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寒门帝师 > 第607章想当状元,长相和名字都很重要

第607章想当状元,长相和名字都很重要

寒门帝师第一卷第607章相当状元,长相和名字都很重要当吴德操在家中跟徐鹏说话时,见到徐鹤悠悠然从外面进来时简直像是见了鬼。

“亮声,你,你回来干嘛?”

“不是,不是,你怎么回来了?”

“殿试考完了?”

徐鹏也诧异道:“亮声,怎么回事?是不是出事了?我现在去找大伯!”

徐鹤摆了摆手道:“叫下人烧点水,我要沐浴!”

说完他继续道:“没事,我考完就出来了。”

吴德操一边跟在徐鹤后面一面追问道:“不是要考到晚上吗?你这么早就答完了?”

说完痛心疾首道:“亮声呐,不是我说你,咱们一路过来不容易,就差最后一哆嗦了,你给我上了床就交代,你让对你期望甚深的人怎么想?你让我怎么想?”

“去你的吧!”一个学渣,还好意思跟我扯这些。

还有,你污言秽语说什么乱七八糟的呢?简直有辱斯文!

可让徐鹤没想到的是,吴德操话糙理不糙,他这边刚刚洗完澡,徐鹏就在外面道:“亮声,大伯来了!”

徐鹤扶额,还说要好好睡一觉,得,没戏了。

等徐鹤走进前院时发现,堂屋中不仅坐了徐嵩,谢道之、谢鲲也在堂上喝茶。

“亮声,怎么回事?这就考完了?”谢道之比徐嵩还着急?

“考得怎么样?你表哥呢?他出来没有?”

徐鹤躬身对众人一揖后,这才笑道:“表哥还在考,我先出来了!”

“你策文作得如何?”这次是谢鲲迫不及待问了。

“还行吧!”

要了亲命了。

殊不知,家长是最烦考生考完试后问他考得怎么样?考生回答——还可以吧,还行吧,还不错之类的话。

那特么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你倒是给个准信儿行不行?

最后徐嵩直接道:“陛下的策问题目我们都已经知道了。”

“你把你作的策文背给我们听听。”

谢鲲闻言连连点头,他这才想起,自己这个师侄看书几乎过目不忘。

虽然不可能一字不落背出,但大概的全文还是能背出个七七八八的。

徐鹤无奈,只好当着三人,像个小学生似得,磕磕巴巴将自己作的策文大概背了出来。

“嗯,这句家人之训迪,臣工之诏告,机务之破裁,宫廷之宴息,着之一话一言之间,莫非心学精微之蕴!妙哉!作得不错!”谢道之背出徐鹤策文中的一句,连连点头。

谢鲲则惊喜道:“你连英宗皇帝的诏书都读过?可以啊,小子!”

原来,徐鹤策文中引用了英宗诏书中的一句话:“帝王之治一本于道!”

这句话的全文是,帝王之治,一本于道,六经之道明,则天地圣人之心可见,至治之功可成。

徐鹤在后面写道:“盖我太祖、英宗虽以武功定天下,然而精粹渊涵,英华焕发,经生学士穷年所不能研其义者,矢口所宣,即为律度。”

然后才接上谢道之刚刚所背的那一段话。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徐鹤的马屁是全方位的马屁,是从太祖一直吹到至正帝的马屁。

几人听到这,心中已然大定。

虽然,徐鹤文中也有不少针对皇帝的规劝之言,但大体上多是歌功颂德之语。

皇帝也不是那种小气鬼,好赖话还是听得出来的。

当然,你要跟历史上海瑞给嘉靖上“十大罪”那样“规劝”,那谁也救不了你不是?

殿试,只要文章不差,其实对成绩的影响不大。

皇帝和大臣选出最终名次的考虑因素是方方面面的,文章仅是一条。

比如,你人长得帅不帅!

这个就很重要。

当然,谁都不会直接说,你小子长得丑,那你不能做状元。

钟馗都知道吧,就是因为貌丑,所以与状元失之交臂。

虽然这是演艺,但也能从侧面反映一个问题。

那就是历史上,长相也是状元的一个评判标准。

不仅状元,甚至进士,也很讲究长相。

比如黄巢,据说他长得面如金纸,眉横一字,牙排二齿……样貌丑陋,唐僖宗见之甚为不喜,最后黄巢落榜,这才写下“浩气腾腾贯斗牛,班超投笔去封侯。马前但得三千卒,敢夺唐朝四百州”这样的反诗,最终成为中国历史上的头号杀人魔王。

再说一个,东汉光武帝刘秀手下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的马武。

其人在新莽末年落草为寇,加入绿林军。

话说王莽篡位后,开武科场选天下将才。

马武欣然前往,在科场上大显神威。

他刀劈四将,力战六杰,十战全胜,本来已经是板上钉钉的武状元。

此时,后生岑彭突然出现,也是力战五杰全部胜利。后来的场面,就是马武和岑彭双刀对立,争夺武状元。

两人武功旗鼓相当,但马武刀沉,一度占据优势。

但担任主考官的驸马爷不愿意马武赢,故而射出一箭中断比武,并把两人带到王莽跟前听封。

王莽以貌取人,点岑彭为武状元,马武不服,当面质问。王莽也是失言,竟然冒出一句“他比你漂亮”。

马武大怒,喊道:“皇帝你是选大将还是选娘娘!”。

然后他大闹武科场,反出京城,加入了刘秀一方,后来成了刘秀的四位开国大将的第二名。

当然,这不是历史,只是演义故事。

但也能从中看出,古代不管文武进士,还是一甲状元榜眼探花,都是对仪容有要求的。

这是社会的共识。

另外,状元的名字也很重要。

比如另一个时空中的明朝。

永乐22年,朱棣举行科举考试,原第一名叫“孙日恭”,但朱棣却说“这人不能当状元,他名字叫孙暴”,皇帝最忌讳别人认为他是暴君,相反地,邢宽的名字却起得好:”邢“政”宽“和,必定可以为皇帝赢得人心。因此,孙曰恭的状元之位便被邢宽取而代之了,变成第3名了。

嘉靖年间有一个考生叫吴情,考了四次终于考上了状元,可是在嘉靖帝阅卷的时候发现第一名竟然叫“无情”,嘉靖皇帝心生反感,将吴情的状元免去,降为第三名探花!

其实,吴情的原名叫吴汝威,自己私自改的名字!如果吴情当时知道,这是因为名字不好的原因,肠子都悔青了!

容貌、姓名,对于徐鹤来说问题不大。

毕竟小帅哥一枚,名字中的鹤还是出了名的瑞鸟。

所以,徐鹤能不能中状元,最关键的是至正帝对于朝堂政治的平衡需要,以及千里之外的合肥之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