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朱棣被困雨林 > 第142章 婚事

大明:开局朱棣被困雨林 第142章 婚事

作者:武渣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0:01:47

第142章 婚事

老赵最先拆的,就是何秋写给老赵马甲的点评,书都是老赵送给何能的,里面自然也有老赵的作品。

老赵作为一名yan qing小说的作家,最擅长的就是披马甲,这是毕竟说出去不好听,多备几个马甲,以防万一。

何况他也想跳到正规出版市场,搞地下出版,挣钱是挣钱,但上不了台面啊。所以他有四五个马甲,一个是正规出版的,另外几个都是用在地下出版的。

老赵看的这封信,就是何秋点评他正规出版的那个笔名下的作品的。老赵认真读完,整个人都崩坏了,两眼放空的坐在那儿,陷入了沉思。

我写的有那么差吗?

应该不至于吧?

可是对方是给出金瓶梅详细大纲的兰陵笑笑生,单从那些淫诗看,这位兰陵笑笑生的素养就不低,只是不愿自己动手写罢了。

他的点评自然不会有错,那就只能是自己真的写的很垃圾了!

老赵开始怀疑人生,感觉自己受到了暴击。

直到他栖身的寺庙开饭了,别人来喊他吃饭,老赵才回过神来,不管那么多了,先吃饭,吃饱了,才有力气搞创作。

等他吃饱后,还要托人把这些有些刻薄的点评统统送到对应的作者那去,绝对不能只有他一个人受到伤害!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地下书坊里开始流传起关于兰陵笑笑生的传说,相传这兰陵笑笑生不单单是一个yan qing小说的畅销作者,还是个十分辛辣的小说评论家。

这几个月里,他说批评的小说无一例外,全部扑街了,嗯,扑街也是从兰陵笑笑生的点评里学来的,据说是广东一带骂人的话。

也因此,有不少人猜测这位兰陵笑笑生先生,是广东人士。

只有少数几本,被他认为“写的太慢的”小说,成功的成为北平地下出版市场上的畅销作品。

一时之间,无数作者都想把自己的作品送到兰陵笑笑生那,求他点评,甚至有人出百两白银,可惜始终没能成功。

等到快到中秋之时,北平这边的学院也已经建好了。马和过来汇报的时候,何秋十分激动,自己教书育人的热情已经快压抑不住了。

他先跑去找朱棣,悄悄的问朱玉颖的生辰,他打算把这座书院当成朱玉颖生辰的礼物。

朱棣听了他的话,气的脸都快白了,恨不得出手把他拍死。

何秋心里没这个概念,不太懂这里面的忌讳,要知道这年头女子的闺名和生辰都是不能轻易告诉别人的,更没有让外人帮她们庆生的道理。

但朱棣想到何秋本来就不太懂这些东西,而且自己的女儿和何秋也算两情相悦,双方都认定对方了,毕竟连名字都相互通告了,也不差一个生辰八字了。

就瓮声瓮气的说,九月初五。

何秋兴高采烈的出去,准备让何能帮着发一发请柬,他自己屁颠屁颠的跑去找马和,又让他多多在书院的内饰上费费心思。

朱棣看着他出去的背影,也在心里琢磨,他这么多年有没有好好地给自己女儿庆生。

夜里和王妃徐氏行人敦大礼之后,朱棣忍不住问起了徐氏,自己女儿以前的生日都是怎么过的。

徐氏脸带潮红,满是风情的白了他一眼,“你们这些男子,从来都不把女儿放在心上。之前每次我都把这是办得妥妥当当的,这次怎么突然想起来这事了?”

朱棣心里有些愧疚,自己确实很少把目光放在女儿们身上,就连儿子们的生辰是怎么过的,他也很少关心。

把今天何秋的想法告诉徐氏后,徐氏满意的说,“这样看,玉颖交给何秋我也就放心了。”

旋即又有些吃味的说,“这么多年了,你都没有好好陪我过上一个生日。”

徐氏语气里的酸味,让朱棣暗觉不妙,紧了紧怀中的徐氏,许下了不知多少诺言,才把这事给圆过去,心里暗骂何秋多事。

第二天,朱棣就又找上何秋,督促他抓紧建造自己的侯府,都已经被封良乡候了,还凑在他的燕王府算怎么一回事。

另外就是商议她女儿和何秋的亲事,朱棣下了决定,就放到明年年初,他俩年纪也不小了,也不能继续耽误下去了。

而且也能更好的把何秋帮到他朱棣的战车上,免得往后被他老爹朱元璋拐跑了。

何秋自然是一口答应下来,开心的不行,他也懒得天天见朱棣这张臭脸了,到了自己的府邸,那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立马找上朱玉颖,想看看自己放她那的生意,现在都挣了多少钱,好买处好点的宅子,作为未来两人的爱巢。

朱玉颖也被徐氏提点过了,眼下满脸的羞意,和何秋咬耳朵,之前何秋交到朱玉颖手里的啤酒、炸鸡、香水生意,现在月入将近十万两白银,也就是说何秋是个实打实的大富豪。

两人在一起畅想未来的家,何秋希望是江南园林形制的,朱玉颖考虑考虑觉得这样确实不错。

就商量着请哪个建筑大家,不过说着说着,两人就歪楼到以后生几个孩子了。

朱玉颖轻啐了何秋一下,任由何秋握着她的手不放,说起了另外一件事。

“我娘和我说,以前她还打算交给我一间铺子打理下,但现在看来是不用了,她已经把王府的十几间铺子都直接让我代管了,不过她还是嘱托我多学些女子家该学的,像是刺绣什么的。”

王妃说的也对,现在朱玉颖哪还用学着打理家中产业,单单是何秋交给她的,都快赶上王府的了,只是王府的土地多些,而何秋给朱玉颖的大多是商业上的。

而直接交到朱玉颖手上的铺子,这不就是相当于给朱玉颖准备的嫁妆吗?

虽然何秋现在已经不在乎这点小钱了,但是朱玉颖有这样的心思也是好事。

但是对于她说的学针线活就算了,何秋毫不犹豫的摇了摇头,“学什么针线活,以后这些东西都交给侍女来做就行了。”

朱玉颖点了点头,笑道:“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不过我也没放弃这块,我打算只出图样,具体的都交给下人办。”

边说边拿起她身边几张新画好的图样,“这是首饰的,衣服上的朝廷一直是有规制的,也容不得我多下心思。”

何秋接过图样,认真的看了看,他从来都没有想到古代的一套首饰能有这么多搭配。

就连最简单的男子头饰,朱玉颖也废了不少心思,在纸上画上好几套不同的常服。

这都什么跟什么啊,何秋看的都晕圈了,他压根不懂这个,面对这种情况只能对着朱玉颖猛夸,一定要相信自己媳妇的眼光。

何秋头如捣蒜,装模作样的说:“好看,好看,都非常好看,想不到玉颖还有做设计师的天赋。”

朱玉颖幽幽的看了他一眼。

何秋只能实话实说了,“这些东西我也就只知道看起来挺漂亮的,具体是用来干嘛的我都不清楚,更不用说上身的效果什么的了。”

何秋眼看事情有些不妙,只有强行转移话题,“玉颖,你现在每日忙这么多事,是不是很累,我看你人都有些清减了。”

朱玉颖只是盯着他,轻哼了一声,也不和他多计较,“我倒不觉得有多累,现在经商的事都是我最喜欢做的,好不容易有这么一个机会,我怎么会觉得累?”

“至于画这些图样,我也就把它当做消遣,兴致来了,添上几笔就好了,一点也不累。”

“更何况,这都是为我们以后做准备的,一想到这儿,我就充满了动力。”

朱玉颖说起这些,眼神发亮,语气中满是兴奋。

这对未婚小夫妻,就这这些首饰图样,谈天说地,讲到朱玉颖小时候,讲到她以前自己动手刺绣,把手上扎出了不少针眼……

王府里,燕王妃徐氏听到下人汇报,何秋和朱玉颖在一起一个多时辰了,心中不由打了个突。

又听下人说起,这两个一直在聊朱玉颖小时候的事,心里才稍松了口气。

两个都是成年人了,又有未婚夫妻的名义,何秋一向又是个不怎么在乎礼教的,这要是万一……

想到这徐氏又觉得不能这么放任着,立马让亲自去朱玉颖的闺阁,婉言提醒何秋,差不多了,再待下去,我就要赶人了。

何秋能说什么呢,只能老老实实的听着,然后找个由头溜走了。

丈母娘,惹不起啊。

何秋一走,徐氏便严肃的教育起女儿了,“你们虽然定了亲,但行事也不可能这般轻浮,不然外面传起来什么风言风语怎么办?若是再被人看轻了去,你到时候怎么办?”

朱玉颖羞的耳朵都红了,辩解道:“我只是和他说说我小时候的趣事。”

徐氏叹了口气,摸了摸女儿的小脑袋:“你们都是聪明孩子,何秋更是一个能做大事的人,我对你俩还是比较放心的。”

“只是,这男人啊,一旦是个能做大事的人,想做大事的人,心里就能装下整个天地,给我们女子留的地方就少了。你若是满心只有他一人,最后容易让自己受伤啊。”

朱玉颖低下头不说话了。

她作为郡主,旁的不说天家故事还是比较了解的,别的不说,就说她爷爷和马皇后也算是极为恩爱的一对了,他爷爷不还是妃嫔无数。

而朱玉颖也算是个饱读诗书的人了,皇室弟子起点还是比较高的,只要自己想读,总是能读的到的。

历史上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故事,她也是一直记在心里的。

相传当初卓文君为了司马相如当垆卖酒,后来司马相如发达后,却有了二心,卓文君伤心之下写下了《白头吟》。

这首托名卓文君的辞赋,里面有一句写得极好,朱玉颖一直在心里记着,期盼自己能真的遇到这么一个人。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现在朱玉颖觉得,自己已经遇到这样的人儿了,不认为她娘徐氏所说的事情会发生在她身上。

朱玉颖抱住徐氏,脑袋抵在徐氏胸口,认真的说道:“知道的,娘。”

徐氏看她的反应就知道朱玉颖没听进去,也对,这孩子刚定亲,何秋现在又待她极好,她自然不愿意相信两人的感情会发生什么变故。

只能牢牢的抱着女儿,满是怜惜,在心里暗自叹息,只希望未来何秋不要负了朱玉颖才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