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全家穿越:你管这叫普通寒门? > 第二十八章 进城路上

第二十八章 进城路上

“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啊...”

郑大乾赶紧把李铁柱父子迎了进来,示意他二人坐下。

“铁柱兄弟的腿伤好些了么?”赵贤淑问道。

“好多了,多谢夫人关心,要不是夫人,我这条腿可就废了。”

李铁柱指着那条伤腿,笑道。

赵贤淑说:“我这儿子最不省心,这次一同去县城,你可要多担待一点...”

“瞧您说的,郑贤侄乃是人中龙凤,您有这么个好儿子,真是羡煞旁人。您放心,县城我去的多了,不会有事的。”

李铁柱的话让赵贤淑欣慰了许多,自从上次郑直险些在老山出事后,她一直心有余悸。

可儿子已经十八岁,在古代足可以独当一面,甚至娶妻生子了,老是放在家里也不是个事。

正好她有搬家的心思,让儿子跟着铁柱叔去县城逛一逛,见一见世面也是好的。

“铁柱兄弟,一切可否准备妥当了?”老爹郑大乾问道。

“都准备好了,马车是借屯里老把式的,车上的草药和毛皮都捆结实了。哦对,郑贤侄打死的那头狼王,被剥了皮,也捆好了。”

小栓子插话道:

“郑大哥,要不是你的话,我娘的仇就报不成了...我...我...我一辈子记得你的恩情!”

郑直抚了抚他的头笑着说:

“栓子,你跟哥客气啥?这次去县城,你可得多帮着哥点儿。听说你从三岁开始就跟着你爹跑县城了,是么?”

“嗯,我也算是个老江湖了。”

小栓子一脸得意。

“老江湖,就你?小屁孩大言不惭...”郑婉捂嘴嗤笑道。

小栓子被郑婉这么一说,脸立刻红了起来。

“哎,郑婉,别这么说,怪没礼貌的...”

赵贤淑瞪了一眼女儿,又塞给小栓子一个包裹。

“赵大娘,这是什么?”

“是菜饼子和腌菜。”赵贤淑柔声道,“去县城路途遥远,大娘家里穷,也没什么好准备的,这些你凑合着吃。”

шwш t tkan c o

小栓子嗅了嗅,果然是腌菜和饼子的味道,一时间想起了自己的娘亲,心里十分感动。

要是娘还活着,该有多好啊。

“多谢大娘!”

“别跟大娘客气,栓子,你吃饼子的时候慢着点,这东西干,别噎着。”

郑直佯做吃醋道:“娘啊,你亲儿子还饿着呢!”

“瞧你,娘能亏了你的?”

赵贤淑嗔怪一声,拿出一个包裹来,亲自给郑直跨上,又给他收拾了一下衣服,眼中透露出不舍。

“儿子,出门在外,一定要照顾好自己。”

“娘,儿子知道了。”郑直点头道,一改往日嬉皮笑脸的样子,显得很乖巧。

郑大乾看着他说:

“儿子,你记着,安全第一,别让你娘和我担心啊...”

“爹,我记着了。”

“哥,我等着你回来,可别在像上次那样吓我了哦?”

小郑婉闪着大眼睛,一副严肃的表情很惹人发笑。

可郑直心里却感到很温暖。

“爹,娘,妹子,你们放心,我一定按时回家。”

李铁柱道:

“时候不早,郑贤侄...”

“铁柱叔,咱们上路吧。”

郑直收拾好东西,跟着李铁柱父子出了门,郑家人一同送了出去。

大门外,一匹枣红大马拉着马车,在静静地等候。

马车上,堆满了这次去县城准备交易的货物,几乎全是动物的毛皮和珍贵的草药。

小栓子跳上了马车,压在柔软的毛皮上,小孩子的重量正好可以用来压货,大人就只能靠走的了。

郑直他们就要上路,赵贤淑突然想起了什么,叫住了儿子。

“娘?”

“这是十两银子,你拿着,以防不时之需。”

赵贤淑把一枚小银锭塞到他手中。

“娘,这可是家里仅有的存款了,我...”

“你这孩子,怎么婆婆妈妈的。家里有米有粮,饿不着。县城和李家屯不同,没准会遇到什么突发情况。”

“嗯...还是娘你想得周全,我收下好了。”

郑直小心翼翼地藏好银子后,告别家人,跟着铁柱叔出发了。

枣红马的铃声清脆悦耳,悠扬在泥泞的古代乡村小路上,越来越远。

郑家三口人望着他们的背影渐渐消失在屯子口,才依依不舍地返回了家。

“儿子才十八岁,本该是上大学,好好读书的年纪,却这里遭罪受苦,身为他的娘亲,我...”

赵贤淑刚进门,忍不住眼泪流下来。

“娘...”小郑婉看着娘亲,心里也不是滋味。

老爹郑大乾拍拍她的肩膀,安慰道:

“贤淑,日子慢慢会好起来的,不管怎么样,咱们一家人还在一起,不是么?”

“...希望如此。”赵贤淑拭干眼泪道。

......

......

李家屯到宁丰县城路途遥远,郑直一行人要走到那里至少需要十天。

来回就是一个月。

徒步旅行还不是最艰难的,夜晚露宿是最大的难题。

当下时节,虽然已经是初春,可未过正月,气候依旧寒冷。

再加上荒郊野外的,难免有野兽侵扰,更是让人头疼。

幸亏李铁柱经验老道,几人才没遇到什么危险。

三天后,他们终于出了黑龙山的地界,再往后的路好走了许多,这是唯一可以感到欣慰的事情了。

“天色不早,咱们多坚持一下,穿过前面的密林就是官道,沿途会有些驿馆,咱们可以到那里歇歇脚。”

李铁柱指着前方的树林说道。

郑直点点头,“铁柱叔,我不累,倒是你腿伤刚好,没问题吧?”

“我好着呢,放心,死不了的。”李铁柱笑了笑,露出雪白的牙齿。

这个时候,小栓子已经在马车上颠簸得睡熟了,身上盖着层厚厚的毛皮,倒是冻不着。

两人加快了脚步,不到一炷香的时间,临到了密林前。

林间的小路蜿蜒望不到头,被光秃秃、笔直高大的桦树簇拥着,清冷而又暗沉,有些说不出的诡异,郑直不禁停下了脚步。

“郑直,眼前这个林子叫落雁林,你可知它有什么典故?”李铁柱的神色有些凝重。

郑直摇摇头。

“这林子临着官道,常有响马埋伏,他们杀人越货,死人就地掩埋。时间长了,死人的怨气藏不住升腾起来,大雁飞过被直接吓晕落到林中,故此得名。”

“这落雁林如此危险,咱们不如绕道好了?”郑直不禁说道。

“绕道的话得多走几百里路,等到了县城,恐怕会错过交易。李家屯的车队已经先行一步,现在恐怕已经快到了,咱们不能多耽搁,只能冒险穿过去了...”

“希望别遇到那些响马才好...”郑直默默道。

李铁柱牵着枣红马进林,而郑直自觉地跟在马车后面,好提防有人从后方袭击。

两人小心谨慎地走了估摸一个时辰,天色渐渐灰暗下来,落日的余晖斜照在林中,染红了小道。

桦树的影子一根根从道路一侧延伸,越来越长,它们彼此纵横交错,杂乱无章,让人心神不宁。

两人径直走着,一路无话。

郑直明显感觉到铁柱叔有些紧张,于是他打开了话匣子,试图打破此刻的沉默。

“铁柱叔,我们可能要搬家了...”

“哦?搬到哪里,下坡么?”李铁柱随口问道。

“不是,我们可能要搬到县城去,这次家里让我去也是为了提前找个临时的住所...”

“....”

李铁柱愣了一下,郑直苦笑道:

“其实李家屯挺好的,可就是...”

“别说了,我都明白。”李铁柱叹了口气,“宁丰卫所的张大人被鞑子砍了脑袋,李家屯距离卫所不到百里,屯子里都人心惶惶的,要不是上头有命令,不让入兵籍的百姓迁移,恐怕所有人都得逃出去。”

“兵籍?铁柱叔,难道你也是?....”

“李家屯有大半村民是兵籍,我是李信将军的后代,自然也不能例外。不过你们是外来户,还没这个限制,你爹又是个秀才,上头不可能强令让你们入兵籍的,放心吧。”

李铁柱说着,从腰间抽出一杆烟枪,用火折子点燃了使劲嘬了几口,吐出淡淡的烟雾来。

郑直知道铁柱叔心里在发愁。

鞑子的狼爪已经伸向了黑龙山,李家屯世代兵屯制,一旦发生战事,无人可以幸免。

李家屯的百姓们只能寄希望于朝廷,在战争到来的时候,能抵抗住金兵的攻势。

但如今看来,黑龙山的防卫脆弱得不堪一击,连宁丰卫的一把手都被人干掉了,普通人就更没有生存保障可言。

郑直的眉头皱起。

张琳之死造成这么大的影响,他倒是没有想过。

难道造成冀州边境局势紧张,也在燕王的意料之中么?

正在沉思之时,一声急促的哨声穿破了沉寂,在他的后脑盘旋!

冷箭?!

郑直猛然拔刀,向后一劈,一支箭矢被劈成了两半。

“有响马!”

李铁柱心底一冷,赶紧叫醒了小栓子,又从马车下抽出一张长弓来。

马蹄声越来越近,几十个马匪仿佛从天而降,将他们包围起来。

为首的一个髯须汉子,身材魁梧,一看就是练家子,他背上斜靠着一柄九环刀,“哗啦哗啦”直响,威风十足。

李铁柱的弓箭已经对准了他。

“兄弟们先别动手,这点子挺硬,怕闪了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