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刷短视频被古人看见了 > 第217章 一分钟看完辛文天祥的一生

217.第217章 一分钟看完辛文天祥的一生(一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他身居汉朝的精神、唐代的血性于一身的无双国士,他以坚贞的民族气节担负起了救国救民的重任。

然而,他并没有改变南宋的命运,也改变不了海上浮尸10万的王国命运。

文天祥本名叫做文云孙,后改名为天祥。

文天祥出生的时候,正是金国灭亡,蒙古南下,南宋内忧外患的时候,此时的宋朝已经山河日下,即将走向灭亡。

20岁时,文天祥来到江西四大书院之一的白鹭洲书院求学。

一年后,文天祥和弟弟在乡试省事中集第。

面对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文天祥以法天地之不息为题,洋洋洒洒的写下了近万字的预对策。

宋理宗看完之后十分高兴,当场将文天祥钦点为状元,文天祥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将名字从云孙改为了天祥。

文天弱冠之年就高中状元,本来应该是一件天大的喜事,然而一个噩耗却让文天祥不得不回乡守丧。

24岁时守孝期满的文天祥被派到浙江的宁海做官,但他还没来得及赴任,就传来蒙古大军突破长江防线包围鄂州的消息。

宦官董宋臣劝宋理宗迁都避难,文天祥则上书反对迁都,细数董宋臣的诸多罪状。

公元1265年,在位40年的宋理宗驾崩,皇太子赵琦即位,是为宋度宗。

而赵琦是一个弱智皇帝,又如何能治天下的?

宋度宗登基后,每日在后宫里和嫔妃享乐,朝政全都由权相贾似道所把持。

而且此时蒙古大军步步紧。一南宋已经摇摇欲坠。

40岁这一年,元军占领了鄂州,但是在他的号召之下,江西豪杰纷纷响应,很快就拉起了一支上万人的队伍。

可当文天祥带着秦王大军到达临安时,非但没有得到重用,反而被晾在了一边。

43岁时,文天祥因为部下叛变而被元军俘虏。

元军久闻文天祥的大名,对他以礼相待,文天祥被逼无奈之下写下了那首过伶仃洋,以此表明自己的志向。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秦朝。

秦始皇嘴里面念叨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在这南宋灭亡之际,竟然有如此有气节之人。

这让他想起了屈原,虽然那屈原是楚国之人,更是和他秦国是敌对的势力。

然而他的精神,还是值得被敬佩的。

只是让秦始皇比较可惜的,是那南宋那么多人才,却还让那南宋灭亡。

也让这样有气节的人,在面对国家灭亡之时英勇就义。

汉朝。

汉武帝刘彻看着天幕上的评论,他缓缓的站了起来。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在那宋朝竟然有如此有气节。

这天下,除了那屈原能够和他相比之外,只怕也没有谁了!

同时他在想,如果他大汉灭亡之际,是否真的有人也如此?

三国时期。

曹操看的天幕上的视频,他仰天长笑。

气节!这是多么可笑一个名词啊!

他见过太多有气节之人,可在面对生死之间的改变。

他们都不过世土鸡瓦狗之辈,又怎么配说又气节。除非他们像那南宋十万军民一样,面对敌军的逼近,宁死投海也不屈服。

隋朝。

杨广看着天幕上的视频,本来一直很轻视那宋朝的他,收起了他轻视的目光。

虽然他对那些文人一直看不起,可并不代表他不佩服这有气节之人。

毕竟不在乎自己生死之人,实在是人生罕见。

随后,他想起朝廷的那些大臣们,觉得他们一个个不过伪君子。

如果他们真的有天幕上文天祥的气节,又怎么会不受他的重用?只可惜他们都是沽名钓誉之辈。

唐朝。

李世民看着天幕上的视频,他也很佩服文天祥的气节。

毕竟从古至今你这样有气质的人并不多见,而那高句丽更是没有一人。

自他攻打高句丽以来,随着对方军事首领用煤气中毒留下后遗症之后,整个高句丽的军事陷入了混乱。

而大唐更是趁着这个机会,攻打了一个又一个的城池。

而那高句丽的文人,更是有人开车门投降,以期望自己在投靠大唐之后,能够捞一官半职。

至于气节,在他们看来那是什么东西?哪有自己的性命重要!

宋朝。

赵匡胤看到天幕上的视频,他缓缓的流下了眼泪。

他没有想到自己的大宋竟然有如此的忠诚官员,在面对国破山河在之时也选择英勇就义。

只是他大宋辜负了人家,也辜负了那些跳海身亡的十万居民。

赵祯看到天幕上的视频,他拿起了桌上的笔墨,开始在纸张上写了下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他觉得这句话值得他仔细品味,毕竟他大宋有这样有气节之人,实在是他大宋的幸运。

同时,他也让人把这一句诗句传给了所有的大臣,让他们和自己一起欣赏,也希望他们能够学习一下文天祥的爱国情操。

然而已经被俘的文天祥,看着天幕上的自己的一生,他微微的叹了口气。

一生漂泊,只为这江山依然在。

只是让他惋惜的是不管他多么努力,依然没有保住这宋朝的江山。

宋朝的百姓看到天幕上的评论,他们也满脸的愁容。

他们知道这大宋的江山将有可能保不住,可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那皇帝竟然和十万军民跳海而死,而这丞相文天祥在被俘之后英勇就义。

明朝。

朱元璋看了天幕上的视频,他心里充满了对文天祥的佩服。

毕竟那文人有这样的气节,实在是让他从心里的佩服。

只可惜的那是大宋的文人,而不是他大明的文人,他大明并没有这样有气节之人。

不过,朱元璋觉得这样的气节值得那些读书人学习,并把这一次科考的题目定为了气节。

朱由检看着天幕上的视频,他心事重重。

根据题目上所说,他也可能在不久的未来吊死眉山。

他很想知道自己大明的大臣们,也有没有和这文天祥一样,在被敌人俘虏之后,为了表示自己的气节而反抗到底被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