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天下乱不乱?淮海说了算(一)
第105章 天下乱不乱?淮海说了算(一)
天下乱不乱?淮海说了算。#历史#历史人物
地图上的这一地区,自古以来就人民朴实、热情、大方。
他们总是爱创业,很擅长风险投资。
他们跨越淮河流域,业务遍及世界各地。
他们是历史上最成功的一群风险投资家,他们的公司控制着世界500强企业。
他们打败了世界五大公司之一的大秦公司,他们帮助汉唐集团清理内部派系,然后借壳上市。
他们打的蒙元集团,直接破产倒闭。
ceo败走北漠,失落数百年的幽云十六州重归故里。
……
随着解说的开始,天幕上出现了一幅地图。
地图位于一段平原,却被四个省瓜分。
秦朝。
秦始皇看到天幕上的地图,听着天幕上的讲解,他紧紧的握住了拳头。
他在天幕上早已知道大秦会二世而亡,并知道会被那叫项羽和刘邦的所取代。
自他知道开始,就在全天下寻找这两个人,想先杀了这两人以绝后患。
项羽很好找到,乃是楚国旧臣。
只是做刘邦,他寻找了很久,也没有找到。
现在看到天幕上给的地图,秦始皇觉得这次一定能够找到,他要叫这些反叛之人,死无葬身之地。
沛县,刘季看到天幕上的信息,他更加的羡慕。
同样是这一片的人,为啥那叫刘邦的就可以争夺天下?
而自己刘季,只能当这小小的亭长,他感觉这实在是上天不公。
就在这时,一个消息传入他的耳中,远在江东的楚国旧臣项羽,竟然被那秦始皇抓捕到了咸阳。
听到这个消息,刘季缩缩了脑袋,现在他有点不羡慕了。
相比被天幕爆出以后叛乱的项羽,以及那个还没有被抓捕归案的刘邦。
刘季感觉自己现在做这小小的亭长,其实也挺好的。
虽然不如那些英豪,可是也不至于丢失性命。
至于以前想改名刘邦,在看到天幕上信息之后,刘季觉得还是不要改名为好。
要不被抓入咸阳,那就不值得了。
三国时期。
曹操看到天幕上所说,他干了一杯酒。
他觉得天幕上所说,帮助大汉清理内部派系,然后借壳上市,说的就是他。
要知道这天下势力,也只有他曹操出生在这淮海集团。
而那刘备,虽然有诸葛亮出生在此,可毕竟只是谋士,不足为虑。
那孙权,更是江东鼠辈,更不足为虑。
也就这时,他感觉到自己扶匡大汉,是天下之中最佳的人选。
至于借壳上市,他毕竟为汉臣,真可做这种大逆不道之事。
这种事情,还是留给后辈解决比较好。
曹操相信他的后辈,能够完美的解决这个问题。
明朝。
朱元璋看着天幕上的信息,他哈哈大笑了起来。
按天幕上所说,自己能成为皇帝,简直是众望所归。
至于收复失去百年的燕云十六州,那也不过是儿郎们够拼命。
相比历史上那么多皇帝,他不过是一介乞丐,能有如此成就,简直是时也、命也。
不过同时朱元璋也明白,这个地方并不是像天幕上所说喜欢叛乱。
而是它位于黄河下游,河道竟然比周围都高。
如果遇到天灾,这地方必然会出现黄河泛滥,无数的百姓将失去家园。
然而从古至今,这一片的治理并没有好的办法。
人们也只能在没有天灾的时候,多加加固河道。
各朝的百姓,看到天幕所说,他们有些不敢相信。
这世间竟然有如此的区域,每当天灾**之时,就是这里动乱之时。
同时他们也能理解,如果自己生活在这种区域。
在灾难之年,只怕也如他们一样,为了活命不顾一切,当年的他,又何尝不是如此?
想到这里,朱元璋召来了大臣,他觉得需要和大臣们商讨一下,如何安定这里的百姓。
商讨之中,朱元璋心里突然冒出一个想法。
如果把这里的百姓,迁徙到那未知的大陆,只怕就不会再出现这种问题。
可是想了一会,朱元璋觉得这绝无可能。
要知道这片区域,虽然因为天灾**,人口下降的厉害。
可是相比其他荒凉的地区,人口还是很多。
而如果迁到其他地方,只怕其耗费的人力物力,就不是大明能够轻易承担的。
朱元璋虽然把这个想法暗暗的压入了心中,可是他知道,这才是解决这里的最佳的方法。
《甘棠:这地方我知道,民风淳朴,热爱创业,热爱建立新秩序。》
《时来运转:这些地方大风车不少吧。》
各朝代百姓看到这里,他们微微的一愣。
他们不知道天幕上所说的大风车,到底是什么?它们又有什么作用?
可是看到天幕上这样说,各朝的百姓还是能感觉到,只怕有这大风车的地方,并不是什么好事。
只是这大风车具体有什么作用?他们还是不明白。
难道这些是风水大师手中的法器?能够定天下的龙脉?
《黒调:有大风车就意味着百年之内甚至很长时间不会有大的发展。
风车下面永远是基本农田保护区,控制好粮价就是对反骨仔最有效的管控,千古一相管仲的智慧千古流传。》
《蛋黄派:有没有可能这个地方自古以来就容易受灾一场洪水冲的家就没了才反的。》
看到天幕上这个评论,各朝的百姓感觉这并不是什么坏事。
虽然评论上所说,并不如他们猜想一样。
可是按天目上所说,各朝的老百姓,他们也能够接受。
要知道从古至今天下兴亡,从来不是说他们这些百姓能够决定的。
虽然这片区域,被称为经常创业的淮海集团。
可真的面对战争,各朝的百姓知道,他们并不想面对。
如果能够苟活着,又有哪个人愿意拼命?
只是这个地方太过特殊,每当黄河泛滥,这个地方就粮食绝收,他们不得不想办法填饱肚子,以至于让整个社会改朝换代。
而这后世,既然确定了这里生产粮食,只怕就不再会出现天灾。
那样的话,这里的老百姓也就不会再出现无粮食可吃绝境。
这在他们看来,实在是人生之大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