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朕都是为了国家民族 > 第六十六章 当世豪杰尽入朕彀中

第六十六章 当世豪杰尽入朕彀中

除了以上原时空普通人都如雷贯耳的几个人外,此次招贤团招揽来的还有几个原时空著名科学家。

比如威廉·哈维(william harvey),1578年4月1日出生于英国肯特郡福克斯通镇,排行老大,英国17世纪著名的生理学家和医生。

他发现了血液循环的规律,奠定了近代生理科学发展的基础。

原时空,哈维为詹姆士一世父子的上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以后,他在政治上一度站在国王一边,但在克伦威尔的政权下,个人也未惨遭不幸。

他发现了血液循环和心脏的功能,其贡献是划时代的,他的工作标志着新的生命科学的开始,属于发端于16世纪的科学革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618年后,哈维受委任,担任王室御医,先后为国王詹姆士一世(1603—1625在位)和查理一世服务,但他仍坚持每年都参加伦姆雷讲学。

所以,招贤团为了把他弄上船,可是费了不少功夫的。

不过,他们知道大明皇帝陛下对自己的生命健康是格外看重的——第一个成立的就是医科大学。

此次出来公干,有这么一个能够拍马屁的好机会,他们自然使尽浑身解数、无所不用其极。

当然,大明御医用神奇的医术震惊哈维,让他想去大明深造学习,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马林·梅森(marin mersenne), 生于西元1588年,是17世纪弗兰斯国著名的数学家和修道士,也是欧洲科学界一位独特的中心人物。

梅森出生在弗兰斯国奥译的一个工人家庭,16岁进入耶稣会办的学校学习,西元1609年从索邦神学院毕业后任神职人员。

西元1619年,他到巴黎的拉农西亚德女修道院教授神学和哲学。

梅森虽然是一位神职人员,但他却是科学的热心拥护者和守望者,在教会中为了保卫科学事业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

梅森有很高的科学素养,其研究涉及声学、光学、力学、航海学和数学等多个学科,并有“声学之父”的美称;而他对科学所作的主要贡献还是他起了一个极不平常的学术思想通道作用。

现在,科学刊物和国际会议等还远远没有出现,甚至连科学研究机构都没有创立,交往广泛、热情诚挚和德高望重的梅森就成了欧洲科学家之间的联系的桥梁。许多科学家都乐于将成果寄给他,然后再由他转告给更多的人。

因此,他被人们誉为“有定期学术刊物之前的科学信息交换站”。

梅森和巴黎数学家笛卡儿、费马、罗伯瓦、迈多治等曾每周一次在梅森住所聚会,轮流讨论数学、物理等问题,这种民间学术组织被誉为“梅森学院”,它就是原时空法兰西科学院的前身。

这也是大明招贤团能够知道,并挖来这个人的主要原因。

而且正是忽悠住了梅森,让后面“邀请知名学者去世界中心、先进的大明帝国学习访问”更容易了。

比如皮埃尔·德·费马(Pierre de Fermat,生于1601年8月17日),法国律师和业余数学家。

虽然只是业余爱好,费马在数学上的成就不比职业数学家差。

比如他那句“我想到了证明的妙法,只是书页空白太小写不下”甚至被借用成为最经典的一句装逼梗。

他对数论最有兴趣,亦对现代微积分的建立有所贡献。被誉为“业余数学家之王”。

原时空,他还被称为17世纪数学家中最多产的明星。

弗兰斯国的买官特产,使许多中产阶级从中受惠,费马也不例外。

费马尚没有大学毕业,便在博蒙·德·洛马涅买好了“律师”和“参议员”的职位。

所以,费马并不是那么好忽悠的。

幸好有大明先进的大船、数学、神奇传说等等勾引,而且大明皇帝给出了好优渥好几倍的待遇,最后再加上梅森的助攻,所以才搞定这个官迷……

朱由检并不记得这时候都有哪些科学家还在活跃,而且不知道是否有蝴蝶效应什么的,所以并没有给招贤团任何名单,只是让他们自己去打听知名学者、科学家,尤其是去各种大学里面访查。

而因为招贤团带去的金银、丝绸、茶叶、瓷器、玻璃等等硬通货有限,所以只能择其最优秀、最有冒险、创新精神的,招揽。

尽管如此,朱由检就从这里面发现了这几个超级牛人,让朱由检喜出望外。

甚至梅森这个“带头大哥”,朱由检居然没什么印象。

虽然基础科学家搞来了一大批,但是那些高级技工等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招来多少。

首先,这些人都被各自国家、势力严格控制,不是那么容易接触到的。

其次,和富有冒险、猎奇、创新精神的基础科学家不同,技工匠人们更喜欢安安稳稳过日子。让他们冒着未知风险远渡重洋上万里,实在是强人所难。

再者,大明招贤团已经在西方引起轩然大波了,再触及到有关统治阶层的实际利益方面,颇为不智。

不过,兵贵精不贵多,能够跟着大明招贤团上船的工匠才是大明最需要的。

他们要么是有真才实学但是不会人情世故,故而被排挤打压,要么就是有另辟蹊径的探索精神。

毋庸置疑,这两者都是大明需要的人才。

不同的生活环境造就不同的性格、思维方式。

引进的人才和大明本土的科研工作者又会碰撞出什么火花,优势互补下,又能创造何等奇迹,朱由检很期待。

因为提前招贤团船队登陆几天得到消息,所以朱由检命人准备了盛大的欢迎仪式。

当以梅森、伽利略为首的西方千贤在船队靠岸,走出船舱时,就看到了各路人马的热情迎接。

有66个七八岁的金童玉女,打扮的如同小瓷娃娃一样,挥舞着鲜花,高喊:“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有大明皇家仪仗队执着金瓜玉斧、带刺刀燧发火枪,威严矗立。

有大明皇家乐团奏着《迎贤曲》,鼓舞人心。

有大明锦衣卫鲜衣怒马,维持治安。

有贩夫走卒、美食一条街,给聚拢的人山人海提供小吃冷饮热汤等等。

各种皇家大学也派出了代表,他们分别穿着不同形制的制服,精神抖擞迎接未来同事。

甚至边缘地方还有特殊行业的,也在亮招牌、招揽潜在客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