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全家穿越:你管这叫普通寒门? > 第九章 我爹是秀才

第九章 我爹是秀才

小栓子抬头一看,原来是郑家的大哥哥,郑直。

“郑大哥,我...”

“什么都别说,这事不怨你,哥替你摆平了。”

郑直把刀斜插在腰间,痞里痞气地走到黄大彪身前,低头一笑。

黄大彪感觉压力铺天盖地而来,这家伙也太高了吧,还有这个气势,是道上的?...

“你...你是郑家的大儿?你知不知道,我爹...”

“你爹是里长,你小舅子是什么知事,都特么说了两遍了,你烦不烦啊,草?”

郑直故意露出嚣张跋扈的样子,就是为了给这个无赖一个下马威。

在前世,这种小混混他见得多了,全都是色厉内荏的货色。

“你...你知道我爹是里长,还这么无礼?”

黄大彪被对方的气势压得喘不过气来,不由得退后了一步,望向他的身后。

怎么回事?

郑家一家子并没有阻止郑直的意思,这...这太不正常了!

里长,相当于一个村子的村长,他黄大彪就是村长的儿子,是可以在村里横着走的小霸王,所有人见了都得礼让三分。

况且,黄大彪的小舅子在卫所当差,虽然是从九品,也算是朝廷命官。就算凭借这层关系,也足够让普通人敬畏了。

郑家是外来户,理应夹着尾巴做人,尽力巴结讨好他才是。

可现在看来,这一家子各个“不识好歹”,难道他们不怕报复么?

“郑贤侄,咱犯不着跟黄兄弟结仇,我看,还是和气点好...”李铁柱站在两人中间苦笑道。

“铁柱叔,放心,我不会动粗的。”

郑直淡淡道,英俊的脸庞略带一丝邪气。

转而对黄大彪说:

“你不是要拼爹么?告诉你,小爷的爹,可是秀才!”

“秀才?秀才怎么了?”

黄大彪一时间没转过弯来,随口问道。

“你知不知道,即便是朝廷大员,官居一品,也须得从秀才做起?我爹,郑大乾,日后必是秋闱高中之人,乃人中之龙,国之栋梁。你那什么里长的爹,连个屁都不是,还什么知事,从九品?那是武官序列,哪有我爹当朝面圣来的威风?”

郑直嘴皮子也很利索,这一通牛皮吹下来,好像他老爹真的高中了一样,甚至连身后的老爹听后都飘飘然了。

“当朝一品?”

黄大彪冷汗直冒,直接被整蒙圈了。

要是他老子真的高中了今年的秋闱,至少是个举人,已经有功名加身了,再过会试、殿试,那可真是一步登天啊...

仔细想一想,黑龙山偌大一个地方,半个秀才也没生出,这郑家有个读书人,确实前途无量。

黄大彪眼珠一转,马上改了口气,哈腰拜道:

“在下有眼不识泰山,不知郑先生是秀才出身,失敬失敬。小孩子小打小闹,伤到自己在所难免,不怨贵府千金。在下这就告退、这就告退...”

说罢,他掉头就走。

“舅舅,等等我...”胖墩赶紧追了上去。

“郑家有个秀才,将来可能是朝中大员,你舅舅我可惹不起。你小子也得记着,不要谁都上去咬一口!”

黄大彪顶了外甥脑门一记。

郑家。

等黄大彪二人走远,大家才终于忍不住,哄笑了起来。

“哥,可真有你的...你瞧见他害怕的丑样子了么,太好笑了,咯咯...”郑婉捂着肚子笑。

“没想到老郑...郑郎这个秀才的名头这么好用?”

赵贤淑倒是对老公有些刮目相看了。

“贤淑,还有婉儿,你们可别信那小子信口开河啊。”郑大乾的心情也不错,“读书可不是为了功名,那是为了国家社稷...”

“快拉倒吧!”

一家四口其乐融融,乐观的很,李铁柱被这氛围感染,一想到自己死去的媳妇,心情突然落寞了许多。

“爹...”小栓子拉了拉他,“我觉得郑大哥好帅啊!”

“你郑大哥以后绝对是个人物,我有这个预感。栓子,爹错了,爹不该让你...”

“别说了,爹,我都知道。”

小栓子很懂事。

李铁柱暗暗点了点头,看向郑直的时候,眼中多了些敬佩。

众人谈笑着回到院子,今天是大年初一,方才那段小插曲只当是个好彩头。

李铁柱想到了什么,对郑大乾说:

“郑兄,听贤侄说,你要参加那个...秋...”

“是秋闱。”郑大乾笑道,“我朝科举三年一比,乡试放在八月,所以叫秋闱。不瞒铁柱兄弟,我已经参加了九次乡试,全部名落孙山,今年要参加的话,可能是最后一次了。”

大绥朝的官制和科举和明代相似,但乡试采取了严格的“十回限定”制度。考生只许报考十次,而且有“五十不录”的年龄限制,不管你是何种出身,必须严格遵守。

这就杜绝了没有才华的庸人,在科举上面浪费太多时间和金钱,最终一事无成的情况,对社会的人才资源分配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这样一来,也会对屡考不中的老秀才们产生莫大的压力。每年因为乡试失利而含恨自尽的读书人不在少数,郑秀才九次不中,又被本家撵到黑龙山这个苦寒之地,也屡屡生出轻生的念头,最终失去活下去的勇气。

不过生在现代的郑大乾心态就很好,考不中就考不中了,大不了干别的,还能饿死自己不成?

况且,他可是历史系和中文系的教授,正儿八经的国学大拿,有五千年的文明底蕴和修养,要过一个乡试还不是闹着玩的?

“郑兄一定能够金榜题名,到时候一定要一起喝一杯才是!”李铁柱笑道。

“承铁柱兄弟吉言...”郑大乾拱手道,“不瞒兄弟,我那本家出了些变故,所以才携家带口在此地混口饭吃。亏得有兄弟照拂,才免于冻死饿死,我们全家都记得这份恩情。”

李铁柱惶恐道:

“哎,是郑兄一家救了我儿子,我还没感激呢,郑兄怎么反倒是感激我了?兄弟我放下话,只要是郑家有事,尽管来找我铁柱,有求必应!”

“铁柱兄弟...”

两人交谈甚欢。

赵贤淑领着郑婉和小栓子两个小孩儿去玩了,剩下郑直一个人在院中继续练刀。

大年初一,新年初始,郑家则像是浴火重生一般,终于获得了上天的眷顾。

时间过得很快,天色渐晚,李铁柱和儿子都走了,郑家吃过晚饭后,准备睡觉。

屋子中,炉子烧得很旺,炕上还有从厨房烧饭烧水通过来的热量,一点儿也不凉。

小郑婉已经开始打哈欠了,她变成了个小娃娃,精力也有限。

老妈赵贤淑抱着她,这小女娃居然就这么睡着了。

“老郑,我突然觉得咱家闺女变小了,也挺好的,你看看她,多可爱啊,我又想起咱们以前的那些事了...”

“其实咱们几个还好,穿越过来都是大人,只是苦了婉儿。现在咱家一贫如洗,等到情况好一些了,再补偿她吧!”

郑大乾看着女儿说道。

“补偿?你先前是个大学老师,我在医院上班,手里端着铁饭碗,倒是不愁生计。现在你和我等于都失业了,怎么养活他们两个?”赵贤淑发愁道。

“唉...你说的没错,是该想想咱们一家子怎么过活了。”

郑大乾陷入了沉思中。

“老爸,老妈,我看你们都是杞人忧天罢了...”郑直一边擦刀一边说。

“臭小子,你倒是很乐观啊,说来听听,我跟你妈是怎么个杞人忧天了?”

郑大乾笑骂道。

“老爸,老妈,咱们虽然是穿越到古代了,可这一身本事没丢啊!老爸就不用说了,明显是状元郎的材料,老妈你治病救人,本事更大。您二老还愁养不活我们?”

郑直这么一说,倒是给老爸老妈提了个醒。

“儿子说的对,我是中医世家,倒是可以在这里开一个医馆什么的...”

“贤淑,咱可是在古代,女人可不能抛头露面,医馆想都不要想。”

郑大乾立刻泼了一盆凉水,可赵贤淑却说:

“女人能顶半边天,我偏偏就要打破常规,这个医馆我是开定了!”

老妈的脾气老爸也知道,要是不顺着点,指不定能翻了天。

于是郑大乾赶紧改口:

“老婆说得对,等咱们有条件了,一定给你开个医馆,但...但咱们现在可没这个条件...”

“哼,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我不管,反正这件事交给你了,我一个大夫,又不是后勤保障。”

郑大乾有些傻眼了,暗暗瞪了儿子一眼。

郑直突然道:

“老爸,你不是有张地契么,把它卖了,给咱家提升一点生活品质不好么?剩下的钱给妈攒着开医馆,这不是一举两得?”

一提起那个地契,郑大乾开始犹豫了。

古代的田地可以买卖,而且价格还是相当便宜的。好一点儿的田,一亩六七两银子,差一些的四五两。像老太爷留给郑大乾的那三亩荒地,品质太差,总共也超不过六两银子。

可别小看这几两银子,足够一个四口之家一年的生活了,而且还相当滋润。

之前郑秀才不肯卖这荒地,还是由于一些传统思想在作怪,毕竟在古代,田地是一个农户之家的根本,是祖宗留给自己的遗产,不能随意丢弃。

不过现在不同了,郑大乾说到底是个现代人,能让一家四口在古代活下去才是首要的。

“好,咱就卖了那几亩荒地,改善一下生活好了!”

郑大乾一拍大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