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朱棣被困雨林 > 第212章 干劲十足的朱元璋

第212章 干劲十足的朱元璋

“也就是说,百姓在改革前当佃户的负担,比自己种地时的要轻?若是这么算,出了天灾,百姓肯定就更愿意把土地交给士绅,求一条活路了?”

朱元璋若有所思的说道。

何秋点了点头,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百姓有减轻自身负担的动机,士绅则有兼并意愿,毕竟自古至今,土地的重要性都刻在骨子里了,两者一结合,那真的是干柴遇到烈火,不可阻挡!”

何秋的这句俏皮话没能让朱元璋笑起来,他怎么能笑的起来,这样残酷的事实摆在面前,让朱元璋第一次这么清醒的看到,自己治下的这个帝国的危机。

好在还有后续,改革之后的图,要好看多了。

何秋讲解到。

“自陛下改革以来,这四府土地又被重新清查,一部分土地返还给了百姓,随后将丁税摊进田税,不看人口收,改看土地面积收。”

“换句话说,改革后是地多的多缴税,地少的少缴税,这样一来士绅身上的赋税,反而比百姓高出一些。”

这样的结果当然很符合朱元璋的审美,他自小家贫,对这些大户极为看不上眼。

能够让百姓喘口气,这实在是再好不过的事了。

而且还有商税,四府平均缴纳商税五万两,也就是说这四府今年一年的商税就有二十万。

这要是推行天下,就不单单是这么点小钱了,何况还有之前设想过的,开海关收税,那个商税才会是大头。

朱元璋吐了一口气,欣然的说道。

“这样一来,朕的江山才算稳固了啊。”

怎么不是呢?从来都是百姓造反,哪个听说过有士绅率先造反的?

现在朱元璋的改革自然会损害士绅们的利益,可能会受到这些人的攻击,但是他一点也不在乎,他更在乎的是,大明的江山能稳定的传下去。

朱元璋也不指望大明千秋万代,从古至今这么多王朝,哪家真的能千秋万代了?

不过要是能比汉朝长,朱元璋就能含笑九泉了。

何秋又开始给朱元璋画饼,说道。

“陛下,如今这四府赋税充足,臣建议在当地兴修水利,修整道路,多做些有利民生的工程,这样总比钱财放在国库里烂掉的好。

臣有一言,希望陛下能听一听,只有用出去的才是钱,没有用出去的就不算钱。”

朱元璋有些好奇的问道。

“此话怎讲?”

何秋考虑了一下,打了个比方。

“现在很多商人经商挣了很多钱,挖坑埋在地下攒起来,既没有用来消费,也没有用来投资。那这些放在地下的钱对他还有意义吗?”

朱元璋摸了摸胡子,若有所思,像是明白了点。

朱元璋想想何秋给他描绘的这个未来,各地一起改革后,全部修建水利,兴修道路,一来对农事有利,二来可以促进商贸,何况道路建好后,各地连在一起,就不怕哪有反叛了。

若是王师三日之内就能到大明各处,有谁还敢于反叛?

说到修路,北平那边新出的水泥的方子,好像也是这个小子做出来的。

朱元璋心里这么思量着。

突然,朱元璋问了一句。

“你怎么看太孙当日询问削藩的事?”

何秋心里咯噔一声,搞不明白朱元璋怎么会突然问起来这个。

只能在心里斟酌了一下用词,小心翼翼的说道。

“这……在臣看来,削藩自然是必不可免的,但更要讲究手段,立好规矩。”

朱元璋自然能听出来何秋的意思,不过就是觉得太孙太急切了,挥了挥手,让何秋退下去了。

是啊,怎么会不觉得急切?

他才成为太孙多久,就在皇孙面前说削藩的事,怎么削也没一个章程,这是做事的态度吗?

朱元璋想到这里就有些心烦,不过当初朱允炆在他面前哭的情形又浮现出来,这一次,还是算了吧。

何况也确实到了要削藩的时候了,晋王……太子之死恐怕和他真的脱不了干系。

朱元璋摆脱了之前有些伤心的心境,决议还是先把改革的事做好,虽然朱标死了,他真的很伤心,但是大明江山的传承更为重要!

眼下何秋让朱元璋意识到,若是这次改革能够实行好,那就是朱家万世不移的基业!

朱元璋自然就开始上心了,朱元璋这么一振作,朝廷上的风气立马就为之一变。

之前朱元璋在太子死后有些消沉,朝政都有些停滞了,毕竟老朱都是亲自处理大小政务的,一没宰相,二没后来的内阁。

朱元璋自己一旦懈怠了,朝廷的运转就有些失灵。

至于现在,朱元璋又像是拿着鞭子抽着百官往前赶的情况,着实让百官松了口气,这次是正常的朱元璋。

他们都被朱元璋拿鞭子抽着走,给抽习惯了,前段时间朱元璋颓废了一下,他们还有些不适应呢。

接下来,朱元璋说要大力推行改革措施,把何秋的一些分析,发放给各个官员,有眼光的都能看出来这样的情况意味着什么。

若是真的能在各地都改革完毕,朝廷增加的税收可以按照朱元璋说的,投入到民生环节,他们这些当官的就更积极了。

谁当官不想给家乡做点贡献?之前那是没机会,现在朝廷一旦改革完毕,银子那么多,先用来支持我的家乡的建设,没有毛病吧?

不过还是有些认觉得挺遗憾的,朱元璋不再提迁都的事了,好像打算扎根在应天府了。

本来他们还想着迁都之后,可能朝廷就落在自己家乡了,这样一来,他们就有些失望。

更让他们失望的,还是重立储君的事。

这件事朱元璋压根没和他们商量,突然就定下来朱允炆当皇太孙,这明显不怎么合乎礼制。

可是天子金口一开,他们这些做臣子的,也就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何秋拉着蓝玉悄悄观察了好几天朝政的事,发现朱元璋好像确实是把精力主要放在了改革上,何秋才算松了口气。

这次的计划,勉强算是成了,至少朱元璋应该不会再大肆清洗勋贵朝臣了,估计是牵连不到朱棣什么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