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朱元璋穿越崇祯 > 第131章 京城生变

朱元璋穿越崇祯 第131章 京城生变

作者:风醉天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8 23:32:37

第131章 京城生变

巩永固见到来人,急忙冲过去挡在朱元璋的身前,却并未出手。

他此举倒并非畏惧,而是他知道张大彪等人皆武艺高强,对方竟能突破防卫来到大厅,必是有过人之处。

若是他出手后不能制服对方,反而会失去威慑,让朱元璋更加危险,故而以此法拖延时间。

而他身后的朱元璋见到那人后,右手也已紧握剑柄,一脸凝重地盯着对方。

说来也怪,那兵士冲进来后竟没有攻击他们,只是不停地打量他们二人,最后目光竟落在了巩永固的身上。

“小贼,受死吧!”

这时,张大彪和李三豹冲进大厅,朝那个瘦小的兵士攻去。

那兵士闻声,身体一阵奇异的扭动,竟让张、李二人的攻击都落了空。

张大彪不甘地发出一声怒喝,一脸愤怒地扑向那个兵士。

那兵士见状,嘴角闪过一缕不屑,竟不与张大彪硬碰,而是突然朝上跃起一米多高,随即屈膝后翻,一脚重重地踢在准备从背后偷袭她的李三豹身上。

“嘭!”

“啊!”

张大彪和李三豹撞了一个满怀,发出一声惨叫,立时变成一对滚地葫芦。

巩永固见状,神色更加凝重,而朱元璋则露出疑惑之色。

那兵士对自己的这一脚似乎很有信心,轻蔑地瞥了眼哀嚎的张、李二人后,又看向巩永固。

她刚要开口,却突然发出一声惨叫,随后就被张大彪和李三豹制服。

原来张大彪见那兵士闯进大厅时身法灵活,他虽有信心擒下对方,却也担心打斗时对方趁隙伤了朱元璋。

所以才和李三豹合演了先前那场狼狈的戏,再趁对方得意之时,出其不意地将之擒下。

“臭小子,让你踢老子,老子......”

李三豹刚才被那兵士踢了一脚,现在后背还痛得厉害,此刻见闻讯赶来的三人已将那兵士捆绑结实,就骂骂咧咧地准备打回去。

不过他还没出手,就见到张大彪对他使眼色。

他这才想起身后的朱元璋,连忙跪地请罪道:“陛......”

“说,是何人指使你来行刺本侯的?”

李三豹刚才开口,巩永固却高声压下了他的话,朝那兵士厉声喝问道。

那兵士闻言,并未理睬他,反而是不停地打量着朱元璋。

“大彪,这是怎么回事?”

朱元璋心有疑惑,就朝张大彪问道。

张大彪见巩永固及时喝止了李三豹,知道此刻不能暴露朱元璋的身份,故躬身道:“末将刚才在外巡查,发现此人行踪诡异,就上前询问。”

“没想到他竟说是安国公的亲卫,特意来求救的,并拿出了安国公的腰牌,末将一时不察,竟被他闯了进来。”

张大彪说罢,又躬身递上一块象牙材质的腰牌。

巩永固在朱元璋的示意下,接过腰牌仔细地查看了一番,一脸激动地道:“不错,这是安国公的腰牌。”

“上面还有一丝裂痕,是上次在朝阳门大战时留下的,绝对错不了,肯定......”

他话还没说完,突然见朱元璋微微皱眉,立时想起朱元璋先前的提点,急忙收敛心神,以免影响了他的判断。

待他定下心后,就发现那兵士竟也在暗中打量他。

不过与他的目光撞上后,又立刻躲开。

巩永固见状,心中更加生疑,仔细回忆了刘文炳的亲卫后,发现亲卫中并无此人。

他又想到先前的刘文炳尸身之事,不禁怀疑对方是想借此行刺,当即怒声喝道:“说,你是如何得到安国公的腰牌?”

那兵士闻言,竟将头扭到一旁,压根就不理他。

巩永固见状,心中不禁有些奇怪。

随即他想到先前送刘文炳尸身的那几人还关在营中,若他们是同伙,相互间可能会熟识。

他正准备将这个兵士和那些人关在一起,看能不能有所发现时,却又见到一个亲卫急匆匆地跑进来,送上一份京城八百里加急的文书。

巩永固见到文书,立时想起南粮被劫之事,有些担忧地看向朱元璋。

朱元璋一脸从容地示意张大彪将那兵士带下去后,才接过巩永固的文书。

不过他只看了一眼,脸色立刻沉了下去。

巩永固见状,有些担心地道:“陛下,京城没事吧?”

朱元璋摇了摇头,随手将文书递给了他。

巩永固接过文书看了看,脸色也是瞬间大变。

原来这文书是申湛然送来的,信中说京城中不少勋贵不知怎的知晓了南粮被劫之事,私下议论的十分厉害。

朱慈烺为了维护京城稳定,便让倪元璐出面否认了南粮被劫一事,并加大了市场上粮食的供应量,才让此事稍微平息了一些。

没想到定国公徐允祯、阳武侯薛濂等人却以京城安危为由,多次求见朱元璋。

朱慈烺被逼无奈,只能亲自出面打发他们,并暗中警告他们不可胡言。

没想到他们根本就没理会朱慈烺的警告,仍在公众场合谈论此事,以至物议沸腾。

现在不少富户因担心明兵战败,叛军会卷土重来,已在变卖家资,准备南逃。

另外吴孟明还发现兵部给事中陈名夏与龚鼎孳暗中来往,还有几个御史也是蠢蠢欲动,好似都与南方有关。

除此之外,曾谄事魏忠贤的冯铨也从河北来到京城,与京城中的一些富商来往甚密。

最后申湛然又提到宋应星已经进京,但在来京的途中却曾遭到刺杀,幸亏他的随从拼死相救,才保住了性命。

巩永固看完文书,一脸不忿地道:“陛下,这徐允祯、薛濂都是朝廷的公侯,先前叛军围城时就贪生怕死,不肯守城,现在又落井下石,实在是可恨,真是......”

他越说越愤怒,刚想请朱元璋治他们的罪,却突然发现朱元璋眉头紧皱,似有所思,便停了下来,不过心中仍对徐、薛二人恼怒不已。

原来巩永固说的徐、薛二人,皆是名将之后。

薛濂是靖难名将薛禄八世孙,袭阳武侯,曾任中军府都督、太子太师等职。

而定国公徐允祯,则是明朝开国元勋徐达的后代。

原本徐家只有一个国公,不过在靖难之变时,徐达的第三子徐增寿因与朱棣交好,为朱棣通风报信,泄露南京的兵力部署情况,因此被朱允炆斩杀。

朱棣感念其功,追封徐增寿为定国公,并让其子徐景昌袭爵,世袭罔替。

后来朱棣迁都北京,徐增寿一脉也随之来到了北京。

而徐达长子徐辉祖一脉则留在南京,便是当今的魏国公徐允爵。

薛濂和徐允祯之前都是京军中的高级将领,李自成进逼京城的时候,崇祯还对此他们寄以厚望,希望他们能够如祖辈般大展雄风,没想到他们都借口身体不适,不愿镇守城门。

崇祯大怒之下就免了他们的职务,不过仍保留了他们的爵位,没想到他们现在竟做出这种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