就由张汤大人来负责具体实施。”

武帝从郑当时说话的脸色和语音中察觉出郑当时的心情,作色说道:“张汤是个法律专家,不懂财经贸易。你建议由他来负责具体实施,不是开玩笑吗?”

“皇上息怒。”郑当时见武帝发怒,赶忙跪下说,“请皇上容小臣再思想一下。”

“你起来想吧!”

郑当时心里早就想好了人,起身装作想了一下,便向武帝建议,将财累千金的大冶铁商孔仅、大盐商东郭咸阳提拔为大农丞,委以主管全国盐铁的重任;把出身于经商家庭、精于心算的桑弘羊任为侍中,专管经济核算之事,并建议由这三人组成专班,共同主持财政经济改革。

西汉历史上,一场从经济上打击诸侯豪强和巨商大贾、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改革战役拉开了序幕!

汉武帝确是个雄才大略、敢作敢为的皇帝。他在财政经济上出台大举措的同时,双管齐下,在军事上也开始了大动作。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春,针对匈奴单于听从汉朝降将赵信的建议远走漠北的情况,武帝命令大将军、大司马卫青与骠骑将军霍去病各率五万骑兵、步兵和转运粮食、武器数十万大军跟随其后,深入漠北与匈奴进行决战。

以郎中令李广为前将军,太仆公孙贺为左将军,负责诸侯国各王及其子孙封爵夺爵等事宜的主爵都尉赵食其为右将军,平阳侯曹襄为后将军,都归卫青指挥。

卫青率领所部从定襄郡北上,出塞千余里与匈奴单于相遇,杀虏万余人。

霍去病率领所部从代郡北出大漠,出塞奔袭二千余里,斩获七万余人。

这次“漠北战役”,是汉武帝抗击匈奴三大战役中最大也是最后的一次战役。经过这次战役后,匈奴单于远遁漠北深处,从此漠南再无匈奴王庭,西汉与匈奴边境进入了安宁时期。

出征大军凯旋回京后的首个朝会上,大臣们事先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打听到一些战况传闻,都等着看武帝这次如何奖罚。

武帝就是武帝。武帝听完卫青的奏报,扫了一下众臣,平静说道:“霍去病所部斩获甚多,下诏给予表彰,增封食邑五千八百户,出任大司马,品秩奉禄与卫青一样。”他停了下说:“封霍去病部将右北平郡太守路博德为邳离侯,北地郡专管军事戍防的都尉卫山为义阳侯,匈奴降将复陆支、伊即靬分别为杜侯和众利侯,校尉李敢为关内侯。从票侯赵破奴、昌武侯安稽各加封食邑三百户。”

“谢皇上隆恩。”霍去病等人跪下说。

武帝的这些奖封,大臣们这时都不大上心,他们最关心的是卫青的奖惩和李广的处理。

武帝看了看卫青说:“卫爱卿这次斩获不多,你本人和其部下不能有任何赏赐。西河郡太守常惠封为关内侯,云中郡太守遂成享受侯相的俸禄,赏赐食邑二百户、黄金一百斤。”

“谢皇上隆恩。”卫青等人跪下说。

“卫爱卿,你说说李广爱卿是怎么死的吧。”武帝知道很多大臣为李广抱不平,特地加重语气说道。

卫青坦然说道:“皇上,各位大人,末将遵照皇上旨意,为了让李广大人杀敌立功,根据敌情,安排他与我分开从东边前进,然后对匈奴实行东西合击。由于没找到向导,李广大人迷失道路,未能越过漠北按时与我会合与匈奴单于决战。”

看到众大臣窃窃私语,武帝用力咳了一声后,问道:“后来呢?”

卫青接着说道:“李广大人与我会合后,我派长史前去询问,要他到我幕府来说明情况,令末将倍感悲痛的是,没想到李广大人不愿前来,一气之下拔刀自刎了。”卫青说完,两眼泪下。

武帝原认为李广年老就不让他参战的,经李广再三请求,考虑到让他参战立功以便封侯才答应,谁知事与愿违。武帝知道,李广自杀身死后,全军将士皆哭;老百姓听说后,不管认识还是不认识,无论年老还是年轻,都为李广悲痛流泪。

为表慰李广家人,武帝大声宣布:“李广自杀身亡,朕极为痛惜。朕决定任其三子李敢接替他父亲之职,任郎中令。”

“谢皇上隆恩!” 李敢出列跪谢,平身后扭头恨恨瞪了卫青一眼。

台上的武帝看在眼里,眉头不由一皱。

武帝这一“平衡”工作,将李敢封侯提拔重用,但父亲之死在李敢心中深深埋下了对卫青仇恨的种子,日后滋生出突发事件,一个悲剧导演出一个更大的悲剧。

事件和悲剧又在霍光和李陵之间罩上了一层阴影。

休沐日,霍去病大将军府内格外热闹。

武帝为表彰霍去病的战功,在未央宫的北阙一带为他建造了一座豪华别致的宅府。北阙一带,皇亲国戚、重臣名将的宅第大都建在这里,称为“北阙甲第”。

霍去病自“漠北战役”被封为大司马后,地位日益显赫,卫青却逐渐失去武帝信任,平时前来拜见霍去病的人络绎不绝,就连卫青手下的很多人为更快升官发财都纷纷转投到霍去病门下。

这官场上的人啊就是这么势利,见你握有重权,便如蚁附膻、如蝇逐臭;看你失去重权,便避之若浼、避之如虎。

卫青为人宽厚平和,见外甥地位权势超过自己,心里虽说有点失落,还是十分高兴。到了休沐日,便出面相约在京都的所有卫氏家族成员前来霍去病宅府祝贺。

这是卫氏家族全盛时期的一次大聚会。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及三位公主,在宫里任侍中的卫长君和夫人,太仆、将军公孙贺和夫人卫君孺,未央宫詹事陈掌和夫人卫少儿;大将军、大司马卫青和夫人平阳公主及三个封侯的儿子卫伉、卫不疑、卫登相继来到霍去病宅府。

霍光单身一人,平时住宿在未央宫,到了休假时,便来到哥哥霍去病家里。听说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等人今天要来哥哥家里祝贺,昨晚便来帮忙张罗。

霍去病见母亲、继父、姨妈、姨父、舅舅、舅母、表弟、表妹,特别是皇后二姨妈、皇太子大表弟和皇上妹妹二舅母的到来,心中十分喜悦。为了不冲淡亲人相聚的亲情氛围,霍去病特地对门官吩咐,今天任何来访的人一律不见。

家宴正在热烈进行中。

霍去病离开席位举起酒樽道:“去病承蒙皇恩赏赐,皇后、皇太子、姨妈、姨父、舅舅、舅母、表弟、表妹、母亲和父亲前来祝贺,我十分感谢,先敬大家一杯。”

“今天是在我们自己家里,不必讲那些礼仪,不要弄得像朝宴似的,就随便些吧,不要称呼皇后皇太子了,就喊姨妈和表弟。” 皇后卫子夫微笑说道。

“对。”卫青夫人平阳公主赞同。

“表哥,祝贺你为国家安稳屡立功勋。” 皇太子刘据待平阳公主说完,便举杯向霍去病祝贺。

“谢太子表弟。”霍去病将酒一饮而尽。

“表哥,我们祝贺你。”卫伉、卫不疑、卫登三人同时举杯。

“这下我们卫家就出了大将军、骠骑将军、两个大司马啦!”卫伉喝尽酒后眉飞色舞地说。

“这是好事、喜事,可是物极必反、事盛而败。这朝廷和宫中之事变化多端,

先帝时发生的事变就在眼前,我们可不能忘记。”卫皇后神色凝重,转向卫伉、卫不疑、卫登三人说,“特别是你们生在富贵权势之家,不知民间疾苦和创业艰辛,从小得志,特别要注意谨慎从事,切勿仗势胡为。”

“三姐说的很对。我们绝不能得宠而骄,得势而狂。”卫青放下酒杯对三个儿子正色说道,“你们一定记住三姨的话,千万不能胡作非为,让卫氏家族断送在你们手里。”

“舅舅,我敬您一杯,没有您就没有我的今天。我先干为敬。”霍去病走到卫青旁边举杯说道。

“去病,不要这样说,你的今天,都是皇上的恩宠,你自己的努力。”

“舅舅,今天就不要教训三个表弟了。”霍去病喝尽杯中酒说。

卫青喝完霍去病的敬酒,正欲说话,却被霍光打断。

“我借去病哥哥的酒,敬皇后、太子、各位大人、夫人、公主、公子一杯,感谢您们对去病哥哥的祝贺,恳望大家对我今后多多指教。”霍光离开席位跪地而敬。

“霍光不错,皇上经常夸奖他。”在宫里任侍中的卫长君说。

“嗯,是不错。”未央宫詹事陈掌虽然知道霍光是夫人卫少儿曾私通过的霍仲儒的儿子,但对霍光在宫中的表现还是给予肯定。

“哈哈,说不定将来他就是个大将军、大司马呢!”太仆、将军公孙贺笑道。

“各位大人过奖了,令下官惭愧不安。”霍光满脸通红。

“托大姨父的吉言,但愿真的有那一天,我在这里先谢了。”霍去病高兴地说。

这时,卫皇后站起身来,走到平阳公主旁边,望着大家说道:“今天是我们卫家喜庆的日子,在此时此刻,我们都不要忘记平阳公主对我们卫家的大恩大德。” 卫皇后端着酒杯的手颤抖着,她哽咽道:“没有平阳公主,就没有我们卫家的今天。来,让我们共同敬平阳公主一杯!”

大家起身,正欲举杯敬酒,突然从外面传来吼叫声:“卫青,你出来!”

是谁敢这时在骠骑将军、大司马宅前来找大将军、大司马寻衅闹事?众人不由一惊。

“是李敢。”卫青站起身来说,“大家都不要出去。霍光,你同我出去看看。”卫青听到有李陵的劝说声,心想霍光与李陵同在宫中为郎,关系很好,便叫上霍光。

外面吼叫者正是李敢。

原来李广自杀后,李敢虽然被封为关内侯,并接替了父亲郎中令的职务,但认为父亲是卫青害死的,一直就想寻找机会报仇。就在这个时候,他的从叔乐安侯、丞相李蔡出事了,侵占阳陵墓地三顷出卖得钱四十多万,又侵占阳陵神道外一亩空地,侵吞皇家地产理应下狱论罪,李蔡一听说有人举报就畏罪自杀了。这样一来,李敢心理上更加失衡,情感上承受不住了。休沐日,李敢在家望着李广遗物心想:父亲和从叔历仕三朝,立有战功,尤其是父亲先后任北部边域七郡太守,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以善骑射、有勇略、会打仗著称于世,到死没有封侯。我李家两个三朝元老都落得个自杀身亡,两个哥哥也都早逝,而卫氏新贵却数人封侯,舅甥同为大将军、骠骑将军、大司马,真是太不公了。

李敢越想越气,喝了几杯闷酒,不顾侄儿李陵的劝说,跑到卫青宅府去报仇。一见卫青不在府中,便拨马又直奔霍去病这里来了。

因有霍去病的特地吩咐,任何来访的人一律不见,门官不让李敢进门也不进去通报。

这一下,李敢更是怒气冲天。

“你这仗势欺人的狗奴才,老子是侯,是郎中令!” 李敢一脚将门官踢倒在地,挣脱李陵的拉阻,闯入庭中吼叫卫青出来。

“原来是李敢大人。”卫青上前向李敢拱手道。

“郎中令大人好!李陵兄好!”霍光紧接着揖身问候。

“少来这一套!”李敢右手朝卫青一挥,说:“你为什么要害死我父亲?”

“郎中令大人您误会了,我没有害死您父亲。”

“你没害死我父亲,那你为什么要强令改派他走迁回曲远的东路?”

原来出征前,武帝私下告诫卫青,李广命运不好,不要让他正面抵挡匈奴单于,不然就不能取得所设想的胜利。另外,卫青刚入宫时,武帝的姑妈、岳母、原陈皇后母陶长公主听说卫子夫被武帝宠幸并且怀孕,十分忌恨,就派人抓了卫青准备杀掉,幸亏他的好朋友骑郎公孙敖带领壮士把他抢救出来。元狩二年夏,公孙敖与霍去病一道出征匈奴,因迷失道路没及时与霍去病会合,被免除侯位。在得知匈奴单于位置后,卫青心里打算让公孙敖与他共击匈奴单于,以便立功复侯。这样,卫青便调开了李广。

这两个原因都不能向外人说出。

卫青只能向李敢作这样的解释:“正面出击匈奴单于,危险性很大,我是为了照顾李广将军的安全,才安排他走东路啊。”

“胡扯!谁人都清楚,你就是要让救过你命的公孙敖立功。我今天来,就是要与你算这笔账!”李敢大声吼道。

“二叔,您不要这样。”李陵在旁劝道。

“我咽不下这口气,怕什么!”李敢说罢,一步上前揪住卫青衣领,朝卫青脸上连打两拳。

鲜红的血从卫青的鼻子和嘴里流了出来,顺着下巴直流到袍衣上。

“啊!”霍光和李陵惊恐地看着。

“李敢,你竟在我这里逞凶撒野,还打伤我舅舅,我今天与你拼了。”闻声出来的霍去病,拿着一把长剑直奔而来。

“哥哥,你要冷静。”霍光拉住霍去病。

“放开我。”霍去病一把将霍光推倒在地。

“哥!”倒在地上的霍光扯住霍去病的裤腿。

“你放手!”

“我不放!”

“去病,快进屋去。”卫青手捂着已经变青发肿的脸说。

“不行,今天是在我府中,舅舅您能原谅,外甥我不能答应。”霍去病一边用力扯着霍光的手一边说道。

“你卫青是私生子!你霍去病也是私生子!你们舅甥两人都是私生子!”

“放你娘的屁!来,老子今天一定宰了你!”李敢的这番揭老底阴私的叫骂彻底激怒了霍去病。

“好,老子奉陪。”李敢也拔出刀。

“哥哥!”倒在地上的霍光用双手死死抱住霍去病的双腿。

“你再不放,我就杀了你!”霍去病边用力挣着边对霍光说道。

“都住手!”皇后卫子夫和皇太子刘据出来了。皇后卫子夫在屋内也听到了李敢的这句叫骂,心想李敢这是在骂自己的母亲和妹妹啊,脸色不由十分苍白。“你们都是朝中重臣,这么闹不是有失体统吗?”卫皇后的话虽平柔,却隐含威严。

“臣不知皇后和太子在此,恳请恕罪。”李陵一见皇后卫子夫和皇太子刘据,赶快伏地拜见。李敢犹豫一下,也赶忙放刀跪下。

“你们平身吧,看在我的面上,都回去好吗?”皇后卫子夫轻声说道。

“谢皇后,谢太子。”李敢和李陵起身朝外走去。

卫青见李敢和李陵已出大门,说,“今天这件事对任何人都不要说,特别是不要让皇上知道。”

“对,卫青说的对。大家都不要提这件事了。特别是去病,你听见了吗?”卫皇后强忍住心中的怒气强调说。

“不应该放过这家伙!按照我朝《九章律》,我今天杀了他不算违法。” 霍去病恨恨说道。原来汉高祖刘邦建国后制定了《九章律》,其中一条就是“住宅防卫”,规定人待在自己的住宅时,有权对于非法侵入自己屋子的人行使暴力,就是将其杀死也不算犯罪。这一律法后来在清朝时被废除。美国也有类似法律,也就是著名的“堡垒防卫”。

“去病,你不要说了。”皇后卫子夫说完,身子一晃。

“母后!”皇太子刘据赶忙上前扶住脸色惨白的皇后卫子夫。

“唉,真窝囊!两个将军、大司马怎能受他这种气?总有一天我要算这笔账。” 霍去病咬牙说道,一把将剑摔在地上。

霍光捡起地上的剑,望着恨恨入内的霍去病,心里不由生起一种担忧。

甘泉宫森林深处,人吼叫、马嘶鸣、狗狂吠、鹿哀鸣,一场狩猎正在激烈进行。

经济和军事的胜利令武帝格外高兴。财政经济改革收到成效,大量钱财涌入亏空的国库,朝廷又有钱可花了;深入漠北与匈奴决战大胜,致使匈奴主力向西远徙,汉朝占领了自朔方以西至张掖、居延海的大片土地,北方边境自此有了安全保障。

国情一好,心情一喜,好动的武帝在宫里呆不住了,带着一大队人马来到甘泉宫狩猎。

甘泉宫位于长安城西北的云阳,离长安约三百里,有驰道相连。秦朝最早在此修建离宫,以它作为北通胡地的塞门。到了西汉,它成为长安的门户。大约建元二年(前139年)前后,汉武帝将秦代旧宫扩建为一个宫殿台观百余所的宫殿群,成为长安城以外名气最大的离宫,可称为西汉的第二都城。这里,山川秀丽,城墙迤逦,宫观玲珑,楼台雄峻,珍禽异兽,繁花茂树,特别是通天台雄伟壮观,远瞩醒目,成为甘泉宫的标志性建筑。每年的五月到八月,武帝到此避暑、狩猎。避暑期间,武帝在此处理政务,接受诸侯朝觐,宴请外国宾客,派遣使节出塞。西汉祠畤达700多处,大的有甘泉泰畤、汾阴后土祠和雍五畤,最有名、地位最高的要数甘泉泰畤,所以甘泉宫又是最重要的祭祀中心,武帝经常来这里祭天。

在甘泉宫狩猎,主要是猎鹿。

“啊,雄鹿!”霍光惊叫道。

武帝率大队人马正在树林草丛中呐喊搜索,突然一只大雄鹿从一片树藤中受惊跳出,腾起四蹄向前飞奔而去。

“快追!”武帝命令道。

大家一听,都策马追赶。

到底是数次深入匈奴的野战军主力将领,李敢跑到了最前面,随后是霍去病。

武帝见两个青年武将跑在最前面,便勒马伫立,想看看他俩谁先射擒这只大雄鹿。

众人一见,便都停了下来,只见李敢没有一丝停顿,紧紧追赶。

霍去病稍停了一下,又策马挥鞭尾追而去。

立马在武帝旁边的霍光见霍去病停一下又尾追在李敢后面,心时顿感不妙,将鞭在马屁股上用力一抽,紧追上去。

跑到树木较稀地段,李敢见大雄鹿已进入最佳射击范围,便抬弓搭箭……

李敢背后,霍去病已将弓拉到最大程度正欲放箭。

“哥!”霍去病背后,追赶上来的霍光见状大惊,赶快喊道,意在劝霍去病住手。

谁知,霍光一个“哥”字刚出口,霍去病手中的箭已离弦飞驰而去。

“啊!”李敢感觉后背胸部剧痛,回过头来一看,“霍去病,你……”话未说完,便从马上跌落下来。

霍去病和霍光策马上前一看,箭正中李敢后心,血正往外渗流。霍光下马走到李敢旁边,用手在他鼻子下一放,发现李敢已经死了。

“哥,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啊?这怎么办啊?” 霍光带着哭腔问道。

“唉,我只想射他的马,让马惊跑时把他狠狠摔一下,谁知他的马在跑动,将他一下射死了。” 霍去病懊悔地说。

“鹿射到了吗?”后面传来武帝的问喊声。

霍去病一听,连忙下马,赶紧把箭从李敢身上拔出射向远处,对霍光严厉地说,“你不要多嘴做声,一切由我来应付。”

武帝走近一看,见李敢倒地身亡,两眼还怒睁着。他震惊地向霍去病问道:“霍去病,这是怎么回事?”

霍去病跪在地上,低头不语。

“霍光,你说,这是怎么了?” 武帝又转问已随同霍去病跪在地上的霍光。

“皇上!我……”霍光泪流满面,看看霍去病,看看武帝,将头叩伏在地上的草中。

武帝看到这情景,想到前不久安派在卫青府中的内线报告,说卫青被李敢在霍去病府中打伤,心里马上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

“皇上,李敢大人是被我哥……” 霍光抬起头来,决定向武帝报告真情。

“你不用说了。”看到众人已向这里走近,武帝将手一挥,打断了霍光。他望了望霍去病,“快起来吧,朕自有决断。你们要明白朕的用心啊!”

武帝说罢,掉转马头朝众人走去,痛苦又烦恼地大声说,“李敢爱卿想捕获大雄鹿,不幸被鹿撞死了。不围猎了,损我一重臣爱将,实在叫朕心疼。”武帝看到闻讯拍马上前的李陵,双关地说,“李陵,朕令你将你叔送回他府中厚重安葬。你放心,朕会将李敢爱卿家人及你好好安照的,你明白吗?”

“遵旨。”李陵跳下马应道,“二叔!”他哭喊着向李敢尸体跑去。

“你们都死呆啊,还不随朕回去?!”武帝不想让其他人走近看清楚李敢胸部伤口,十分恼怒地向静立在马上的众人吼道。

武帝此时心中极为恼恨。一场高兴狩猎变成了一场烦心灾祸,死了朝中一名年轻的大臣猛将,若按真相追究处理,又要损失一名重臣良将;不处理啊,众臣内心必将认为自己不公偏袒,更为严重的是,霍去病如此骄横,以后将如何控制驾驭?

“二叔,你死得好惨啊!” 李陵伏在李敢尸体上大声痛哭。

“李陵兄!”霍光走到李陵身旁跪着哭叫道。

“你哭什么哭,你清楚我二叔是怎么死的。”李陵抬头转身向霍光愤怒说道。

“李陵兄,我哥他……”

“他什么?你哥他仗势背后杀人,卑鄙无耻,不得好死!”

“李陵兄,这……”

“你走!我不想看到霍家人!” 李陵站起来挥手对霍光大声喊道。

霍光与李陵对望了一眼。一个眼中充满愧疚,一个眼中充满厌恨,两个好朋友从此心生芥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