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朱棣被困雨林 > 第339章 霸道

大明:开局朱棣被困雨林 第339章 霸道

作者:武渣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0:01:47

第339章 霸道

难道自己手下的都是一群酒囊饭袋吗?

“没人能答上来吗?那朕来告诉你们!”

朱棣示意身边的内侍,将何秋写的文章发了下去,每位大臣一人一份。

何秋写的这份文章,是从汉唐的西域开始说起的。

汉唐之时,西域水草丰茂,可以在当地养兵,而且能有不小的收益,所以汉唐都大力开边,拓展西域。

可如今,地理上的西域已经变得残破,没有办法再支撑大明往西域移民实边,若是大明想再往西域拓边,就是个赔本的事。

如今,西域还盘踞这蒙古的残部,这样的势力,是肯定要剿灭的,待到朝中做好准备,就应该西征。

如此一来,彻底覆灭大明北部的边患,就可以将目光转向他处了。

之前说到地理上的西域已经不堪承载大明百姓了,那大明若是想要隆比汉唐,大明的西域又应该在哪里呢?

显而易见的,就应该在南洋!

南洋各国,比如安南、暹罗等地都是有名的产粮地,一年可三熟,若是纳入大明的统治,就可以缓解东南人多地少的压力,还能从南洋获得充足的粮食。

特别是安南,本就是中原一脉,自汉唐以来,都是中原的领地,如今因为长期和中原隔绝而自立,但还是被叫做‘小中华’,可见安南的制度和大明的几乎一样。

如果朝廷想要开发南洋,就可以将安南先打下来,站住脚之后,借助大明的水师,攻占南洋其他岛屿。

如今南洋上还有不少汉民,这些人有些是在元朝的时候逃过去的,还有些是因为经商定居在当地的。

不管怎么说,也是大明的一种支撑点,至少在当地是有力可使的。

若是有一支强横的海军,就可以大肆开发南洋,这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事。

若是大明的水师强横,自然可以直接将大明的丝绸、瓷器等运往西边的大秦等地。

若是大明的水师力量不足,也可御敌于南洋之外,占住南洋的隘口,让西边的敌人进不来大明。

国内的商贾们,一般都是坐地收钱,极少出海,若是大明组织起大规模的水师,将国内的商品贩卖至西洋,也不算是与民争利。

毕竟国内的商贾们压根没这个手段,这就是门暴利的生意。

而且,一旦大明拥有一支强大的水师,就不再怕大明的百姓出海下南洋求生活了。

甚至到了那个时候,大明会巴不得百姓往南洋去,毕竟吕宋等国的人口也不少,饶是想要将当地同化为大明所有,还是需要进行迁民的。

最后,何秋还直接挑明了一点,自古的王朝大都是两三百年的寿命,原因也很简单。

土地兼并,或者说之前何秋在《国富论》的文章中说过的贫富差距过大。

这是很难避免的,毕竟一直以来土地就这么多,而人口随着盛世的到来只会不停的滋生。

更不用说,本朝开始推行摊丁入亩,不再征收人丁税,这样一来百姓生孩子的积极性只会更高。

可以预见的是,大明接下来的人口很快就可能过万万人,到了那个时候,纵然有土豆、红薯等产物,也很难撑得起这么大体量的国家。

若想要治标,自然就是努力抑制兼并,推行摊丁入亩,理清田地等等。

可要是想要治本,还是需要开发南洋、辽东等地,当地都是地广人稀,土地肥沃,完全可以减轻中原腹地的人口压力。

更可以不断推动技术的进步,提高生产力,这也是何秋在之前的《国富论》做过论述的,在这篇文章中也就没有再多做论述。

如此一来,大明控制了南洋,给国内的流民、滋生的人口找到了活命的地方,算是固本。

更可以因为南洋,增加大笔的钱粮收入,由此又可以养起来一支强大的陆军,让大明在陆地上再无威胁。

南洋多产米粮,掌握了南洋,就等于大明平白多出一大笔粮食,有这笔粮食,就可以减缓对东南的压榨,缓和朝廷和东南地方的矛盾,减轻江南百姓们的负担。

可谓是一举而数得!

看完何秋的这篇文章,朝臣们再一次陷入了沉默。

不怪他们,之前何秋的那篇《国富论》已经相当离经叛道了,满篇没有圣人之言,但因为说的东西有实例,大家也都能认了,毕竟是偏理论的东西。

可如今这篇文章就又不一样了,一看就像是一篇战略极为深远的文章。

可是在这篇文章里,照样没有仁义道德的痕迹,全部都是功利之说,斥裸裸的霸道。

这让有些人就很难接受了,变法变法,还真的是变成法家的功利学了。

倒是如今管着户部的夏原吉眼前一亮,他可不在乎这是不是霸道,他只在乎能不能收到钱!

大明这样体量的国家,就是有再多的钱,户部也会觉得自己缺钱的,更何况如今的大明对地方投入很大,这都是要从户部走账的。

所以夏原吉第一个站出来说道。

“良乡……陛下此文实在让臣眼前一亮,为臣点明了接下里户部该做的事情,臣请开发南洋!

只是建立海军的钱款,是不是能从内帑走?户部实在没钱了!”

虽然夏原吉一看就知道这文章是何秋写的,但皇帝既然不主动提,那就当成是朱棣自己写的算了。

听到开始的地方,朱棣还颇为满意夏原吉的识趣,可听到最后朱棣也有些气不过了,连忙说道。

“如今内帑里也没多少钱了,你就不要想了!”

这个时候其他大臣们才仿佛如梦初醒,将军们是最高兴的,不管何秋的这篇文章说的什么,他们只看到一点,大明要再打仗了。

军人不打仗,哪来的军功,怎么升职?

至于文臣们,心里就复杂得多,有些家在东南的,甚至以前也有当海商的人,心中自然是一百个愿意。

可还有些官员,就觉得这事有些离经叛道了,安南怎么说也是太上皇设定的不征之国之一,如今这么斥裸裸的在朝堂上说要占领安南,是不是有些太过了?

没等他们想清楚这点,何秋已经接着站出来说道。

“臣之前已经安排人在辽东一带伐巨木造船,如今已经有了点成果,臣请令马和为先锋,探明南洋诸国情况,具体的以后再说。”

朝臣们对视一眼,纷纷说道。

“臣附议!”

先拖着吧,万一拖着拖着,事情就过去了呢?

抱着这样的鸵鸟心态,大家就把这事晃过去了,只是他们还是小瞧了朱棣的决心,有利益,有危害,朱棣没道理不重视开发南洋的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