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狠宋 > 第2节 接过牛皋爷爷的锏

狠宋 第2节 接过牛皋爷爷的锏

作者:比萨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8 23:42:15

第2节 接过牛皋爷爷的锏

术虎刺用的弓身粗如儿臂,弓弦力量强劲,箭离弦时空气发出一个爆音,“蓬!”

说时迟,那时快,声音未消,箭如流星,即将射中前面的孟之祥时,他如后面长了眼睛一般,看好来箭,只见他身形一扭,来个蹬里藏身,姿势优美无比,足以赢得大量喝彩。‘

箭落空了,让术虎刺大吃一惊:“这南蛮好俊的身手!”

赞叹之余,更增加了杀孟之祥之心。

好个鞑子,一拍马匹,跨下战马长嘶一声,瞬间拉近了与孟之祥的距离。

孟之祥方才避箭的举动,其实也出乎他的意料,当他听到后面弓弦响声时,他心砰砰跳,知道鞑子对他不利,正在紧张如何应对时,身体下意识反应,让他避开此箭,不由让他又惊又喜。

貌似自己的能耐不错啊!

强健的身躯,肌肉发达,双手有力,反应敏锐,就是老虎也能打死,武二哥也不如俺!

然并卵,出于自己的感觉,他知道自己打不过后面那该死的鞑子,至少现在的身体状况和武器是不行的,所以只能逃。

他的刀鞘空了,之前的战斗中,他的刀被砸成锯齿,扔掉。

他的长兵器是杆大枪,也不翼而飞。

因此他只能利用手边的武器,他也取弓搭箭,背射一箭。

孟之祥的弓与术虎刺的弓不遑多让,一箭射出,空气也是一个爆音!

说起孟之祥也是弓箭好手,可惜遇到的是术虎刺。

箭的力道十足,术虎刺挥舞手中骨朵,觑得较亲,轻易地将来箭给打飞,简直不费吹灰之力的样子。

骨朵,古代兵器也,类似长柄锤,木柄上安装一个蒜头或蒺黎形的重铁器,凭藉重力锤击敌人。习者需要有较大的力量,因锤法能硬砸硬架,故有“锤,棍将不可力敌”之说,主要技法有涮、曳、挂、砸、盖、擂、云、冲等。

敢用骨朵者无一不是勇士,之前的孟之祥凭一把单薄的马刀与对方对峙,就吃了大亏。

如今他连发三箭,均被骨朵打飞,攻击无效!

孟之祥唯有奔逃,术虎刺在后面紧追不舍,他没有发箭,胸有成竹,兀那南蛮先前败了一仗,勇气丢失,兵器缺乏,必被他所杀!

听到后面渐渐追近的马蹄声,孟之祥心脏怦怦跳,不由得暗暗叫苦,茫然四顾,一片荒郊野岭,并无大森林可以隐蔽,也没有什么有利地形可以利用,更无援兵,为之奈何?

就在危机关头,他看到右侧一座小山边上似乎有座小庙,冥冥之中似有呼唤,一时间他福至心灵,策马往小庙冲去。

孟之祥的马匹相当不错,有大宛马血统,跑得很快,而术虎刺作为金朝贵族,骑的也是匹好马,反正都不是蒙古马。

呃,很多人迷信蒙古马,但这种见识是不地道的,错得离谱,高头大马才是华夏乃至周边马上民族的最爱。

道理很简单,蒙古马太矮了!

绝对没说错,毕竟我们人人喜欢大长腿美女,对于宝马也不例外。

骑着身高120厘米到135厘米的蒙古马,遇到骑着高头大马高达135到146厘米的,人家居高临下,一刀力劈华山当头砍来,矮种蒙古马骑兵岂是对手?

蒙古马的最多只能驮动70公斤的重量,一个草原汉子要是再穿上厚重的铠甲,蒙古马就不堪负重,所以蒙古马骑兵主要以骑射为主要杀伤手段,真要冲锋陷阵,还是得用高头大马。

在宋代以前,华夏的主流战马是河曲马,来自黄河上游,耐力持久战,恢复能力强,不是蒙古马。

蒙古马被接受那是因为宋代以后,华夏进入了内卷时代,蒙古马这种个子小、吃得少的马匹才受到欢迎。

至于长腿小腹的大宛马,来自中亚,可不是草原马,它和当年波斯帝国的尼萨马有血缘关系,都是住马厩的圈养马,当年汉军打进大宛国后,大宛国人就坚守城池,怒怼汉军说:“要是继续攻城,就杀掉所有人质,不,马质。”

除此之外,中原王朝从西部进口的中亚、新疆、中东马匹多数高过蒙古马,华夏先人喜欢高头大马也不单单是为了排场、好看,还有重要的军事价值。

只要是有能力的贵族与骑兵军官,都喜欢高头大马,概莫能外。

孟之祥的马匹是不错的,可惜遇到了术虎刺,马匹质地和骑术都胜孟之祥一点点,越追越近,眼瞅着孟之祥还没赶到小庙,术虎刺就追上了。

要是普通人,还真被术虎刺赶得心惊胆战,可能会错漏百出,然而孟之祥眼露狠厉之色,掏出一把小刀,狠狠地插在了胯下战马的小腹上!

战马长嘶一声,徒地加速,一下子拉开了与术虎刺的距离。

换作是前任孟之祥是绝对不会对自己的爱马下狠手,战马是骑兵的伙伴,同生共死,感情极深,洗擦梳毛喂食训练,缺乏食物时把自己的粮食匀给战马,爱惜得不得了。

现任孟之祥则对战马的感情不深,且作为一个理智的理工狗,在初时的惊慌过后,他迅速清楚了他所能够脱困的手段,立下狠手,让自己暂时脱困。

象一阵风一般冲到了小庙前,孟之祥用力勒住马匹减速,然后他快速跳离马背。

这时,马匹再也支持不住,脚下一跘,重重地摔倒。

马还没死,马身剧烈地在地上摩擦抽筋着,鲜血由它的口鼻和伤口处直喷而出,一下子就在地上流了一大滩血,情景惨烈,加上扑鼻而来的血腥气,让孟之祥感受到极大的冲击,倒抽了

一口凉气!

这,就是战争啊!

在孟之祥眼前的庙很小,抬头看到庙上的横匾,赫然是“岳武穆庙!”

他三步并作两步,推开没锁的门,闯进庙里。

既没见到庙祝,也无香客,进入正殿,但见得正位处有一位威严儒雅的武将手执书本坐着看书,左边是一位白袍执双锤小将,右边则是一位黑脸持双锏大汉,除此之外,再无其它。

孟之祥轻易地辩认出看书武将是岳武穆岳王爷(鄂王),白袍小将是岳云,黑脸大汉自然就是牛皋。

不要问为什么认得出他们,只要你是个正宗的中国人,你就可以认得出他们,这是烙印在中国人血脉里的认知!

暗叫一声:“岳王爷保佑我!”

孟之祥脑海思绪有如电闪石火一般,不加思索,冲到了牛皋爷爷身边,双手接过了牛皋爷爷的两条锏。

乌黑油亮的锏落在他的手里,微微一沉,竟然是真家伙!

这怎么可能?

要知道,古代金属很值钱,放在庙里,容易被偷。

锏,(铁)鞭类,长而无刃,有四棱,长约一米,出于晋唐之间,以铜或铁制成,形似硬鞭,但锏身无节,锏端无尖。锏体断面成方形,有槽,故有“凹面锏”之称。

锏多双锏合用,属于短兵器,利于马战。锏的分量重,非力大之人不能运用自如,杀伤力十分可观,即使隔着盔甲也能将人活活砸死。

他抓着两把锏舞了几个架势,只觉得双锏不重也不轻,就像是自己手臂的延伸,在他的手里运用自如,这真是神赐之锏。

神锏在手,天下我有!

孟之祥胸前豪气横生,转身大步出庙,正遇到追来的术虎刺。

术虎刺双眸微眯,盯着持锏而来的孟之祥,不由得迟疑不决,感觉到那个南蛮象换了个人似的,士气高涨,目光狠定,象鹰隼打量猎物般地盯着自己。

心中一悸,术虎刺竟有种不欲对战的感觉。

但来不及了,孟之祥一个箭步上前,左锏直砸向术虎刺胯下战马,来个先下手为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