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朱棣被困雨林 > 第157章 地震前兆

大明:开局朱棣被困雨林 第157章 地震前兆

作者:武渣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0:01:47

第157章 地震前兆

朱棣想到就干,当即就写了一篇拍马屁的好文章,文章表示,在父皇的英明领导下,我在沧县试验了下晒盐之法,目前证实,此法可行。

此举不但能减轻灶户们的负担,还可为大明增添无数的财赋,实在是件大大的好事啊。

朱棣还在文章里把马和总结的长芦盐场的经验教训一并上奏,表示明年可以根据这些,多快好省的建设新盐场。

还在奏章里提及琼州是个好地方,可以大批量建设盐场,而且大部分地方都未开发,适合进行移民。

何秋在一边看着朱棣写的奏章,心里鄙视极了,这朱棣可真是不老实,净搞些花里胡哨的。

回到书院,随着天气越来越冷,何秋渐渐地就不太乐意在书院里遛弯了。

整日出了偶尔给学生们上上课,就一直待在有火炕的小院里,舒舒服服的过着小日子。

那次安全演练也是一个来月前的事了,学生们按照学院的吩咐,把这些遇险自救的知识和家里人分享了,整件事的热度就渐渐降了下来。

要不是何秋当初还邀请了朱棣这位大明燕王,恐怕整个事都要被书院的学子们给忘记了。

不过何秋也不是很在意这点,本来也是一时兴起,只要有人记住这些知识就行了。

书院里讲《数学》、《物理》等课程,也有小半年了, 何秋也从中发掘了不少学这些理科知识的好苗子,整天让杨少峰可劲的帮忙忽悠他们,想让他们为大明的理科事业奉献终身。

杨少峰本人是极为乐意的,这样他又能多出来不少志同道合的伙伴,可是现阶段里,更多的孩子们还是希望未来能当大官。

官本位思想害死人啊。

这天,何秋躲在院子里看市面上新出的小说,这小说也是在何秋放出去的红楼等小说后写的,不知道又是哪个读者读完技痒,下场写的。

整体水平已经很高了,主讲包黑子判案,何秋看的那是津津有味,觉得这作者必定是官场中人,有些道道写的太清楚了,又一个借古讽今的反贼啊!

没等他看多看一会,何能突然进来禀报,说前些时日来过的顺天府府尹陈墨又来拜访了。

何秋听完,心中有些奇怪,这位顺天府府尹又过来干什么,上次自己已经按他的要求把东西写给他了呀。

不过何秋也不能失了礼数,就让何能把这位府尹请了进来,何秋自己在茶室泡好茶,恭迎他陈墨大驾光临。

陈墨这位快要五十岁的老头子,很快就风尘仆仆的走了进来,上次过来是丝毫不乱的鬓角也变得有些杂乱,整个人看着都很疲惫。

何秋有些吃惊,忙不迭的把好茶奉上,开口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陈墨也不做隐瞒,他这次来主要是为了感谢何秋的,上次何秋给他的zheng fu防灾救灾演练的方案,他收到,认真研读了一番,虽然还没有在灾难中试行,陈墨就发现了其中的不少妙处。

比如何秋在那份方案里采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和图表制作的形式,这些他陈墨在此次顺天府收取赋税的时候稍微试了试,效果出乎意外的好。

一下就发现了以往征税时,发现不了的弊端,还大大减轻了他这位顺天府尹的工作量,所以这下有了空闲,陈墨就赶过来向何秋道谢。

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利用这个法子,陈墨提前遏制了今年顺天府的流感发展进程。

一般来说,秋冬之际,都是流感的多发季节,在古代这流感就可以说的上很凶猛了,体质稍微差一点的,就可能熬不过去,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死一批老年人和婴幼儿。

今年本来也一样,陈墨手抽,利用何秋的这个统计清查工具,一下就发现在顺天府的各个村庄,已经出现了不少流感的病人,这又赶上大批农民到北平城采购,人员流动量很大,陈墨能把这件事无声无息的处理掉,确实是个能官了。

要不然,一个不小心,北平城内的这百万多人口可能就要死掉十之二三。

何秋听了,激动极了,连连夸赞陈墨陈老大人,有古之圣贤遗风,做好事不留名啊。

却不料陈墨很不好意思的,很是谦虚的说,自己只是做了一点微不足道的小工作,这次疫病的药材调配那都是北平城里的医生们一同做的,陈墨也就是帮着保持好后勤。

何秋心里大为震动,原来这陈墨还真的有如此君子之心?

在心里想了想,何秋又把疫情防控的几个方法告诉了陈墨。毕竟他们和那些医生才是真正站在第一线的人,他何秋到这个大明,干得最多的事就是开嘴炮,真正的实事都是交给别人干的。

何秋立马把这几个东西写在纸上,内容也不复杂,就是前世司空见惯的一些东西。

比如进出疫区要戴口罩,用酒精消毒,建立隔离带等等。虽然大明的普通口罩不一定惯用,可能在疫情爆发的初期,形式还有些糟糕,但随着陈墨的不断努力,这事基本上都没什么影响 。

陈墨听完,眼前一亮,暗道自己还真的没来错,这位何秋何先生可真的是好人啊,虽然自己和何秋的关系不是特别好,但何秋依然无私的奉献出了这么多东西。

这位何秋何老弟,实在是吾辈读书人的楷模!

既然何秋都说到这个份上了,陈墨也不再多掩饰,严肃的说,“我今日来,主要的目的还不是说秋日病患的事,而是地动。”

何秋有些摸不着头脑,这好好的疫情怎么又和地震扯上关系了?

陈墨耐心的解释道:“这些天,我和这些医生常常下到各个村庄,查看疫病的情况,也是因为这个,我发现了各地都有你写的那本演练方案里提到的地震前兆的在灾异现象。”

何秋人愣了一下,“哈?”

陈墨解释道,他是个过目不忘的人,就算这段时间很累,但也不至于忘记何秋方案里写的东西。

他最近连着下了是几个村子,村里都有些怪异的现象出现,比如蚂蚁搬家、猫狗不明的幽幽叫,还有水里的鱼,一股脑的往水面外跳,这可不是什么小事了。

当时陈墨出于谨慎起见,不敢声张,只是让衙役们帮着悄悄又到其他村子里,询问人们最近有没有看到成群的老鼠,家中的牛羊鸡鸭都有没有什么异常。

结果很是不妙,已经有人汇报给陈墨,这些情况都有出现。

陈墨心里因为疫情的事情,对何秋的话,可不能简单地一笑了之。

他直接杀过来,也是想问一问,何秋对于这些地震预兆出现后,到底什么时候发生地动,有没有把握预测。

何秋哭着一张脸,摇了摇头,这个真的没有。要知道,就是在前世,这地震预测也是个很玄学的活。

陈墨遗憾的点了点头,有些踌躇不定,这事就很麻烦了,没有十足的证据,顺天府没法说要地震了,他们要遣散部分人员回乡。

这种情况,连向朝廷反馈都很难,说些什么呢?

何秋建议到:“既然如此,顺天府不如私底下以这次疫情的名义,囤积一批药材,提早准备好预案,一旦地震真的发生了,也能冲在第一线,尽可能减轻损失。”

陈墨揪着胡子想了良久,略有不甘心的长叹一声。

“也只有如此了。”

等到陈墨回去,何秋迅速召集了书院的所有人,先是在大会上问近两天回过村的学生,近期村里的牲畜们有没有异动。

有个学生就说,他们村里的鸭子最近不肯下水了,其他的牲畜也不安分的很。

何秋听到这里,面带不豫之色。

连忙向书院的所有人,重新申斥了一遍遇到灾难后的自救策略,才疲惫的挥了挥手,让他们散去了。

知行书院这边把警戒提到最高,朱棣那边也是忙得焦头烂额。

自从顺天府府尹陈墨私底下给他通了气,何秋也给他来信说最近可能有地震,朱棣就没有好好睡过一次觉。

这顺天府大部分都是在他燕王藩的范围里,这要是发生地震,他也脱不了干系。

只能一边派人不停的搜查下面的情况,一边让人囤积粮食,到时候好充作救济之粮。

私底下,朱棣也严厉的警告燕王府的人,最近不要到过于逼仄的地方去,万一出了事呢?

就在大家都做好了准备,拉高心中警戒时,地震没过几天就如约而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