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朱棣被困雨林 > 第311章 蒙汉矛盾

大明:开局朱棣被困雨林 第311章 蒙汉矛盾

作者:武渣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0:01:47

第311章 蒙汉矛盾

朱元璋带着仪仗,接着往前走,就走到了热河,中间的密云他就没去,密云自从征伐北元的战事结束,就只剩一座空营,也没什么好看的。

说起来,热河这个地名还是因为当地有温泉,这才有了这个名字。

热河之地也是大明的卫所,但却是在关外,这里的百姓汉人数量少些,不少都是归附的蒙古人。

但看他们的生活方式,已经和大明的汉人没什么区别了,这让朱元璋觉得很是自豪,这都是他的功绩啊。

领着官员们在热河的温泉泡了泡,解了解乏,朱元璋的精神才缓了过来,这么长时间的路途对于他这样的老人家来说,也确实有些难受了。

不说他,就是一路跟着的何秋都觉得浑身难受,大明不比现代,有高铁,有飞机,长途旅行绝对是个苦差事。

一路骑马到了热河,何秋的屁股磨起了茧子,又磨破掉,来回反复了不知道多少次,到了现在感觉腿都不是自己的了。

正在泡着温泉,何秋就接到了朱元璋的召见,他也不敢怠慢,随便擦了擦身子,就跑去见朱元璋了。

朱元璋吩咐他跟自己在一个温泉池里,两人聊着蒙古的事。

朱元璋的眼光还是很敏锐的,直接对何秋说道。

“单在热河,就已经能感受到,蒙古人和咱大明百姓隔阂还是很深的,你觉得你的那些策略是真的有效吗?”

朱元璋不是无的放矢,热河表面上看有不少蒙古人已经汉化了,可是更边缘的蒙古人对热河里的汉人和汉化蒙古人态度可算不上友好。

所以朱元璋很担心,接下来漠南的蒙古人还会出现反复,若是他们再次聚齐大军,入关南下,以现在的长城防线,是起不了什么作用的。

何秋略微一思索,随后说道。

“在北平、关外实施王道,对蒙古人进行汉化,这本就是一条正路,只是见效很慢,同时,还必须辅以军事手段,也就是大明一定要能打过蒙古,国内没有什么乱子,否则就可能重演安史之乱的旧事。”

“现在北平已经研制出了新型火铳,比之之前的火铳厉害了数倍,单单是火铳兵,就足以镇压蒙古了。”

何秋当然是有这个底气的,现在的火枪已经进化到了后膛枪时代,和之前大明的火绳枪不是一种东西了。

甚至何秋还进一步提出了建议。

“臣觉得,现在可以裁撤军中的其他兵种,单纯设置火枪兵和火炮兵了,这两种兵员训练简单,结阵方便,也能做到兵不识将也可以有很强的战斗力,对大明的稳定有极大的好处。”

朱元璋泡着温泉,皱了皱眉。

“真的有你说的那样好了吗?”

朱元璋的印象里,火铳兵发射繁琐,列阵很难,一旦对方的骑兵或者步兵冲到面前了,还需要身边的刀盾手帮忙抵抗。

就是火铳兵自己也需要拿起身边的刀剑,丢掉火铳打仗,很是不便。

对于何秋所说的什么王道,朱元璋也是嗤之以鼻,看看何秋的法子就知道,他走的绝对不是什么王道,而是从经济和军事上打压蒙古,逼着他们变成大明想要的样子。

一提到这点,何秋就很振奋,在他看来,这是他来到大明之后做的最有意义的事之一了。

“望陛下周知,如今的火器不仅可以在后面装填,子弹也是定装的,不用士卒临阵之时,上手添药,极为方便,很难发生炸膛的事。”

“而且火枪前面可以安装刺刀,近身作战也可以拿着火枪直接作战,而非再配备刀剑了。”

朱元璋把这事记在心里,他之前确实没怎么了解这块的东西,都是何秋和朱棣捣鼓出来的。

要是现在的火枪真的像何秋说的那么好,真的改一改也未尝不可。

朱元璋也更关注一些文官们看不到的东西。

“此等火枪,一把需要多少钱?每天能做出来多少把?”

说到这,何秋就有些扭捏了,羞涩的说道。

“如今技术还不成熟,只能依靠大匠们手工赶制,出产效率颇低,耗费较大。但随着工匠们熟悉了流程,想来很快就能把价格降下来了。”

朱元璋有些失望,大明这么多军队,要是一件武器的价格太高,是注定不可能充当制式装备的。

不过看何秋这么有自信,也不好拂了他的意思。

“那就等做到了再说进一步改革军制的事吧。”

何秋点头称是。

……

在热河泡温泉,也只是这次出巡中少有的一次休息,接下来出塞的日子会变得更为艰难。

如果说出塞前,朱元璋还能领着自己的仪仗队和随行的官兵,走修好的水泥道路,一旦出了塞,那就什么都没了。

到处都是土路,甚至连像样的路都没有,就是为了自己的身体着想,朱元璋也宁愿自己骑马,把天子撵车留在热河,送到北平去。

之前大臣们就很反对朱元璋出塞,毕竟现在的草原,绝对称不上太平,万一在朱元璋出行的途中,出了什么好歹,那就天大的事了。

所以朱元璋出塞的巡视,更像是一场大规模的武装游行,所有跟着的士兵们都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在关内的时候,蓝玉还能有空闲,时不时找上何秋喝杯茶啥的,出了关那就是一直披甲,终日在大营中视察,催着往外面撒斥候。

甚至早早的做好了作战准备,以免万一真的出现蒙古人进去截杀朱元璋的行为。

要说蓝玉的水平还是很高的,上上下下这么多人的行军安排做的井井有条的,另外一边的李景隆就显得有些不堪了。

对此,朱元璋是有些失望的,本来在京城的时候,看着自己这个外甥的儿子,朱元璋还以为他确实有一定的才能。

但一到显真章的时候,差距一下子就出来了,朱元璋甚至觉得,李景隆恐怕还比不过在家闲赋多年的徐辉祖。

同样是勋贵之后,甚至徐辉祖之前因为避嫌,基本没在军中做事,也就是洪武二十一年后,才把他派出去练兵。

可现在徐辉祖做事就做的有模有样的,只能说李文忠后继无人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