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演义如果是这样? > 第十四回 辽军雨夜击曹休 仲达观星擒公孙

第十四回 辽军雨夜击曹休 仲达观星擒公孙

话说辽东公孙渊称王造反,边官报知魏主曹芳。芳大惊,乃召曹休、司马懿入朝计议,休笑曰:“公孙渊作反,实乃以卵击石耳,吾愿亲提大军,北击辽兵,不日即取渊首级献上。”芳大喜,问司马懿如何,懿笑而不语。芳问谁可为将?休曰:“夏侯渊有四子:长名霸,字仲权;次名威,字季权;三名惠,字稚权;四名和,字义权。霸、威二人,弓马熟娴;惠、和二人,谙知韬略:此四人常欲为父报仇。臣今保夏侯霸、夏侯威为左右先锋,夏侯惠;夏侯和为行军司马,共赞军机,以退辽兵。”芳然之,遂封休为大都督,领兵二十万,去战公孙渊。

曹休带了人马,令夏侯霸为先锋,引前部兵先到辽东下寨。哨马飞报公孙渊。渊令卑衍,杨祚分八万兵屯于辽隧,围堑二十余里,环绕鹿角,甚是严密。卑衍与杨祚商议曰:“若魏兵来攻,休与交战。彼千里而来,粮草不继,难以持久,粮尽必退;待他退时,然后出奇兵击之,曹休可擒也。此乃以逸待劳之计。

却说曹休到了辽东,令夏侯霸出营骂战,卑衍,杨祚闭门不战,休欲待攻其营寨,奈何防御严密,人不能近,若硬攻,则辽军乱箭齐发,魏军不得寸进,只得遥相对峙。 时值秋雨连绵,一月不止,平地水深三尺,魏兵皆在水中,行坐不安。行军司马夏侯和入帐告曰:“雨水不住,营中泥泞,军不可停,请移于前面山上。”休怒曰:“捉公孙渊只在旦夕,安可移营?如有再言移营者斩!”遂无人敢言。军士饥寒交迫,皆有怨心。

是夜,风雨大作,魏兵正自饥寒,忽闻杀声振天,卑衍,杨祚分兵两路来劫魏营。曹休不防,营中大乱,人马自相践踏,死者无数。休急备马,卑衍杀到,一箭正中曹休后腰,休大叫一声,几乎落马。卑衍大喜,纵马来擒曹休,一边夏侯霸杀出,奋力杀退卑衍,保曹休逃出营去,夏侯威整顿兵马,杀退卑衍,杨祚,正待反攻其营寨,就见公孙渊引军自襄平城杀出,魏军兵无战心,一触即溃,夏侯威只得弃了营寨,向南而撤,渊随后掩杀,魏兵丢盔弃甲,落荒而逃。杀至天明,公孙渊方回。夏侯威寻着夏侯惠,夏侯和二人,收拾兵马,折损大半。待寻得夏侯霸与曹休,眼见休箭伤甚重,几人商议,只得撤兵回师。

曹休回了许昌,箭伤发作,虽遍请名医,然病体日渐沉重,自知命不久矣,乃唤曹爽入见曰:“吾非不欲尽忠报国,奈何天绝吾也,今汝代吾之位,早晚防备司马懿为上。”爽执休手流涕不止,当晚休死于府中。魏主曹芳闻之,甚是伤感,令厚葬之。

却说公孙渊胜了曹休,士气大振,遂挥军南下,攻打北平。幽州刺史毋丘俭亲驻北平防守,渊攻打甚急,北平城高池深,渊久攻不下,毋丘俭连发书信,向许昌求救。

魏主曹芳见信大惊,乃召曹爽、司马懿入朝计议。爽自知用兵差司马懿远矣,遂谏懿领兵。芳问懿何计可破贼?懿奏曰:“臣部下马步官军四万,足可破贼。”芳曰:“卿兵少路远,恐难收复。”懿曰:“兵不在多,在能设奇用智耳。臣托陛下洪福,必擒公孙渊以献陛下。”芳大喜,即命司马懿兴师征讨公孙渊。

话说长安城中,孔明闻曹休死,司马懿出军辽东,便修书一封令人秘密送于曹爽,爽拆视之,书曰:“大汉丞相诸葛亮顿首,亮虽与公有杀父之仇,然其时两军交战,各为其主也。吾与曹子丹,虽为敌,亦为友也。实不忍见公枉死也。司马懿狼顾之臣,久之必反。亮尝闻疏不间亲,魏国虽以曹姓,而不日即改姓司马也。今国主曹芳年幼,曹休新亡,权皆在司马懿也。公贵为皇亲,然性命皆握于司马掌中也,待其回军之日,便是公头落之时。公死事小,魏改姓事大,想武帝曹公何等英雄,然子孙皆无全尸也,实令亮不忍。望公三思,勿使吾言成真也。”曹爽看罢,半晌不语,招何晏、桓范入见商议。爽以诸葛亮之书示之,二人看罢皆颔首称是。何晏曰:“诸葛亮此信虽是挑拨离间之意,然其言之有理。司马仲达确是我大魏心腹之患。公请恕罪,仲达之能不下于太祖武皇帝,野心则倍之。若放任其掌权,则吾等皆死无葬身之地也。”爽曰:“话虽如此,然辽东事急,非懿不能破公孙渊也。”大司农桓范沉吟半晌曰:“吾有一计,虽有损阴德,却可除了司马懿,令曹家天下无忧。”爽大喜,忙问计将安出。范曰:“司马懿与公孙渊战于北平,若败则治其慢军之罪,夺其兵权,令懿归国治罪。若胜则令懿孤身回都述职,懿孤掌难鸣,必为我擒。”何晏问曰:“若懿不奉诏,挥军回师,我等岂不皆死矣?”范曰:“可传密旨于幽州刺史毋丘俭,令其关闭关隘,断懿粮草,则懿虽有大军,然无粮必乱,届时可就地擒之。”爽大喜,忙令人探听司马懿军前状况,随时回报。

话说司马懿到了北平,公孙渊闻懿兵到,摆开阵势,卑衍出阵挑战。懿令张郃出战,二人战了十合,卑衍不敌败退,懿令三军掩杀,公孙渊令军士迎上,双方杀了半晌,形势不明。懿令孙礼率军,冲击敌军右翼。北平城内,毋丘俭亦率军杀出,渊军大乱,卑衍、杨祚保公孙渊在乱军中杀出,望襄平败走。辽军自相践踏,死者极多。渊回到襄平,收拾败军,折损二万余。忙令卑衍杨祚二人再屯兵辽隧,似战曹休一般,依旧坚守莫出。渊自守襄平,欲待司马懿兵疲,趁势出击。

张郃引前军到了辽隧,讨敌骂阵,卑、杨二人闭门不出。郃见其大寨防守严密,不敢贸然攻打。司马懿大军到,张郃令人报知司马懿。懿笑曰:“贼不与我战,欲老我兵耳。我料贼众大半在此,其巢穴空虚,不若弃却此处,径奔襄平;贼必往救,却于中途击之,必获全功。”于是勒兵从小路向襄平进发。

卑、杨二人正在营中商议忽报:“魏兵往南去了。”卑衍大惊曰:“彼知吾襄平军少,去袭老营也。若襄平有失,我等守此处无益矣。”遂拔寨随后而起。早有探马飞报司马懿。懿笑曰:“中吾计矣!”乃令张郃、孙礼,各引一军伏于辽水之滨:“如辽兵到,两下齐出。”二人受计而往。早望见卑衍、杨祚引兵前来。一声炮响,两边鼓噪摇旗:左有张郃、右有孙礼,一齐杀出。辽军大乱,张郃一枪刺卑衍于马下。懿驱兵掩杀,杨祚引败兵奔入襄平城去,闭门坚守不出。魏兵四面围合。

次日,司马懿令军士攻城,襄平防守严密,懿数攻不下。遂屯兵城外,如此两月有余,军士皆疲,有人进言退兵,皆被懿喝退。又过数日。是夜,懿出帐外,仰观天文,忽见一星,其大如斗,流光数丈,自首山东北,坠于襄平东南。各营将士,无不惊骇。懿见之大喜,乃谓众将曰:“五日之后,星落处必斩公孙渊矣。来日可并力攻城。”众将得令,次日侵晨,引兵四面围合,筑土山,掘地道,立炮架,装云梯,日夜攻打不息,箭如急雨,射入城去。

公孙渊在城中粮尽,皆宰牛马为食。人人怨恨,各无守心,欲斩渊首,献城归降。渊闻之,甚是惊忧,乃与子公孙修密议停当,选下一千人马,当夜二更时分,开了南门,往东南而走。渊见无人,心中暗喜。行不到十里,忽听得山上一声炮响,鼓角齐鸣:一枝兵拦住,中央乃司马懿也;左有张郃,右有孙礼,二人大叫曰:“反贼休走!”渊大惊,急拨马寻路欲走。早有张虎、乐綝之兵,四面围得铁桶相似。公孙渊父子,只得下马纳降。懿在马上顾诸将曰:“吾前夜丙寅日,见大星落于此处,今夜壬申日应矣。”众将称贺曰:“太尉真神机也!”懿传令斩之。公孙渊父子对面受戳。司马懿遂勒兵来取襄平。城中人民焚香拜迎,魏兵尽皆入城。懿坐于衙上,将公孙渊宗族,并同谋官僚人等,俱杀之,计首级七十余颗。出榜安民。就将库内财物,赏劳三军,停军十日,欲班师回都。

话说曹爽在许昌,闻得司马懿大胜,斩了公孙渊,即修书一封,令幽州刺史毋丘俭紧守关隘,勿放司马懿一兵一卒回都。同时全城捕拿司马懿亲信。懿家小皆被软禁,只懿三弟太傅司马孚见势不好,提前走脱,快马加鞭,日夜不停,直奔襄平,较曹爽信使竟快了一日。懿正欲回军,突见孚求见,心中疑惑,忙令进见。孚见了兄长,放生大哭,曰全家被曹爽所擒,只己一人逃脱。懿大惊,与孚商议对策,孚曰:“爽若要擒兄长,必令毋丘俭关闭关隘,断绝粮草,则兄必为所擒。现趁俭不防,即可擒之,则可无忧也。”懿大喜,派人传话曰公孙渊旧部作乱,即刻请毋丘俭来商议军情。

正是:天不该绝奸雄命 国内又再起刀兵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