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朕都是为了国家民族 > 第六十八章 我要当科学家

朕都是为了国家民族 第六十八章 我要当科学家

作者:有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0:07:53

第六十八章 我要当科学家

本来为此次招揽的西贤们举办的接风洗尘国宴,被朱由检扩大化了。

这场盛宴首先涵盖了各个行业的科研工作者。

然后又邀请了所有业余发明家、科学家。

后来,哪怕只是发明一个种地小技巧的老农,发明一个新工艺的底层工匠,也被邀请加入。

朱由检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让大明的科研氛围更加浓郁。

让民间踊跃出更多能人志士。

让西方来的这些人见识到大明的开明先进,进而产生巨大归属感。

让天下所有人都知道,大明皇帝对科研工作、对科研工作者的重视。

对比其他地方黑暗的宗教压制,所有热爱追寻未知真理的人都会选择大明。

一个月的盛宴落幕后,朱由检看着面前的锦衣卫密报,非常满意。

大明的孩子们在被问到未来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时,无一例外地回答“我要当科学家”。

以前,他们只想成为商人、官员,甚至名角儿、太监、乞丐中的王者丐中丐。

然而,在科学家这个群体成为炙手可热的新贵时,天真无邪的孩子们第一时间见贤思齐。

对此,穿越而来的朱由检深有感触。

前世时,无情无义无贡献的戏子之流被吹捧追崇到病态的地步。

甚至一个区区逗笑小丑还恬不知耻地嘲笑孩子们“我要当科学家”的理想。

更可悲的是,台下的观众居然哄堂大笑。

这让他不由得想起引发鲁迅弃医从文的“幻灯事件”。

同样是一群对国家民族未来麻木的人,不知道应该尊重什么、鄙视什么。

由此可见,那时的“笑贫不笑娼”严重到何等地步。

如今,朱由检穿越成为皇帝,自然不会让这一幕重演。

郁达夫说过:“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

而推动人类进步,摆脱这个物种重蹈“亿年霸主恐龙灭绝”覆辙的,只有科学家。

没有科技,就没有未来。

不,连现在都没有。

就像西方好几次都差点被流行病彻底灭绝,但是华夏因为有了中医,这个哪怕是前世都远超当时科学理论水平所能理解的“黑科技”,才能控制并消灭无数次疫情。

所以,朱由检才希望所有人都有一颗想要成为科学家的赤子之心。

哪怕只是一个乡野小农,一样可以在农闲时节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研究。

发现遗传定律的大佬孟德尔,不也是通过种豌豆才研究出生命真理的吗?

这就是朱由检连大字都不识几个的农民也带上国宴的原因。

不止如此,每一个行业,朱由检都树立了榜样,并且不吝赏赐,大肆宣扬。

无论是官府公告、报纸、期刊,还是下里巴人的戏剧评书等等,都会围绕一个主题——如何在自己的行业发明创造新事物,从而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这样的疗效非常显著。

比如,本来大明每年都有那么几个读书读傻了的腐儒,孤身一人跑到旷野荒坟、深山破庙夜读,希望能像传说中有艳遇的书生一样,也邂逅十个八个美貌狐狸精、艳鬼,然后春风一度,甚至历经磨难终成眷属子孙满堂。

现在,这些脑回路明显异于常人的书生,都改弦易辙,开始朝着科学研究使劲。

你还别说,就这帮思路清奇的人还真做出来不少好东西,自然也就实现了个人左拥右抱的梦想。

其实,科学研究恰恰就需要这些“异想天开”。

朱由检前世也看过很多科学家的小故事,知道太多专业权威大拿鄙视萌新“你这怎么可能?开玩笑!怎么会这么不合乎常理?不可能!绝对不可能!”然后被锲而不舍的后辈“啪啪”打脸。

所以,朱由检并不会轻视任何新设想。

而那些编剧、作家写手们也乐得加入这些桥段——主角顶着鄙视,发明不可思议的东西,打脸老顽固们,震惊亲友、围观群众。

这种套路,也让传统的《西游记》《封神演义》《水浒传》什么的,在民间失去了口碑——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爽点,明显不够口味逐渐刁钻的大明百姓嗨了。

与此同时,大明百姓的心理也在潜移默化地进步。

以前,如果一个人怀疑苹果为什么往下掉,而不是飞上去,一定被人摸摸头:“你发烧糊涂了吧?说什么胡话?这不是理所当然的吗?你难道还怕天会掉下来吗?”

然而现在,大明百姓会对有这种类似想法的人说:“这个可能非常值得研究一下,也许就能发现新世界……”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仅仅是各种大明皇家大学的研究人员数量就飞快突破百万。

当然,这也和各行业生产力齐头并进脱不开关系。

以前一个人能种多少地?

现在,有了大明皇家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各种神器出动,几个人就可以照料上万亩平原耕地。

以前一个人能织多少布?

现在有了大明皇家服装股份有限公司的各种水力、蒸汽机织布机,一天产量都足以让一个大城市的人暖暖和和过冬了。

这也就爆发似的解放了大量劳动力,让他们有组织流向其他地方。

这种发展速度、效率在原时空是绝对难以想象的。

然而,在大明皇帝一言九鼎的恐怖组织力下,奇迹已经变成寻常。

前世,可没有这么强有力、主次分明的布局方式——皇帝一言可决天下事。

朝臣们在巨大利益诱惑下,只能稳稳抓住车扶手,查缺补漏。

这辆飞速疾驰的跑车,他们也不知道明天将要开往哪里。

不过,他们别说不想下车,放弃唾手可得的财富。

就算想下,也已经晚了,车门已经焊死,玻璃是防弹的——他们背后的家族如同锁死的安全带,牢牢将他们固定在车座上。

当然,没有了外患,还是最重要的原因。

这和原时空是最大的不同之一。

原时空,至少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的人力资源、财富都白白损耗在国与国、国内各企业、组织之间乱七八糟的摩擦、斗争上了。

现在的大明则不一样。

不用担心有哪个巨无霸来干扰,不用怕同行打压掣肘。

大明现在全都一心一意分工协作谋发展,自然可以高歌猛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