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 第四百七十九章 身世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第四百七十九章 身世

作者:狂风徐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8 23:43:06

第四百七十九章 身世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已然近午时,天色微微有些发暗,大片的乌云笼罩在雁门关上空,尔朱义琛手摁城墙探头看去,关外的斜坡上满是紫黑色一片,颜色似乎都已经泌入土壤深处。

“后退十里,即刻出塞一战。”

清亮而决然的声音在不远处响起,尔朱义琛侧头看去,那位面色冷峻的青年像是已经拉满的弓弦,似乎下一刻就飞羽如流星。

在心里盘算了下,尔朱义琛上前一步,拱手道:“在下出任代州司马,愿领兵出塞,请县公安坐关内。”

几道视线在尔朱义琛的脸上打转,片刻后李善挥手道:“薛将军坐镇雁门关,余者皆出塞一战,各位准备吧。”

苏定方、李楷、张宝相等人纷纷沿着阶梯下了城头,无论欲谷设答不答应后退,此战都会很快拉开战幕。

等薛忠也走开,李善嘱咐王君昊、赵大等人备战,自己沿着城头上的道路缓缓而行,尔朱义琛似乎察觉到了什么,悄无声息的跟在了身后。

“此战苏定方为主将。”在这种情况下,李善没时间也没心思去绕弯子,径直道:“分左右两军,左军由苏定方亲领,右军由张宝相统率,你若有意,可随某去右军。”

不管是苏定方、李楷还是郭朴、薛忠都坚持李善若要出战,必须在左军,因为左军中有苏定方、李善、李楷的亲卫,安全性能得到保证。

李善坚持出塞,一方面在于他内心一直不停沸腾的激愤情绪,另一方面在于激励军中士气……之前这些天,突厥的杀戮让雁门关上下将校士卒心里都极为压抑,这种情绪能转化为士气,但也有可能调转相反。

但毫无疑问,李善本人不擅冲锋陷阵,也没有太多的经验,而且李唐军中,向来有主将阵亡,亲卫皆斩的军制,更何况其中李善身边的亲卫与其不仅仅是主将亲卫的关系,而且还要考虑到苏定方这一边。

如此一来,左军很可能因为李善的存在而束手束脚,没有办法完全发挥战力……偏偏左军的重要性远比右军要大的多。

但尔朱义琛一来,就能完美的化解这个难处……尔朱义琛连夜奔赴雁门关,总不是为了来给李善收尸的吧?

“怀仁……”

“放心吧,即使不胜,亦不至于败北。”李善打断道:“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尔朱义琛眉头大皱,他连夜赶赴雁门关,为的不是战事,而是面前这位青年安危,“即便如此,怀仁亦无需亲自上阵。”

“将不可因怒兴兵。”李善的声音不高,“但此战因某而起,欲谷设为某而来,数千百姓屠刀悬颈,千余男女横遭屠戮……”

“太冒险了。”

“所以才要请仲珪兄助小弟一臂之力。”

今年刚好三十岁的尔朱义琛脸色有些古怪,想了想换了个话题,“你与李楷是至交?”

“是,当日困境,若非德谋兄援手……”李善看尔朱义琛神色有些歉疚,笑道:“时过境迁,更何况已有落脚之处。”

“李楷也出战?”

“嗯,若非仲珪兄赶至雁门关,德谋兄理应留在关内。”李善笑了笑,“总要平衡一二方可。”

顿了顿,李善突然话锋一转,“此次出任代州录事参军事的乃河北名将薛万彻。”

“不错。”

“但其兄薛万均投入天策府。”李善轻声道:“凌公如今还居于朱家沟。”

好吧,尔朱义琛可以确定了,面前的青年早就心里有数,薛万彻、薛万均兄弟分投东宫、天策府,就像陇西李氏丹阳房李客师、李乾佑兄弟分投齐王府、天策府一般。

以此类推,凌敬已经投入天策府,据说很受秦王器重,而凌敬至今还住在朱家沟……显然投入天策府这是李善的刻意安排,无非是为了平衡而已。

凌敬投入天策府,那另一头……自然是舅家身处东宫。

尔朱义琛曾经问过,朱玮那边没有透露太多的东西,而李善却能探得真相……真是名不虚传,不愧能在短短三年内名声鹊起乃至名扬天下。

“尔朱一族,在李唐一朝已然无虞。”尔朱义琛想了想,低声说:“但最好还是不要泄露此事……你我不同,你母亲更不同。”

李善愣了愣,在他隐隐探得真相之后,曾经考虑过这个问题,尔朱一族,在北周、前隋、李唐都有出仕者,按理来说,即使身份泄露也应该没什么干系,为什么母亲、朱玮一直隐瞒?

尔朱一族,最有名的应该就是尔朱荣了,而这位干出的最能影响后世的事不是镇压六镇,不是扫灭葛荣,不是弑杀幼帝,而是臭名昭著的河阴之变。

身处洛阳的鲜卑贵族以及出仕北魏的门阀世家被杀了个干干净净彻彻底底,在知晓身世之后,李善曾经查阅过史料,看过那本《魏书》,光是看……都看的冷汗迭出。

五姓七家乃至中原大族,基本一个都没跑,比如天策府的主簿,十八学士之一的李玄道,此人出身陇西李氏,其祖父李瑾就是死于河阴之变。

类似的还有时任黄门侍郎的王遵业,太原王氏的“四房王氏”第一房始祖,王广业,“四房王氏”第二房始祖……

和李善关系最好的世家子弟就是李楷、王仁表……祖上都是有仇的。

最让李善有些不安的是……尔朱义琛这一支能出仕周隋唐,但却要自己和母亲隐姓埋名,只可能有一個解释,母亲是尔朱荣的直系后裔。

当年高欢在韩陵之役中几乎杀尽了尔朱一族,唯独尚是幼童的尔朱敞从狗洞中逃得一命,辗转入周隋,身居高位……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的北周宇文泰需要,另一方面是尔朱敞的父亲是尔朱荣的堂弟,不是其直系后裔。

换句话说,但凡活下来的尔朱一族,要么改姓为朱,要么都是尔朱敞这一支的后人……母亲呢?

看李善脸色巨变,尔朱义琛拍了拍其肩膀,安慰道:“适才你也说过了,时过境迁,时过境迁,留心一二,理应无大碍。”

深深吸了口气,大战在即,李善努力不再去想那些事,这时候不远处传来薛忠略微兴奋的呼声。

“怀仁,突厥退了!”

李善猛地转身,大步走下阶梯,“还请仲珪兄护佑左右。”

尔朱义琛紧随其后,嘴里却在说:“差矣差矣,辈分错了!”

李善脚步略为一顿,感情叫了半天兄弟,原来舅甥。

大门被数十士卒努力推开,阴暗的门洞内登时亮了起来,身负明光铠的李善放下望远镜,接过赵大递来的马槊,第一个趋马出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