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刷短视频被古人看见了 > 第134章 你小时候见过这种情景吗?

134.第134章 你小时候见过这种情景吗?(二

第134章 你小时候见过这种情景吗?(二)

而现在看到天幕上使用煤炭,只怕已经在后世大行其道。

这就让他们深深的不解,后世是如何解决这煤毒的。

那么看到烧煤的炉子上面有着一条长长的管道真向了窗外。

他们连叹道:“妙、妙、妙。”

沈括看到了这种结构,他也不得不佩服后世之人的解决办法。

既然在密封的屋子里面烧煤会中毒,那就把燃烧的气体排出屋外就好了。

不过相比后世使用铁皮做成管道,沈括觉得他们更应该利用竹子做成这样的管道。

这样不仅能够解决室内烧煤中毒的问题,也非常的轻便。

甚至还可以在不使用的时候,把竹子做成的管道卸下来。

这样的好东西,沈括觉得需要记录在自己的《梦溪笔谈》里,然后刊印成书,让更多的百姓知道这种应用方法。

明朝。

朱元璋看了天幕上的视频,他微微的一愣。

煤炭这种东西,虽然从汉朝以来就被应用为冶铁材料之一,在北宋时期,更是被民间富裕人广泛应用于生活?

可是到了现在,煤炭也只是如此,并没有走进千家万户。

这不是因为百姓们不知道它的用处,而是因为挖掘太过麻烦,成本居高不下。

还有就是燃烧的效果,并没有木材烧制的碳效果好。

而且用煤炭冶炼出的铁,品质实在是太差。

并且挖出来的煤炭,更多的是一些煤粉,利用起来并不方便。

现在看到天幕的方法之后,才知道后世之人竟然把煤粉这样利用。

同时朱元璋也想到了火炕,他觉得那辽东之地。

如果有了煤,再有火炕,也不再是那苦寒之地。

就算是辽东之北,只怕生活在那里的人,也将不怕冬天的寒冷。

于是朱元璋下了命令,让辽东的官员组织人员寻找煤矿并大力的挖掘。

他要让辽东的百姓们,在这寒冷的冬季,不再畏惧寒冷。

……

朱棣看到天幕上的视频,他觉得自己非常需要。

虽然南方的天气相比于北方要温暖的很多,可是朱棣在北方生活习惯了,就把都城迁到了这里。

可是在寒冷的冬季,还是让人忍不住打哆嗦。

前一段时间天幕上播放制作火炕的视频,他就命令人去盘了一个。

没想到效果出奇的好,竟然在寒冷的天气中也能很是温暖。

现在看到天幕上打的煤球,朱棣觉得也非常适合他的皇宫。

有了这些东西,他的那些大臣就不再畏惧寒冷?

……

朱厚照看到天幕上的视频,他想起了正在辽东攻打建奴的王阳明。

自攻打辽东建奴已经三月有余,虽然经常有消息进入京城,可他并不知道具体情况,心里对王阳明满满的担忧。

特别是天气越来越冷,那辽东之地,只怕会更加的寒冷。

如果到那个时候军事行动,只怕士兵们并不愿意行军打仗,甚至可能出现士兵被冻死的情况。 想到这里,朱厚照叫来了张勇,让他去筹备一些煤炭,做成那煤球,送给那辽东的士兵们。

只是还没有等张勇行动,就有一份辽东的紧急信件来到。

朱厚照打开了信件,看着里面的内容,他被里面的内容惊呆了。

那王明阳果然如天目上所说,是千年难遇的圣人。

竟然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消灭建奴的任务,这是朱厚照完全没有想到的。

于是朱厚照赶紧写信,让人800里加急送到王阳明手中,让他驻扎在辽东,然后去朝鲜谈判借道之事。

同时,为了解决那些士兵在辽东寒冷的问题,他又命令兵部去采购一些煤炭,送到那撩动兵营。

王阳明看到信之后,他十分理解朱厚照的意图。

本来攻打建奴攻略就是他和朱厚照一起所想,也时常在那里听说过朱厚照的打算,那就是成为真正的征倭大将军。

于是王明阳叫来了军营中的将领,让他们安置士兵们在此安营扎寨,甚至让士兵们去做火抗来抵御寒冷。

而他只带了少量的士兵,前往了朝鲜,和朝鲜的国王商讨借道之事。

……

朱由检看到天幕上的视频,他又开始抄起了作业,并同时召唤徐光启进宫。

他也想听听徐光启这个专业人士,如何看待天幕上所铸造煤球?

徐光启听到皇帝的召见,他让人把旁边已经封烤干的煤球,和才刚刚制作出来煤炉,一起随他带进了宫里。

随着和朱由检接触的次数越来越多,徐光启也越来越了解他。

这是一个勤奋的君主,也是一个为天下百姓着想的君主。

同时,在知道自己将是亡国之君,并吊死在那煤山的时候,他就越来越喜欢抄天幕上的作业。

而现在看到天幕上的东西,肯定也会有这样的想法。

于是徐光启就让宋应星早早的做出这些东西,让这些东西随自己一起进宫,然后让朱由检评价。

朱由检看着徐光启带来的东西,他心里非常的高兴。

他没有想到,自己的任务还没发布,就有臣子能够带来自己所想要的。

同时他也好奇,这种东西到底有没有天幕上的神奇?

于是他命令侍卫们赶紧点火,看看这炉子的情况。

随着火焰慢慢的升起,朱由检也发现了他的优点与缺点。

相比火炕来说,这种煤炉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做饭,并保持长时间不熄灭。

不过想那辽东之地即将寒冷,只怕过不了多久,就会有些士兵因为受不了辽东的寒冷,冻死在那里。

朱由检决定,为他们配备这种煤炉,以保持他们能够在寒冷的天气下,正常的活动。

《江南:我们不烧煤,煤有毒容易出事,我们那里可因为这个死过不少人,那个时候我们都是烧柴火或者柴火炭。》

朱由检看到这条评论之后,他心中一激灵。

他虽然在书上看过,煤这种东西在房间里燃烧,就有可能中毒。

可是他毕竟没有见过,还以为并没有什么威力。

我们看到可能致死的时候,朱由检才明白其中的厉害。

于是他将原来的圣旨,修改过之后,才让人发往辽东。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