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 第三百八十一章 惊变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第三百八十一章 惊变

作者:狂风徐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8 23:43:06

第三百八十一章 惊变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这种狗屁倒灶的破事,李善才懒得搭理,何况刘世让头上帽子绿油油,自己能劝得动?

更何况,刘世让、李神符在河东道的资历都很深,李善也没资格从中调解,

如今横在李善心头的是突厥即将南下,或者已经南下。

当李善打断话头,将数万突厥兵南下攻朔州的消息说出口后,他发现刘世让脸色铁青,而且怒视自己。

李善只觉得莫名其妙,再转头看看,李神符正捋须微笑。

“怀仁为国事急奔崞县,本王在此谢过。”李神符笑道:“河东道已聚三万精锐备寇突厥。”

“对了,宜阳县侯得陛下授意经略马邑,难道要顿足不前?”

李神符阴恻恻冷笑道:“听闻宜阳县侯当年与原国公交情莫逆?”

顿足不前,原国公史万宝……这两个词让李善心生警惕。

此时此刻,彼时彼刻,史万宝顿足不前,导致刘黑闼覆灭三万唐军精锐,并让淮阳王李道玄被俘。

而刘世让也会这么做?

马邑的高满政,雁门的李高迁,此时肯定都在翘首以盼。

李善微微摇头,不同的……去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夺嫡导致,而这一次和夺嫡并无干系。

刘世让霍然起身,冷笑道:“不劳并州总管费神!”

言下之意是,你李神符是并州总管,可管不到朔州、代州,有你什么事?

李神符也站起身,厉声喝道:“本王得陛下之命任并州总管,如今河北道无行军总管,无代州总管,难道本王还管不得?!”

“不错,正是管不得!”

好吧,两人又撕掰起来,李善也听出了味道,想了想索性出了门,抓住刘世让的亲兵问了几句。

等大致弄清楚之后,李善只能长叹一声,非要将深仇大恨的一对放在河东,而且权责不明,上下难分,这就是李渊的手段?

近年来,突厥时常破雁门侵扰河东,所以河东道每年都会聚集府兵,没办法啊,突厥时常是选在秋收之后或者秋收时候来袭,之前两年吃了大亏。

今年因为高满政举朔州投唐,又有马邑大捷,所以聚集府兵稍微迟了点,如果圣人李渊没有遣派太子、齐王、秦王出京,那么并州总管李神符就是名义上的河东道第一把手。

在这种情况下,李神符欲北上,是说得通。

为什么要北上?

无非是李神符不希望看到与自己有仇怨的刘世让再次建功立业,之前已经有了马邑大捷,如果这次再能立功击退苑君璋,刘世让很有可能成为复设的代州总管府的总管,这不仅仅是分李神符的权,而且是能与李神符并肩的地位。

所以,李神符以并州总管的名义,领兵北上代州,反正代州现在还没总管啊。

但崞县正好在代州南部,卡在了路上,驻兵于此的刘世让不许……圣人授我经略马邑之责,有你李神符什么事?

为此,两人从吵架到斗殴,两支唐军甚至都发生了小规模的冲突。

李善搓着牙花子,知道这事儿有点难办了……同时也知道了,为什么自己说出数万突厥南下的消息后,刘世让要怒视自己。

数万突厥南下,再加上苑君璋一部,高满政很难守得住马邑,李高迁、刘世让都要出兵援助,不说胜负难料……李神符率兵北上,至少有足够的理由驻扎崞县,掩护忻州、太原府。

而且李善还隐隐揣测,之前苑孝政抵代县,自己很快打探出,苑君璋今年会再度南下攻打马邑,这个消息他是写了信通知了李高迁和刘世让……而李神符为什么知晓?

按道理来说,如今已经是十月初了,苑君璋一个多月前才惨败而归,短时间内应该不会再度起兵……而李神符突然领兵北上,很可能是得到了确凿的消息。

会是谁告知李神符的呢?

李善苦笑了几声,刘世让那老头自然认为,要么是我,要么是李高迁……而偏偏,自己突然赶到崞县,通报军情。

现在刘世让八成认准是我暗中告知李神符的了。

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破事!

李善实在是头大,犹豫着在门口盘桓好久,听里面没动静了……两人都口干舌燥,这才走进去。

“突厥南下,如之奈何?”

“宜阳县侯奉命经略马邑,自然立即出兵赶往朔州。”李神符断然道:“崞县为忻州、太原府北边门户,本王领兵驻守此处!”

刘世让冷笑道:“某已命雁门守将李高迁率兵出塞,与高满政成掎角之势,必不至有失!”

李神符正要反口驳斥,李善猛地上前几步,脸色微微发白,“江夏郡公已然出兵?!”

“不错。”刘世让看李善神态严肃,嗤笑道:“已然十月,突厥不会遣派大军……”

李善厉声打断道:“是宜阳县侯的耳朵聋了,还是某适才口误?!”

“数万突厥骑兵随苑君璋南下朔州!”

“宜阳县侯是觉得江夏郡公数千兵马能挫败突厥?!”

李善气急败坏,还真以为我是好脾气啊!

“《孙子兵法》开篇明义,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轮得到你如此黄口小儿教训老夫?!”刘世让须发尽张,怒斥道:“如今,突厥内乱,颉利可汗、突利可汗内斗,如何会在十月遣派重兵?!”

刘世让也不傻,打探到了突厥内部的情况,才会对李善送来的消息不屑一顾。

李神符眼珠子转了转,柔声问道:“怀仁如何得知数万突厥南下?”

“内情不便告知。”李善冷冰冰的说:“领兵两人,颉利可汗之子阿史那欲谷设,处罗可汗三子阿史那郁射设。”

刘世让狐疑的盯着李善,连领兵将领都知道的如此清晰,难道突厥真的大举南下?

那李善是如何知晓的?

李善面如寒霜,久久盯着刘世让,“权位诱人,不仅糊了刘公双眼……”

谷殸

没等刘世让发飙,李善转身就走。

局面已经失控了……李善继续待在崞县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他无法劝李神符收手,也劝不动刘世让立即领兵北上,现在只能赶回代县,并同时派亲卫连夜赶往雁门出塞,告知李高迁。

书房里,马周一脚将胡凳踢翻,还狠命的踹了两脚,骂道:“蠢货,一群蠢货!”

屋内除了李善,还有平阳公主亲卫杜晓,李善的亲卫头领王君昊,以及不久前来的阚棱。

杜晓虽然只是亲卫,但久在军中,在河东待了多年,对人际关系了然于心,很快判断出关键在于雁门。

突厥大举南下,如果刘世让和李神符合作无间,那么刘世让、李高迁同时出兵,约莫万余精锐,保持谨慎,步步为营,同时让李神符率兵北上驻守代县,守卫雁门,以为后盾。

那么,如果苑君璋短时间内无法攻克马邑,这一场战至少不会输……很可能会保住马邑这个重要的军事据点。

但如今,李高迁孤军出塞,而刘世让和李神符还在崞县扯皮……马邑是不用指望了,李高迁能不能保住兵力退回雁门,也是很难说的。

所以,现在,雁门空虚……如果突厥来袭,很可能被攻破。

“你不用去。”李善放下笔,将信纸塞进信封递给杜晓,“你即刻启程回京,将信交给平阳公主。”

能不能逃过这一劫,很难说……但至少,这个锅,我李善是不背的。

李善在信中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其一苑孝政有意投唐,维护商路,其二,苑孝政暗中告知,突厥以欲谷设、郁射设领四万骑兵助苑君璋攻打雁门,而刘世让轻易让雁门守将李高迁出兵塞外,其三,李神符与刘世让在崞县扯淡,宁可僵持,也不肯退一步,导致雁门空虚。

李善在信中最后提到,“臣粗鄙之身,蒙陛下厚待,收笔之后,即刻启程,携亲卫、青壮赴雁门,若有不忍言之事,还请平阳公主照料吾母。”

马周瞥了眼李善,说的这么可怜,难道你还要真的去雁门?

李善深吸了口气,回头看向阚棱,“阚兄,论领兵上阵,此间以你为首,还请助小弟一臂之力。”

王君昊冲阵犀利,也算心细,但领兵非其所长……数遍周边诸人,当年江淮军中与王雄诞齐名的阚棱是不二人选。

阚棱拜倒在地,慨然道:“李郎君先援手义父,后举荐在下随军西征,又力劝陛下,使义父转危为安,自当义不容辞。”

李善挽起阚棱,“点齐亲卫护兵,命贺娄善柱、贺娄兴舒祖孙召集在册府兵、村中青壮,即刻启程,赶赴雁门。”

一旁的王君昊高声应是,转身出门,而马周迟疑了下,低声问:“怀仁,不如坐镇代县……”

“刘世让什么时候才会北上雁门,你知晓吗?”李善冷然道:“宾王兄应当知晓,某在此地费了多少心神,如何容忍就此灰飞烟灭!”

“弱旅以抗强军,虽有雁门关卡,但若某龟缩后方,军中士气一落千丈。”

马周叹了口气,如果李善在代县,一旦雁门被攻破,不管是往东还是往南,还有逃脱的机会,但如果身在雁门……几无幸理。

但李善向来是个在关键时刻咬得住牙关,下得了狠心的人,去年历亭县外,绝境之中设计反击,如今还没入绝境,如何肯轻言退缩!

从墙壁上取下那柄长刀悬挂在腰侧,李善大步走出书房,眼中有着恨意,也有着狠意。

大好局势,很可能因为李神符和刘世让的仇怨而毁于一旦。

但如果能咬紧牙关挺过这一回,将士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天蒙蒙亮,一丝鱼肚白在天际之交处闪现,有些狼狈的李善出现在雁门,夜间趋马对于他来说,难度还是太大了,一晚上坠马三次,要不是王君昊、赵大等人护着,说不定要受伤。

李善身后除了三百亲卫护兵之外,还有紧急召来的两百府兵青壮,贺娄善柱许诺至少还能动员两千青壮赶赴雁门……李善一个多月前亲自下田抢收的表现在此刻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提前赶来的阚棱已经接手雁门防务,清点士卒、军械、守城器具。

“江夏郡公领精锐尽出,留守是长史、录事参军、骑曹参军事。”阚棱朗声道:“留守士卒五百,民夫青壮三百。”

李善前世今生都不擅长具体的军事指挥,直截了当道:“刘世让领兵抵达雁门之前,均由阚兄做主,朱八可回关了?”

朱八是从崞县出发,径直出雁门去寻李高迁的……这位左武卫大将军完全不知道他面临的是数万突厥精骑。

李善在心里盘算,如果李高迁跑得快,或者短尾求生,能保得住大部分兵力退回雁门,那接下来就好办了……就算苑君璋占据马邑,突厥明年借道马邑攻打雁门,自己也有至少半年的时间。

半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自己的一些手段或许能起到作用。

但是,就在此时此刻,距离雁门六十里外的营地中,喧闹的嘈杂声将还在睡梦中的李高迁惊醒。

“怎么回事?!”

“郡公,郡公!”亲卫头领连滚带爬的冲了进来,“敌军来袭!”

李高迁有些诧异,“苑君璋那厮不去攻打马邑,直接调头来攻我?”

“难道不怕高满政在后面戳他屁股?!”

一个多月前的马邑大捷,苑君璋就是久攻马邑不可,调头攻打李高迁,结果被刘世让、高满政捅了屁股,就此溃败。

“不是苑君璋!”亲卫急的满头大汗,“是突厥,是突厥!”

“每逢大事有静气。”李高迁喝骂了声,“这有何奇怪?”

苑君璋依附突厥,此次南下,必然得突厥助力,但如今都十月份了,突厥能遣派多少兵力。

李高迁大步走出营帐,翻身上马,挺直身躯,遥遥眺望,下一刻,身子僵硬了。

营门外,黑压压的骑兵铺天盖地,李高迁也是宿将,一眼看过去就知道,至少万余骑兵。

李高迁的身子在马上晃了晃,摇摇欲坠,他此次携大军出塞,四千骑兵,五千步兵,加上民夫,共计万余。

但这一次和上一次不同,李高迁携带的民夫不多,而且也不是步步为营,营盘并不稳固……换句话说,被突厥攻破的可能性非常大。

李高迁的判断力很准确,仅仅两刻钟,营盘前阵已近崩盘,无数突厥骑兵或手持弯刀呼啸而过,或弯弓搭箭,骑兵如利箭一般直指大旗。

如果李高迁能拼死抵抗,调动从左右出营的骑兵夹击,或许还能暂时稳住阵脚。

但他选择的是,弃军而逃。

巨大的喧闹声响彻整个营盘,无数人眼睁睁的看见李高迁并数百亲卫狼狈向东逃窜,高高的大旗无力的坠落。

唐军彻底崩盘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