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狠宋 > 第320节 复仇不过夜

狠宋 第320节 复仇不过夜

作者:比萨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8 23:42:15

第320节 复仇不过夜

听到史志超这么说,花天任脸色铁青,紧闭嘴巴,无话可说!

“呵呵!”赵胜干笑两声道:“这是误会,孟七郎和史统制岂是那种人!”

“告辞了!”赵胜拱手道。

“请!”孟之祥也拱手,彬彬有礼地道。

马蹄声响,江陵府的兵马向前前进,史志超呸了一口道:“想占我们的便宜啊!没门!”

“老史,我和你打赌,你说江陵府的兵马会进攻鞑靼人吗?”孟之祥问道。

“不可能!”史志超道:“你说呢?”

“我说他们也不可能!”孟之祥不假思索地道。

两人哈哈大笑起来,对自己充满信心,对来自自家的军马毫无信心。

赵胜率江陵府军马尾随鞑军,实际上是蒙古汉军后队三千人,宋军二万人的大队,却不敢向鞑军发动进攻!

张柔的三千军,看着后方的宋军,步伐不乱,队形整齐,稳稳向北而行。

赵胜踌躇不前,他想发动进攻,但又心忧失败,他很清楚鞑军的厉害,即使兵少,往往能战胜兵多的宋军。

最终,他只能望着鞑军顺利离开,扬长而去。

心中叹息,如果能够强制命令孟之祥和史志超打头阵,若孟之祥和史志超胜利,赵胜就能抢功劳,若他们失败,赵胜接应他们,也有功劳,可惜他们的后台太硬了!

唉,都怪他们!

……

孟珙一边派兵猛攻鞑军营寨,一边对他们发动政治攻势道:“你们的塔察儿和张柔部队都已经撤退,你们没有援兵了!”

失去了援军希望的鞑军军无斗志,纷纷溃逃,气得苫彻拔都儿和察罕破口大骂塔察儿和张柔该死,居然丢弃他们,太过分了!

苫彻拔都儿和察罕骑虎难下,越是想守住,越是守不住,到了下午,宋军攻势如潮,人人奋勇,个个争先,鞑军大败!

见势不妙,苫彻拔都儿和察罕乘夜遁,逃之夭夭。

回去后与塔察儿和张柔有嘴上官司,两将向宗王口温不花、国王塔思控告塔察儿和张柔贪生怕死,抛弃友军,导致南下失利,塔察儿念着与孟珙的兄弟情,张柔顾虑着孟珙的救命之恩,不敢、不肯与孟珙交战,延误军机!又指责张柔管理工场不力,导致工场被焚,造成军队不能渡过长江,后果严重,恳请两位殿下严惩塔察儿和张柔。

但塔察儿和张柔则以当时的战场形势来辩解,即苫彻拔都儿和察罕公然说他们包打孟珙军,因此塔察儿为了不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就同意由他们对付孟珙,而塔察儿与张柔,则要对付京湖制置司的兵力,那里的兵力不少,必须有足够的兵力对付他们。

如今两边战事打下来,塔察儿和张柔的兵力犹存,苫彻拔都儿和察罕损兵折将,可见两将的无能,导致已军损失,要求殿下追究他们的责任,严惩不贷!

气得苫彻拔都儿和察罕暴跳如雷,他们打得这么辛苦,还被反咬一口,这世上还有天理吗?

斗嘴的双方各有来路,宗王口温不花、国王塔思就和稀泥,最终处罚是张柔没守好渡河木筏工场被罚羊五百只,就此了结此事,实际上就是不了了之!

察罕十分愤怒,但口温不花私谓他道:“不要再争了,军队以战绩来说话,你们损失兵力这么多,说什么都没用!”

察罕明白了,蒙古诸军以勇武和战绩说话,斗嘴皮子从来都不是蒙古人的表现,如果他消灭宋军十万,塔察儿消灭宋军一万,则他能怼得塔察儿哑口无言!

现在他是败军之将,诚如口温不花所言:说什么都没用!

……

鞑军大部队的撤退,一路退回了襄樊和汉江以北的邓州、唐州与蔡州。

此时,江陵府都统制赵胜接到了京湖制置司的命令,要他们停止前进,任由孟珙部队收复汉江以南的土地。

江陵府军官们十分恼火,到手的功劳飞了!

如今战局明了,鞑军力不可支,宋军前进收复失地,谁抢到地盘就是大功!

赵胜更是失望,他是宗室出身,原为御前诸军都统制,军权赫赫,但倒霉的是端平二年(1235)五月初三,降冰雹,军民交相哄闹,结果赵胜削夺三官,罢免,枢密院根据官家的旨意,下令由韩昱代替他。

之后赵胜起复,升到江陵府都统制,当然不如御前诸军都统制的好,他想继续升官,却被史嵩之阻住。

这是之前得罪了孟之祥与史志超的原因吗?

赵胜心中愤怒,但无计可施,甚至还要约束手下,不要让他们骂得太过分。

这是文官的天下,史嵩之不是个良善之辈,又手握大权,得罪他可没有好果子吃。

这孟之祥与史志超虽然年轻,却睚眦必报,太过分了!

别看赵胜宗室出身,天潢贵胄,实际上赵官家防武将、防TJ,还防同姓的宗室!

朝廷限制宗室子弟随便出京,五服以内的宗室必须居住在宫城,出入宫廷需要进行提前报备;其次在五服以外的宗室可以住在宫内,也可以住在宫外,但是不能随意进出都城,若是想要出京城,也要提前报备。

再有就是限制宗室子弟与外臣来往,如若违背,御史即行弹劾。

孟之祥与赵贵禄交好,是因为赵贵禄以殿前司高官的身份来“指导”孟之祥,方能说得上话。

朝廷限制宗室子弟入朝任实职;宋朝的宗室子弟都是有着爵位傍身,而且还特意规定宗室子弟在年满7岁后,都会进行赐名和授官,但是这个授予的官职是宋朝的一大特色,即只是拿工资的俸禄官,也可以称之为闲散官,属于没有任何实权的官。

英宗之前的宗室子弟不能参加科举考试,也不能到地方担任任何官职,必须在京城提前过上养老生活,禁止宗室子弟担任军方职位,这个做法让宗室子弟的野心只能化为乌有。

话说回来,也有一些宗室子弟掌握实权,如赵贵禄、赵胜等,相对受到官家的信任。

还有禁止宗室子弟到边疆地区担任官职,不允许担任学官和考试官,禁止宗室子弟担任宰相之位,能参加朝会的宗室子弟没有说话的权力,只能在旁边当吃瓜群众。

……

很多很多的规定,宗室子弟在宋朝,还真的是大怨种,赵官家当防贼一般地防着他们。

真要是皇家宗室子弟与文官争斗起来,很可能是宗室子弟吃亏!

没错,孟之祥与史志超还真的向史嵩之提过此事,他们都给史嵩之写信,汇报自己的情况,向史嵩之问安,每月一封信,例行公事,如有要事则增发书信。

史嵩之是孟之祥的大恩主,孟之祥礼节到家,毕恭毕敬,除了书信往来,逢年过节,大礼包送上。

但两人都是高傲的人,只据实说话,并不多进谗言。

史嵩之让赵胜不得擅动,不仅仅是史嵩之对赵胜的打击报复,还涉及到朝廷对孟珙的重重封赏,史嵩之必须给孟珙面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