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演义如果是这样? > 第五回:攻长安王双斩将 袭涪城李严失机

第五回:攻长安王双斩将 袭涪城李严失机

却说后主思念赵云昔日之功,祭葬甚厚;封赵统为虎贲中郎,赵广为牙门将,就令守坟。话说孔明在陈仓和郝昭对峙,急不能下,众将亦无计。孔明道:“眼下魏文长独守长安,兵少将寡,魏大军必攻之。我欲绕过陈仓,直去长安,和魏军决战。”马谡曰:“陈仓未克,我大军若动,郝昭必断我粮道,使我首位不能相顾,还请丞相先攻陈仓为上。”孔明笑曰:“郝昭不足虑也,我观天书,郝昭三月之内必死,只需一员上将屯兵于此,三月后陈仓唾手可得也。”众将大奇,纷纷求问天书所载为何。孔明笑而不语,令王平领军二万驻扎陈仓城下,日夜监视城内动静。大军拔营起寨,浩浩荡荡直向长安行去。

早有细作报入洛阳。司马懿奏知魏主,大会文武商议。曹睿自失了长安,日夜寝食不安,谓众臣曰:“长安为都数百年,实乃国家根本,今不防被贼所占,朕实不安,众位爱卿有何妙计能复长安?”大将军曹真出班奏曰:“臣失陇西,罪莫大焉,不胜惶恐。今乞引大军往擒诸葛亮。臣近得一员大将,使六十斤大刀,骑千里征马大宛马,开两石铁胎弓,暗藏三个流星锤,百发百中,有万夫不当之勇,乃陇西狄道人,姓王,名双,字子全。臣保此人为先锋。”睿大喜,便召王双上殿。视之,身长九尺,面黑睛黄,熊腰虎背。睿笑曰:“朕得此大将,有何虑哉!”遂赐锦袍金甲,封为虎威将军、前部大先锋。曹真为大都督。真谢恩出朝,遂引十五万精兵,会合郭淮、张郃,杀奔长安。

却说魏延自占了长安,日夜仔细把守,不敢丝毫松怠。月前长史杨仪带五万兵马前来增援,魏延本是大喜,奈何魏杨二人向来不睦,二人日夜争吵不绝。魏延数次要斩杨仪,都被左右劝下。杨仪数次寄书于诸葛亮,告魏延专权,请换魏延,都被亮好言劝住。这日魏延正在营中忧闷,忽报:“东边魏兵到了,旗上书:‘魏先锋大将王双’。”魏延忙召杨仪共议,杨仪问曰:“谁可迎之?”魏延曰:“某当亲往。”杨仪曰:“汝乃大将,未可轻出。”又问:“谁敢迎之?”裨将谢雄应声而出。魏延与三千军去了。杨仪又问曰:“谁敢再去?”裨将龚起应声要去。魏延亦与三千兵去了。

却说谢雄引军前行,正遇王双;战不三合,被双一刀劈死。蜀兵败走,双随后赶来。龚起接着,交马只三合,亦被双所斩。兵马败回长安,魏延大怒,点兵五千,要亲自出马战王双。杨仪阻之曰:“魏兵新到,锋芒正盛,我军宜据城坚守。长安城高,土硬水咸,魏兵于城外必不能久。”魏延正色道:“威公所言甚是,前吾与威公不睦,言语冲突,还请勿怪。”杨仪笑曰:“吾与汝前世不合,今生亦为敌。奈何公事重大,无以因私废公也。丞相屡次告我,汝生就反骨,不得不防也。”二人相视大笑,遂无隔阂,同心守城。

却说王双到了长安城下,安营扎寨,自率兵来城下讨战,魏延只是不理,如此三日,杨仪上城观王双军有疲惫态,遂曰:“可也!”魏延领兵出城,两阵对圆,魏延纵马出阵,单要王双受死。王双催马抡刀来战,二人双刀并举,马来马往,在城下这一场大战,一百回合不分胜负。再斗几合,双诈败而走,魏延见他刀法未乱,心知有诈,仔细提防,放马追去。杨仪在城上看到,忙叫休赶,只见王双流星锤发。延早有防备,伏于马上,待锤打过,伸手抓住锤后绳索,单手使劲,欲待夺过。王双亦在马上夺锤,二人同时用力,把绳索挣断,二人险些落下马去。二人坐稳,挺刀再战,又是一百回合不分胜负。杨仪眼见天色已晚,令鸣金收兵。魏延回城,愤愤不平,言明日必斩王双。第二日,二人又战了一日,依旧不分胜负。第三日晨,曹真率大军赶到,十五万人马围住长安。王双交令,言斩了蜀将两员,然魏延勇猛,连战数日不能取胜。曹真计了王双功劳,令三军围成攻打。魏延早有准备,滚木礌石齐下,魏军不得寸进。

如此三日,长安城固若金汤,曹真正要再攻,忽有探马来报,诸葛亮大军行到长安五十里处。曹真眼见远处烟尘大作,心中叫苦,只得约束军士后退,离长安城十里扎营。

孔明见曹真后退,也不追击,驱兵马进了长安城。魏延,杨仪皆在城门相迎,孔明好生慰藉一番。长安百姓见了大汉旗帜,皆夹道相迎,箪食壶浆,不绝于途,孔明心中大慰。到了帅府,孔明升帐,重赏魏延杨仪二人,表奏魏延为骠骑将军,杨仪官升一级。孔明正和众将商议如何迎战曹真,有急报传来,永安李严中了东吴陆逊之计,险些丢失城池,幸得新城孟达之助,勉强守住涪城。眼下陆逊攻城正急,请丞相速发救兵。孔明大惊,忙问其详。

原来尚书令李严,自坐镇永安,守川峡入口,若涪城有变,随时来援,东吴向不敢西顾。司马懿却献计曹睿,许以割地,要东吴偷袭涪城,直取蜀中。密信传至东吴,孙权犹豫不定,招张昭,顾雍商议。昭曰:“近闻诸葛亮取了长安,声威大震,若再进一步,得了洛阳,岂不中原尽归蜀汉?臣以为应着陆伯言提军西进,直取川峡,现蜀军多在北方和魏相抗,国中空虚,我军如胜则尽取蜀地,若不胜也教诸葛亮回兵救援,则无力北伐也。”权大喜,即刻修书一封交于陆逊,教他偷取涪城。

话说陆逊自领荆州牧,每日操演兵马,打造兵械,只想有所作为。这日得了孙权密信,心中大喜,修书一封,调鄱阳太守周鲂任武陵太守,言道非此人不能成功。权准奏。周鲂到任即修书一封与李严,言道素和陆逊不睦,愿以武陵郡来降,密遣人陈言七事,说东吴可破,乞早发兵取之。李严大喜,命子李丰看守三峡,严自领兵至武陵,周鲂来迎,径到严帐下。严问曰:“近得足下之书,所陈七事,深为有理,故起大军三路进发。若得荆州,足下之功不小。有人言足下多谋,诚恐所言不实。吾料足下必不欺我。”周鲂大哭,急掣从人所佩剑欲自刎。严急止之。鲂仗剑而言曰:“吾所陈七事,恨不能吐出心肝。今反生疑,必有吴人使反间之计也。若听其言,吾必死矣。吾之忠心,惟天可表!”言讫,又欲自刎。李严大惊,慌忙抱住曰:“吾戏言耳,足下何故如此!”鲂乃用剑割发掷于地曰:“吾以忠心待公,公以吾为戏,吾割父母所遗之发,以表此心!”严乃深信之,设宴相待。席罢,周鲂辞去。即遣人密告陆逊。逊唤诸将听令曰:“前面虽是山路,足可埋伏。早先去占阔处,布成阵势,以待蜀军。”遂令徐盛为先锋,引兵前进。却说李严命周鲂引兵而进,大军并车仗等器,尽赴山上驻扎。次日,哨马报道:“前面吴兵不知多少,据住山口。”严大惊曰:“周鲂言无兵,为何有准备?”急寻鲂问之。人报周鲂引数十人,不知何处去了。严大悔曰:“吾中贼之计矣!唯有死战!”遂引兵来与吴兵交战。两阵对圆,徐盛出马相迎。李严咬牙切齿,拼力死战。徐盛不是对手,败下战来,言李严勇不可当。陆逊曰:“吾当以奇兵胜之。”唤朱桓、全琮分付曰:“汝二人各引三万军,从后山路抄到李严寨后,放火为号;吾亲率大军从中路而进:严可擒也。”当日黄昏,二将受计引兵而进。二更时分,朱桓引一军正抄到魏寨后,令后军放火。全琮引一军抄到魏寨后,大杀一阵。蜀兵大损,奔回本寨。后面朱桓、全琮两路杀来。李严寨中大乱,自相冲击。严慌上马,望夹石道奔走。徐盛引大队军马,从正路杀来。蜀兵死者不可胜数,逃命者尽弃衣甲。李严被围在核心,左冲右突,不能得脱。李严在马上叹道:“吾贪功冒进,中东吴之计也,可叹未报先帝之恩!”正欲自刎,忽见东吴后队一队人马杀到,朱桓、全琮拦挡不住,兵马散乱。严视之,乃孟达也。严大喜,随孟达杀出重围,往涪城退去。严问曰:“全赖贤弟相救,无以为报,贤弟何以到此?”达曰:“你我生死之交,何必言谢?我前日闻你出兵武陵,细思兄长定是中了东吴奸计。事出紧急,只带了三千轻骑来救。”严深悔之。到了川峡口,见陆逊兵亦到,正欲攻打涪城,李严,孟达趁陆逊立足未稳,一阵冲杀,带兵进了涪城。李丰赶忙放二人进城。陆逊随即攻城,李严拼死守御,涪城险要,陆逊急切难攻,但李严在外折兵大半,防守捉襟见肘。严无奈,只得着快马向诸葛亮求援。

正是:只因东吴能施计,致令西川又动兵。

未知孔明如何应对,且看下文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