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朕都是为了国家民族 > 第四十章 大明皇家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第四十章 大明皇家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看着远处的浮云,朱由检猛然间想到,能够让自己进一步神化的办法——送人上天!

早在两千一百年前,华夏先民就想到把自己绑在风筝上,借此实现飞翔梦,可惜……

一千八百年前,华夏就有关于孔明灯的记载了。

然而接近两千年后才有人真正用热气球升天。

可笑的是第一次乘热气球上天的那两兄弟,还不知道他们之所以能够上天,靠的是变轻的热空气,他们脑洞大开地以为,是某种比空气轻的神奇气体,拉了他们兄弟一把!

朱由检有着上帝视角,自然对此嗤之以鼻。

不过,这并不影响他照猫画虎,秀一把。

毕竟这是最简单的升天办法了。

于是,朱由检根据记忆,画好了图纸,让人去照着法子筹备,同时准许他们查阅相关典籍。

一般人可能难以理解热气球怎么定向。

但是朱由检却是看过相关书籍的,知道热气球在升降到不同高度时,就会遇到不同不同方向的风,这样就能通过抛重物、加温降温等办法,控制航行方向。

所以,理论上,用热气球去侦查敌情,是一个很不错的办法。

当然,热气球的作用绝不只是如此,视察山川地理,为兴修水利节省大量测绘工作,就是眼下最重要的一个功用。

其次才是之前提到的军事侦查,以及通信,尤其配合上无线电,这简直就是移动信号塔。

然后就是作为敛财工具,给那些钱多的没处花、很无聊的人提供观光旅游的新鲜感,借此大宰他们。

当然,对那些有钱人来说,只需要花平时打赏戏子、斗鸡走狗的钱,就可以上天玩一个时辰,一览众山小,这不比看戏玩鸡犬爽?

热气球原理是如此简单,以至于朱由检还没有将记忆中寥寥无几的滑翔机资料整理出来时,已经有小宦官禀报:“万岁爷!已经备妥了。”

于是,朱由检道:“走!叫上皇后、贵妃、皇嫂一起去看看!”

后宫这些“深宫怨妇”已经对这些新鲜玩意产生了浓厚兴趣。

当然,这也是朱由检乐见其成的。

朱由检希望她们担负起一些无危险的研究,最差也不让她们闲下来搞事情。

沉迷于科学不可自拔,远远好过痴心于宫斗泥足深陷。

所以,朱由检还给她们安排了一个任务,让她们根据电话受话器的原理,研究存储声音的留声机。

效果还算不错,她们这几天都聚在一起,七嘴八舌地头脑风暴,指挥一帮小宦官不断试试这个,试试那个,玩得不亦乐乎。

能不能做出来且不说,起码她们的姐妹情谊加深了不少,再加上朱由检经常作为纽带,带领她们坦诚相待,这一届后宫应该算得上古往今来最和谐的后宫之一了。

当然,有其利必有其弊。

朱由检有点烦心的就是,她们经常像好奇宝宝一样,在一些关键时刻突然发问,探讨科学。

一开始朱由检还想着玩点制服、角色扮演,但是时间长了,就有些烦腻了,毕竟影响正常输出。

所以,这次,朱由检把她们中的几个头头都叫上了,就是为了启发她们从中学到触类旁通的道理。

孔明灯和热气球,不过就是差了一层窗户纸。稍微类比思考一下,就一通百通了。

同理,她们的所有疑问也都可以通过阅读相关典籍,迎刃而解。

这样才能既把朱由检从人形《十万个为什么》解脱出来,也不会影响她们的科学研究积极性。

果然,在她们看到一个胆大的小宦官乘着热气球升向高空时,都不约而同发出一片又一片“哇!”声。

哪怕是大家闺秀的才女,此时此刻也想不起一句应景的诗词,彻彻底底被震撼了,只剩下一个语气叹词。

毕竟,对天空的向往一直根植于所有人的内心之中。

无数先人甚至不惜为此粉身碎骨。比如那个万户。

万户出生于元末,卒于西元1390年,本名陶成道,原名陶广义,后被朱元璋赐名“成道”。

陶成道原是浙江婺城陶家书院山长,喜好钻研炼丹技巧。

一次炼丹事故后,陶成道转为试制火器。

元末,吴王朱元璋下婺州,陶成道率一干弟子献火神器技艺。

因为他在历次战事中屡建奇功,所以受到朱元璋封赏“万户”,从此陶成道被人称为“万户”。

明初,陶成道是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天的人,原时空他还被称为“世界航天第一人”。

晚年,陶成道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在上面,双手举着2只大风筝,然后叫人点火发射。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加上风筝的力量飞起。结果不幸火箭爆炸,万户也为此献出了生命。

由此可见,华夏先民是有着为科学献身的优良传统的,只是可惜缺乏系统的科学研究方法罢了。

这次升空,朱由检获得了很多实验资料,依照惯例,命人整理成册,详细分析,发送有关部门。

既然已经成功,朱由检大笔一挥,宣布成立大明皇家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不过,朱由检并不会就此止步。

凡是他朱由检吹过的牛,都要自己领导兑现。比如“发明”飞机。

所幸这几天,朱由检的前世记忆又觉醒了不少。

尤其是那本特别适合身为穿越者的朱由检的《万物发明指南》。

所以,在下旨筹建航空公司后,朱由检就开始设计风洞这一航空必备实验室了。

风洞其实就是一个可以往里吹气的巨大管道,但原时空人类仍然直到十九世纪末才想出这个设计。

风洞虽是一项简单的设计,但它可以把风吹到飞机模型的固定机翼上,这样就可以借此模拟各种情况,并进而研究航天飞行的原理。

如果没有风洞,就只能研究移动中的机翼划破大气时的情况——试飞一架实验型飞机,然后瞪着眼睛看究竟会发生什么。

而有了风洞,在飞机模型机身上绑上一些线,就能看到飞机周围的空气流动情况。

也可以在风洞中生火起烟,烟会直接显示出空气的运动。

把飞机安在一个大天平上,就能研究飞机本身受到的空气动力。

当两端的物体重量相同时,天平就会保持平衡。

令这架风洞大天平的一条支臂伸入风洞,承担飞机的重量;另一条支臂处于风洞之 外,承担等同于飞机静质量的重量。

当风洞内的机翼产生升力时,飞机的视重量就会发生变化,就能够测量出这种升力的具体数值了。

有了这样的实验室,再加上朱由检的相关记忆,应该足够造出能用的飞机了。

毕竟,两千多年前的鲁班就造出过能够飞三天三夜的木鸟了。

正在朱由检踌躇满志时,忽然一阵嘈杂声传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