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西汉权臣霍光 > 第十二章 接受终托

西汉权臣霍光 第十二章 接受终托

作者:静思默耕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0:18:02

第十二章 接受终托

第十二章 接受终托

泰山脚下的明堂里,武帝召集随行的群臣正在议政。

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正月,霍光又开始伴随武帝四处巡游。

太子及巫蛊案让西汉国本动摇,成为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太子自杀及太子的儿子被杀,让武帝多年培养接班人的计划落空;朝中能臣干将多受诛连被杀,致使一些重要权责岗位无人胜任;全国将近四十万人牵连被杀,朝廷的权威和信任在人人自危中极大降低。

这些极大刺激了晚年的武帝。处于痛苦悔恨空虚无奈中的武帝,只好又开始访神问仙来寻求精神寄托。

霍光随武帝巡游东莱郡来到海边,武帝不听霍光等人劝阻,硬要乘船入海访求神仙。无奈天公不作美,狂风吹得天昏地暗,海水怒吼咆哮汹涌。武帝在海边等了十几天,仍是如此,他感到了自己的无奈和恐惧,只好怏怏向长安返回。

回京途中,武帝到钜定县视察。阳春三月,春耕开始,他亲自犁田,以此向天下表示他对农业的重视。

一番形式做作完毕,他随之巡游泰山,在祭祀天神地神之后,他觉得自己的想法已经成熟,便在明堂召集随行的群臣议政。

众臣以为他又要谈论神仙之类话题,不料武帝望着众臣缓缓说道:“朕最近回想了一下,自即位以来做了很多狂妄悖谬之事,使天下百姓劳苦,朕后悔莫及。朕决定从今以后,凡属劳民伤财的事,一律废止!”

“啊!”众臣听了,一下全怔住,有点不相信自己耳朵:皇上今天怎么啦?

“皇上圣明!”霍光马上大声赞道,“皇上这是顺应上天的昭示。”

武帝及众臣都知道霍光话中的特别含意。本年二月丁酉,京城附近的雍县晴空无云,突然响起三声雷声,随即落下两颗色黑如漆的陨石。

“皇上圣明!”隔了几秒钟,众臣见霍光称赞没事,便紧接着附和道。

“皇上,臣有本要奏。”田千秋说。

“田爱卿请讲。”

田千秋出班说:“很长时间以来,很多地方很多方士都在谈论神仙之事,至今都没有什么好的效果,臣请求皇上将他们一律罢斥遣散。”田千秋看了看武帝说:“请皇上恕罪。”

“大鸿胪说得对。”武帝低头沉痛说:“朕往日愚惑,受了方士欺骗。天下怎会有神仙,全是胡说八道!其实啊,节制饮食,服用药物,最多只是可以少生些病而已。从今天起,朕决定将各地等候神仙降临的方士们全部遣散。”

“皇上圣明!”众臣又一次齐声赞道。

“皇上,臣前日上奏在轮台屯田屯兵,不知皇上认为可行否?”搜粟都尉桑弘羊突然插言问道。

“看桑大人这架势,是想借势当丞相啊!”上官桀在霍光旁边小声说道。

上官桀这话说得不错,桑弘羊此时是很得势。

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桑弘羊被正式任命为大司农。

天汉三年(公元前98年),除了继续推行盐铁官营、均输平准等财经政策外,他奏请武帝实行了酒榷,由官府对酒类实行专营,以独占酿酒和销售的利润。

中国古代的酿酒业源远流长,酒的产量和销量也很大。早在殷商时期,酿酒业就相当发达。到了西汉时期,随着农业恢复发展和粮食不断积累,酿酒业非常兴盛,饮酒之风盛行,私营酒酤的利润相当丰厚。酒榷政策实行后,对增加财政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仅仅是通过销售,国家可以获得百分之二十的盈利;如果再加上高额的酿造利润,每生产一千酿酒,至少可得到二十五万二千钱盈利,这是一笔很大的收入。

天汉四年(公元前97年),桑弘羊因子弟犯法被贬降为搜粟都尉,但武帝对他仍是非常信任,虽然降低了职务,还是要他代理大司农。在汉军出兵西域再次攻破车师后,为确保中西商路畅通,桑弘羊与田千秋等联名上书,建议武帝扩大轮台屯田,以保障军粮供给。

“皇上.,臣认为不可施行。”霍光没有回答上官桀的话,也没有等武帝回答桑弘羊的话,他便抢着出言否定。

“为什么不可施行?”桑弘羊惊诧望着霍光,心里想:这家伙今天吃错药了?怎么一反过去谨言慎行常态,竟然在皇上和众大臣面前否定我啊?

其他大臣也有同感,纷纷低声议论着。

这是因为霍光已经摸准了武帝的心思。他望着武帝大声说道:“如果在这么远的地方屯田,招募民间强壮劳力,修筑兵营亭燧城墙,必定要增加百姓和朝廷负担,这是劳民伤财之举。”

“怎么是劳民伤财?屯田垦荒可以增加军粮供给,这是利民生财!”桑弘羊立即反驳。

“由于长期对外征战,对内平乱,民间强壮劳力已经严重不足,各地很多田地因无人耕种都被荒弃,为什么还要舍近求远,跑到荒凉边远之地屯田垦荒呢?”霍光望着桑弘羊问道。

“你一直在内宫任事,只是个侍从伴臣,四肢不勤,五谷不分,你根本不懂得什么叫农商,什么叫理财。”桑弘羊揶揄一笑。

“你说的对,我是没有你桑弘羊大人的理财能力,但我知道最重要的一条,那就是朝廷现在需要休养生息了。至于是否四肢不勤、五谷不分,那有皇上和众大臣判定。”霍光平静说道。

“你……”

桑弘羊正欲反驳,武帝摆手说道,“好啦,好啦,你们不要争了,这事朕已经想好了。”

霍光、桑弘羊等大臣紧张地注视着武帝,不知他将作出什么抉择。

“前些时,有臣奏请增加赋税,让每个百姓要多缴三十钱,用以加强边防。朕认为这要加重老弱孤独者的负担,没有允奏。如今桑卿又奏请派遣兵卒赴轮台屯田。轮台在车师西面一千余里,上次攻打车师虽取得胜利,迫使车师王归降,但因路遥粮缺,死于途中的就有数千人,何况再往西呢!从前李广利兵败,将士们战死、被俘、四散逃亡,朕每念及此,常感悲伤。”说到这里,武帝用左手撑着额头,哽咽说不下去了。

大臣们都低下了头。

武帝擦掉眼泪抬头继续说,“如今又派人远赴轮台屯垦、修筑亭燧,这是困扰劳苦天下,而不是对百姓关怀优待,这样的建议,朕现在实在不忍再听了!众卿啊,眼下当务之急是严禁官吏对百姓苛刻暴虐的行为,废止擅自增加赋税的法令,全力安民务农,同时恢复为国家养马者免其徭役赋税的法令,用以补充战马损失的缺额,这样就能保证朝廷军备同时不被削弱。”

“皇上英明!”

“皇上万岁!”

“皇上万万岁!”

众臣一齐跪在地上高呼,这次不仅是喊“英明”,还呼“万岁”、“万万岁!”

霍光等几个大臣甚至激动得流着热泪。

“皇上,臣奏请皇上将这圣言明语诏告天下,慰励万民。”霍光跪奏道。

“好!”武帝颔首肯定,起身说道,“《左传》记载有‘禹汤罪己’,朕的诏书就叫《轮台罪己诏》吧!”

回到长安,武帝擢升大鸿胪田千秋为丞相,封为富民侯,以表示他要使百姓休息,希望能增加财富,养育百姓,强国富民。

武帝听从霍光的建议,任命农业专家赵过为搜粟都尉。这样,桑弘羊身为大司农,不再兼任搜粟都尉。霍光借武帝之手,用加强农耕之名,看似将桑弘羊转正,实则对桑弘羊削权。

当然,赵过也确是农业专家。他发明试验了通过轮耕保持地力的代田法,设计和制作了耦犁和三脚耧车播种机等新型配套农具,可以说是后世进行耕作制度改革的先驱和祖师。代田法就是在长方形的一亩地面上(汉制横一步纵二百四十步为一亩,一步六尺,每尺约合今市尺七寸)作三甽三垄,甽宽深各一尺,垄宽与甽同,甽垄相间,每年更换位置一次,故名代田。它在用地养地、合理施肥、抗旱、保墒、防倒伏、光能利用上益处很多。

赵过任搜粟都尉后,大力推广普及代田法、牛耕等一系列互相配套的土地耕作技术方法和工具,促进了农业的恢复发展。

武帝采纳霍光的建议,颁布下发了自我反省的《轮台罪己诏》。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内容丰富、保存完整的帝王公开承认自己过错、进行自我批评的诏书。从此,武帝不再派兵战征,不再外出巡游,不再大兴土木,不再求神迎仙。他所做的这些,为霍光后来辅政的“昭宣中兴”创造了有利条件。

令武帝完全没有想到的是,泰山脚下明堂内霍桑之间的政见之争,日后演变成为权力之争,竟导致他俩公开反目为仇,以致发展涉入一场宫廷流血政变。封建集权制度之下,高层权力人物之间的关系,往往就是这样变化的,今日的朋友,他日的仇人。

清晨,红墙黄瓦、金碧辉煌的林光宫还没有被破晓晨光唤醒,成荫的参天古树笼罩下万籁俱寂,一片片薄雾在树林和楼亭间像幽灵般无息窜绕,一切显得那么幽深莫测。

大殿旁的霍光、上官桀和大殿内值班的金日磾,早已醒来,他们神经正处于高度警觉之中。

是啊,此时,一种潜伏的杀机和危险正悄悄地向这里逼近。

后元元年(公元前88年)六月,武帝来甘泉宫旁的林光宫避暑。半年来,他将许多权力还给丞相,继续施行安民养息政策,还在年初再次大赦天下。

昨晚吃饭时,金日磾向霍光、上官桀讲了一件紧急大事。原来,金日磾发现伴随武帝来到林光宫的侍中仆射马何罗突然请假了,他感觉这里面肯定有问题。太子刘据起兵时,马何罗的弟弟马通任侍郎,是一名曾出征匈奴的武将,受武帝诏派带兵来到长安平叛,途中得知太子派囚徒如侯持假符节征发胡人骑兵,立即追赶前去,将如侯逮捕处死,并告诉胡人骑兵不能听从太子调遣,被武帝封为重合侯。马何罗本与江充关系很好,看到武帝诛灭江充全族及其同党,马何罗兄弟俩害怕日后牵连受害,便密谋抢先反叛。金日磾看到马氏兄弟言行异常,便独自暗中一直注意他们的动静,与他们一起进出武帝周围。马何罗也觉察到了金日磾的用意,很长时间一直没敢动手。

“马何罗谋反!”突然传来金日磾的大声喊叫,晨寂中显得格外洪亮。

“快!”

“快!”

霍光、上官桀一听,腾跃起身,带着待卫向武帝的寝殿冲去。

马何罗请假离开林光宫后,遂与弟弟马通及季弟马安成商量,决定自己入宫刺杀武帝,两弟矫诏发兵,作为外应。原本打算凌晨三点至五点动手,马何罗知道殿内宿卫严密,金日磾已有警觉,犹豫到清晨,才怀着短刀胆战心惊入宫。

大殿内值班的金日磾可能是晚上胡瓜葡萄吃多了,感觉肚子不大舒服,正要出殿去上厕所,看见马何罗鬼鬼崇崇从殿台外面走来,立刻转身进入寝殿,躲在武帝的卧室外的内门后。一会,马何罗进入殿内,扭头看见藏在门后的金日磾,神情大变。

“马何罗,你不是请假回家了吗,怎么这么早就进入皇上寝殿,你要干什么?”金日磾正色问道。

马何罗自知骑虎难下,不回答金日磾的问话,径直跑向武帝的卧室,不料慌乱中撞到宝瑟,摔倒在地,怀中短刀随之掉落出来。

金日磾一见,跑上前去抱住马何罗,随即大声呼喊:“马何罗谋反!”

霍光、上官桀带着侍卫冲进寝殿内,看见金日磾与马何罗正在地上翻滚搏斗。

侍卫们见状,拔刀就要上前刺杀马何罗。

“不能用刀,不能用刀,不要伤了金爱卿!”从床上惊起走出卧室的武帝急忙制止道。

霍光、上官桀扑上前去,各自扭住马何罗的胳膊,金日磾双腿压在马何罗的背上,双手紧紧揪住马何罗的脖子,侍卫们立即上前将马何罗拖起来,用力捆绑押到殿内另一房间。

“金兄,你还好吗?”霍光打量金日磾浑身上下问道。

“没什么。”金日磾整理着扯乱的衣服回答。

武帝满眼赞赏看着金日磾,“你是朕的忠臣!”说罢,转头对霍光、上官桀说道:“你们也是。朕要封你们三人为侯。”

“皇上,高祖规定没战功者不得封侯,臣感谢皇上的天恩,但不能接受。”霍光跪下说道。

“臣不接受。”金日磾跪下说道。

上官桀见霍光、金日磾不接受封侯,也只好跪下说,“臣也不接受。”

“好吧,你们平身吧,朕自有安排。”

“谢皇上!”三人回答。

“哎呀,皇上,对不起!”金日磾起身说完,便捂着肚子急忙向殿外厕所方向跑去。

“哈、哈、哈!”武帝、霍光、上官桀等放松大笑起来。

随即经过审讯,马何罗交待了全部阴谋。

武帝令霍光、上官桀领兵出宫前去捉拿马通和马安成兄弟二人。

马通、马安成正在宫墙门外紧张焦急地等着马何罗。突然,只见霍光、上官桀领着两队骑兵飞驰而来,马通、马安成一见不好,连忙转身拔腿逃跑。

“反贼,哪里逃!”霍光大喝一声,加鞭催马,领着一队骑兵跑在前面拦住了去路。

“还不赶快投降!”上官桀领着一队骑兵在后面紧紧堵着。

马通、马安成等见已无路可逃,只好束手就擒。后交廷尉审讯,所有参与谋反的人依谋反律一并斩首灭族。

七月的林光宫,虽然群山环绕、绿荫环抱,可是,向武帝寝殿走去的霍光却满脸是汗,上衣背后沁出丝丝汗迹。他知道,此时武帝急传他去,肯定是为册立太子一事,难道皇上前不久的决定又变了?他边走边紧张思考着他如何应答。

月初,京城附近又发生地震。这时的武帝面对地震,内心也在“地震”,感到自己七十岁了,可能来日不长去日不多了,应该迅速安排好太子和辅臣这两个重大政治问题。他特地把田千秋、桑弘羊从京城召来,分别面诏他俩与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推荐太子人选。

这天晚上,轮到霍光当值。

“霍卿,你说朕百年之后,这大汉江山托交给谁啊?”武帝在用膳后,倚躺在床榻上问道。

霍光一听,好像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一个长期寻求神仙以求长生不死的皇上怎么会说到自己的生死呢?他连忙跪下说,“皇上是天子,寿与天齐,怎么能谈百年之后。”

“哈哈。”武帝露出苦笑说,“朕现在都不相信这一套了,你怎么还这样说?”随之脸色严肃,“你平身吧!此时就朕与你二人,让我们君臣推心置腹地谈谈吧。”

武帝一生共有六个儿子:刘据、刘闳、刘旦、刘胥、刘髆和刘弗陵。太子刘据一家已死,只留下一个还关在狱中的幼小长孙,也就是武帝的曾孙。次子刘闳系王夫人所生,被封为齐王后的第八年夭折。李夫人所生的昌邑王刘髆,于本年正月病死。活着的还有嫔妃李姬所生的燕王刘旦、广陵王刘胥,钩弋夫人所生的钩弋子刘弗陵。

霍光心想,刘弗陵是武帝老年得的最小儿子,长得很像武帝,五六岁时就个子高大,聪明懂事。武帝特别喜欢他,在与太子刘据产生隔阂时就曾动过改立他为太子的念头。李姬虽是武帝后宫中生儿子最多的嫔妃,却一直不得宠爱,忧虑郁闷而逝;生的两个儿子燕王刘旦、广陵王刘胥平日骄横不法、恣意妄为,武帝素不喜欢,不可能将江山交给他俩。可是,不管皇上心里是否想立最小儿子刘弗陵,自己是不能先提出立他为太子的。

“皇上,臣冒昧说了。按长幼次序应立……”

“你是说立燕王刘旦?”

“这燕王知星历、懂数术、晓歌乐、善射猎,人称聪明善辩,博学多才,广有谋略。”

“他就不用说了。一提他,朕就厌恶他。难道你忘记他去年做的事了?”

霍光怎么会忘记呢?原来太子刘据死后,燕王刘旦认为自己按长幼次序应被立为太子,便上书请求回京侍卫皇帝左右。极为精明的武帝一看就知道他的真正用意,为他这种妄急冒逆大怒,将他派来的使者斩于皇宫北门,并又因他被指控私藏逃犯,下令削去他三个县的封地。刘旦人很聪明,书也读得很多,利令智昏、急于上位,聪明反被聪明误。

“那再就是广陵王了。广陵王像皇上一样身材高大,体魄壮健,武功超群,臣听说他力能扛鼎,能空手与虎熊、野猪猛兽搏斗。”其实,广陵王刘胥还有一点也像武帝,那就是喜好游乐。这,霍光知道是绝不能当着武帝面说出来的。

“朕是在选太子不是在选将军,他凭匹夫之勇就能做太子?”武帝哼了一声说,“他行事冲动冒失、鲁莽妄为,眼里哪有什么纲举法度。”

霍光心里完全明白了武帝的心思,却不做声。

“你今天是怎么啦?”武帝不解地带点恼怒地问道。

“臣愚钝,臣哪能有皇上的圣明之见啊,请皇上恕罪。”霍光跪下说道。

“你恐怕是故作糊涂吧!”武帝打了个哈欠,挥着手烦恼地说,“你退下吧,朕要歇息了。”

正当霍光祝安起身告退时,突然武帝起身说道:“慢,朕确实老了,差点忘记一件事了。”武帝从榻床旁边的桌几上拿起一个卷轴说,“朕赐给你一幅画,回去好好看看吧,用心看!”

霍光立即跪下接过画卷,十分激动地说:“谢皇上隆恩!”

霍光回室急忙展开一看,眼睛发亮,心跳加快,原来是一幅周公背负周成王接受诸侯朝见的图画。他似懂非懂、且惊且恐、时肯时否,赶忙喊来司马迁请教。

司马迁一看,向霍光拱手激动说道:“恭贺霍光弟!”

“这?”

司马迁向霍光解释说,“周武王临终时,见儿子成王年幼,便将成王托付给弟弟周公姬旦。皇上赐这幅画给你,暗示了两层意思。”

“难道太子是钩弋子刘弗陵?”霍光故意问道。

“还有啊,这首辅大臣就是你啊!”司马迁点头说。

“不会吧?”霍光惊喜满面。

“绝对是。不过……”司马迁声音低沉下来。

“不过什么?”

“不过圣心难测,此事现在只能你知我知,切勿外泄,不然,灾祸难测!”说完,司马迁激烈喘咳起来。

“司马兄,你的身体还没康复?”霍光轻轻捶着司马迁的后背关切问道。

司马迁自受宫刑后,满怀悲愤写完《史记》,心灵的苦闷、过度的劳累,身体已经完全衰弱了。

“没什么,我已经完成先父的遗愿,死而无憾了。霍光弟一向谨慎,兄多言了。”司马迁拱手话别。

这一夜,霍光兴奋得没有睡着。

“皇上!皇上!”一阵娇嫩尖恐的哭叫声打断了大殿台阶上霍光的回思。

霍光大惊,抬头一看,只见两个侍卫架着钩弋夫人走出殿外。

“霍大人,快救我!”钩弋夫人一看见霍光,立即大声呼救。

钩弋夫人本是霍光在陪随武帝巡游途中寻来的,她经常在武帝身边,深知武帝十分信任霍光,很可能劝说武帝饶她一命。

霍光一看,只见钩弋夫人娇美的脸上泪血满面,犹如海棠带雨。忙问:“这是怎么了?”

“皇上要杀我。”钩弋夫人哭泣道。

“等等。”霍光一边对两个侍卫说着,一边急速向殿内走去。

原来武帝在心里确立了太子和首辅人选,解决了两个重大政治问题之后,又想到了一个重大政治问题:八岁的刘弗陵立为太子在自己死后成为皇帝,二十多岁的钩弋夫人就是皇太后,她的权力地位要高于霍光等顾命大臣。且不说她能不能洁身守寡,如果恃权干政,或者说他人利用她作乱,那年幼的皇帝和首辅如何能顺利行政,那后果不堪设想。

一想到这,武帝就设了个“局”。

“如果朕归天了,你愿意不愿意给朕陪葬啊?”武帝盯着钩弋夫人平静问道。

钩弋夫人一个出身民间乡下的年轻女子,哪能识破皇上的圈套,想都没想就说:“皇上,您归天了,钩弋子还这么年幼,需要臣妾看护啊!”

“你是说不愿意陪葬?”武帝心里不快却装起笑脸问道。

钩弋夫人看到武帝露着笑脸,以为武帝在开玩笑,一下躺在武帝怀里娇滴滴地说:“皇上,臣妾这么年轻,还不想死呢!”

“你这小贱人!”武帝突然发怒,一把将钩弋夫人推翻在地。

“皇上!”钩弋夫人惊恐不解地喊道。

“来人!”随着武帝的呼喊,两个侍卫跑了进来。“将这个小贱人送到掖庭狱中处死!”武帝挥手命令道。

“皇上,臣妾年幼无知,臣妾错了,请皇上原谅!” 钩弋夫人脸色惨白,连连磕头求饶。

“你们还站在这里干什么?快把她拖出去!”武帝望着两个侍卫说道。

“皇上,请您看在钩弋子的分上,饶了我吧!”钩弋夫人泪流满面,凄惨哭求。

“你走吧,你不能留。”武帝将头扭向侧边,不忍看到泪血满面的钩弋夫人被两个侍卫架走。

“皇上为什么要处死钩弋夫人?”事情紧急,人命关天,霍光进入武帝寝殿内就直接问道。

“她不愿意给朕陪葬。”

“那是她年轻无知,嘴直心快,皇上不至于将她处死啊!她可是您最喜欢的钩弋子的母亲啊!”

“正是这样,她必须死!”

“皇上!”霍光跪下说,“请看在罪臣多年跟随皇上的分上,饶她一死吧!”

“皇上!”这时,从外面传来钩弋夫人的哭求声。

“你不要替她求情,没有用,快去叫他们把她带走。”武帝将头扭向一边,挥手厉声命令道,“她必须死!”

“皇上!”

“快去!”武帝厉声叫着。

“是。”霍光踉跄向外走去,心想:“真是圣心难测啊!”

“霍大人!”钩弋夫人满怀希望对走到殿外的霍光喊道。

“钩弋夫人,请原谅愚臣无能。请夫人放心,臣会尽心尽力侍从钩弋子。”霍光哽咽说道,并向侍卫递了个眼色。

“皇上!皇上!”钩弋夫人在她的呼喊中被架走了。

心情五味杂陈脑壳一片空白的霍光返回武帝寝殿内,只见武帝脸色惨白,两行泪水顺着瘦陷的脸颊流下。

“皇上。”霍光跪下轻声喊道。

“你起身坐下吧!”武帝很快恢复常态。

“皇上这么喜欢钩弋子,臣斗胆揣测皇上将要立他为太子,为什么要将钩弋夫人杀掉呢?” 霍光擦泪问道。

“你啊,什么都好,就是不读书,不读书就不懂历史啊。朕常常思考你,担心你以后会吃不读书的亏啊!”

“臣愚钝。”

“自古以来,朝廷之所以出现乱国之事,不少是因为国君年幼而其母盛年。你想想,年轻的太后一人独居深宫,时间一长,往往就会骄横不法,荒淫秽乱,而又没有人能管得了她。你难道没听说过吕后之事?”

“臣认为钩弋夫人可能不会,她单纯善良,再说家里什么人都没有了,不会有外戚干政。”

听罢霍光这话,武帝淡笑一下说,“你真是太天真了!她单纯善良,没有外戚,朝廷和宫里就没有淫邪的人了?这样的人比外戚更可怕。秦始皇的母亲赵姬不是这样的吗?”武帝咽了口水,望着霍光继续说着:“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为了保证大汉江山稳固,朕思来想去,必须防患于未然,忍痛先将她除掉。这是为将来的国君清除障碍,也是为了你……”武帝突然停住,把后面的“你霍光顺利辅政”不说了。他想,不到最后时刻不能把底牌全部说穿。

霍光望着武帝,心里感到杀死钩弋夫人确实残酷,但对武帝这种超凡惊世之举又不由叹服。后在刘弗陵刚继位皇帝,霍光主持追封钩弋夫人为皇太后。

突然,武帝一句问话让霍光如五雷轰顶:“你霍光能保证朕死了你不会成为这样的人吗?”

“皇上!臣霍光绝不会做出这大逆不道之事。若我做了,五马分尸;如我家做了,千刀万剐!”说罢,霍光跪伏在地上号啕痛哭。

“起来吧!”武帝马上和气说道,“朕不相信你,会赠图给你吗?”

“谢皇上。”

“朕问你,朕不在了,重臣大将中有人谋反,你怎么办?”武帝抬手示意霍光平身坐下。

“有新君在,有皇家诸王在,有忠臣在,微臣我不怕!”

“如果诸王中有人谋反呢?我的儿子中有人谋反呢?”

“我将忠于皇上所立的新君!” 霍光果断回答。

“如果新君昏庸呢?”

“愚臣一定竭尽全力辅佐,坚决保证大汉皇家江山坚固!”

这时,武帝沟壑纵横的苍老脸上露出一丝笑意,他长长叹了口气说,“如果这样,那也是天命了!”

杀死钩弋夫人后,武帝倍感孤独空虚,身体每况愈下,时好时坏。到了新年正月,武帝在甘泉宫接受诸侯王的朝见后,便按惯例来到五柞宫。

五柞宫位于盩厔县,因宫内有五柞树,其树荫盖数亩之大,故称五柞宫。武帝每当春日闲暇,就要来五柞宫游览。不料春寒料峭,武帝身患风寒,任凭太医用药不见好转,以致长时卧床不起。

“皇上!”

“皇上!”

霍光、金日磾、上官桀等望着昏迷中的武帝急切喊着。

一会,武帝紧闭着的眼睛缓缓睁开。

望着眼窝深陷、目光无神、皱斑满面的武帝,霍光哭着问道:“万一皇上不幸离去,应当由谁来继承皇位呢?”

武帝用力伸出一只手,示意霍光坐在他旁边,喘着气说,“你、你到今天难道、难道还不明白,还、还没有理解、朕赐给你的那幅画的含义吗?”

“请皇上明示。”霍光拉着武帝枯瘦冰凉的手说。霍光心里用意是,让武帝当着他们几人的面,把自己的地位说出来,以便让他们明白心服。

武帝喘了口气,拼尽气力大声说:“立我最小的儿子为太子,由你担任周公的角色!”

武帝在确立了太子人选后,想到幼小刘弗陵不可能独掌乾坤,必须为他找个忠诚得力的首辅良臣。他把朝中大臣反复比较权衡,最后将目光落在霍光身上。霍光一直伴随自己,忠厚谨慎、勤勉能干,也算是久经考验了,可以当此重任。

霍光一听,连忙下床叩头推辞:“皇上,我不如金日磾!”

金日磾一听,连忙叩头说:“不行,不行,万万不行!我不如霍光,又是匈奴人,况且由我辅政,会使匈奴轻视我大汉!”

上官桀站在武帝床榻前,脸上露出一丝不快。

“你们这三人是怎么了?到这时候了,还不肯为朕分忧!”武帝看了上官桀一眼,急得气喘起来。

“臣遵旨。”霍光、金日磾跪泣。

“朕将弗陵、将大汉就交给你们了,你、你们切不要辜负、辜负朕的重托啊!”武帝说罢,便昏厥过去了。

二月乙丑日,武帝颁布诏书,立八岁的刘弗陵为皇太子。

第二天,气若游丝的武帝召来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田千秋,令司马迁宣读诏书,任命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金日磾为车骑将军,上官桀为左将军,桑弘羊为御史大夫,与丞相田千秋五人共为辅政大臣。

安排好自己身后之事的武帝,在霍光等人的叩拜受职谢恩中昏迷过去。

丁卯,千古文治、旷世武功、肯否平分、毁誉参半的武帝在五柞宫驾崩,遗体运到未央宫前殿入殓。

三月甲辰,武帝被安葬于茂陵,谥为孝武皇帝。

武帝的陵墓是汉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修造时间最长、陪葬品最丰富的一座,被称为“中国的金字塔”。

汉武帝时代结束了。西汉从此进入了霍光执掌国柄的时代。

补白:有人说霍光在巫蛊之乱中应有机会将实情禀告武帝,但他当时却没有这样做,因为他认为只有利用此机扳倒卫太子及卫氏、李氏一族,他才有出头之日。卫太子死后,武帝还有其他年纪比较大的儿子,武帝偏偏坚持要立一个八岁小孩为储君,这里面有霍光的怂恿。因为一旦弗陵继承皇位,霍光就是假太上皇,很好控制年幼的皇上。还有钩弋夫人被武帝处死,也是霍光借武帝之手为自己铲除了专权的潜在竞争对手。我认为,从当时各方面情况来看,霍光不可能想到这些,也不敢想到这些,即使想到了也不可能实现这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