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寒门帝师 > 第549章我告诉你什么叫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549章我告诉你什么叫世界观和方法论

寒门帝师第一卷第549章我告诉你什么叫世界观和方法论“祭酒大人,我听不懂……”

唐炼见徐鹤摆出一副懵懂的样子,心中好笑。

他突然对徐鹤道:“你老师李慎行有没有跟你提起过我?”

徐鹤愣住了,老师竟然还认识这种异端邪教人士?

“没有!”

唐炼点了点头,很有信心道:“那谢子鱼肯定提起过我吧?”

徐鹤抬了抬眼皮:“没有!”

唐炼的脸黑了!

“唐荆川呢?他写信给我时,可是把你夸得不行了!”

“嘶……”沈浪倒吸一口凉气。

怎么个事儿?

自己认识的熟人,这位全都熟悉?

而且听他的意思,似乎这位跟老师、师伯和荆川先生的关系还很铁?

但跟我有什么关系?

我就是海陵小县的一个普通读书人啊。

徐鹤继续摇头:“没提!”

“嘭!”

唐炼一拍书案,吓了徐鹤一跳。

只见唐炼愤愤道:“这些家伙,到现在还藏着掖着呢?”

见沈浪一脸懵逼地看着他,他突然笑了:“红花颜色掩千花,任是惺惺血未加,染出轻罗无相忘,同气连枝共天涯!这首诗你总听说过吧?”

“额!是李白还是杜甫?”

唐炼突然感觉头有些疼,一屁股坐回了椅上。

问这小子,那是一问三不知,唐炼也没了心情:“算了算了,你给你老师去封信,问问他就知道了!”

徐鹤是一脸懵逼的来,又是一脸懵逼的走。

离开国子监时,所有监生看着他都在指指点点。

“看见没,就是他,徐阁老的侄子,好家伙,刚刚侃侃而谈,直接把邱学士整无语了!”

“徐鹤这人我听说过啊,好像是南直隶去年乡试的解元啊!我以为他的解元是徐阁老……”

“可拉倒吧,人家引经据典,说得吐沫横飞,讲出来的东西,高深莫测,对我等很有启发!”

“说的是什么?”

“啊,这个……高深莫测的东西,说了你也听不懂!”

“你不会自己也没搞明白吧?”

“哼哼!你一个讲课还赖床的家伙,有什么资格质疑我?”

“……”

徐鹤在所有人的注目礼下走出了国子监。

刚出门,丁泽就迎了上来:“公子,现在回去吗?”

徐鹤摇了摇头:“去我师伯那!”

谢鲲住在距离东城不远的一处小宅子里。

见到徐鹤登门,谢鲲还是高卧榻上,手里拿着卷书道:“不是听说你今日去国子监听课去了?这么快就回来了?”

徐鹤无奈,只好将刚刚发生的一切给自己这位师伯叙述了一遍。

谁知谢鲲听完后,整个人僵在榻上,手上的书“吧嗒”一声掉在榻上,他也毫无所察。

“师伯……”徐鹤无奈地看着谢鲲,今天到底怎么回事?

见到的人,一个个都神神叨叨的。

谢鲲上下打量了一番徐鹤道:“你今天在国子监所讲的东西,是你老师教你的?”

徐鹤摇了摇头。

“还真是你自己读书想出来的?”谢鲲汲着鞋来到徐鹤身边,围着他上上下下大量了很久。

徐鹤被盯得浑身不自在道:“是,是吧!”

接下来,谢鲲又问出了跟唐炼同样的问题:“你所思所想绝不止心外无物。这里没有外人,你跟师伯好好说说。”

徐鹤无奈,只好整理了一番思路道:“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义之门。”

易经中基于天地化生之道、包容之道总结出理。

理是世界成立的基础,而心即理,心就是世界成立的基础。

“我把心即理当成我观察这个世界的基本道理,也就是世界观!”徐鹤道。

谢鲲脸上动容道:“世界观,好词,简单明了!”

“所以基于这种世界观,提出了心学的目标:成圣人。我们本来就是圣人,只是脏了,那就是把自己弄干净,而为了实现目标又提出了方法论。”

“方法论?”谢鲲疑惑问道,

“哦,就是可以达成目标的办法!我叫它方法论!”徐鹤不得不又解释了一番,

谢鲲饶有兴趣地搬来椅子坐在徐鹤对面:“你继续,你的方法是什么?”

“致良知,致良知可以有两种解释方式,一种是达到、回复,就是说通过格物,去掉染污,让我的良知得以展现;另一种就是致我心之良知于万物,是在事事物物上展现良知。致良知于事亲即是孝,于事君即是忠。”

徐鹤补充道:“但实现这致良知,也就是说,在践行致良知时,也是有方法的。”

谢鲲很聪明:“实现方法论的方法!”

跟聪明人说话真的一点都不累,徐鹤笑了:“没错,我叫他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原理,其意义是知和行是一个东西。因为知行合一,所以修身要从修心开心,修心致良知后,必有良行。”

谢鲲麻了,这小子看来不是第一天在思考这些问题啊。

这已经都形成一套完备的理论了。

好家伙,自己当年看着一步步成长的小小社学学童,什么时候变成……

谢鲲已经不知道如何形容了。

“我们掌握了方法,还要有实践,实践也是有办法的,那就是立志,用功。”

“用功靠得是省察克治,如果觉察力不够,就要修定,守静……”

徐鹤足足说了大约一个时辰,才堪堪把原始的,王阳明的那一套东西简单概述了一遍。

至于阳明心学流派之后的分支阐发的东西,他压根都没提。

一是有些太极端了,说出来害怕吓死师伯,还有就是太庞杂了,他连王阳明那一套都还没有完全吃透,余者就更勿论了。

但这些,已经足以让谢鲲瞠目结舌了。

他怔在椅子上很久,方才缓缓舒了一口气道:“亮声,你知道,为什么我跟你师傅关系情同手足吗?”

你们跟顾守元不都是丁末十子,当然……

徐鹤刚这么想,突然觉得自己草率了。

一个当今皇帝的小舅子,一个浙江籍的进士。

虽然被士林拉在一起,称为丁末十子。

但唐宋八大家必须是好基友吗?

这推断不成立好不好。

“师伯,那你们……”

“因为我们不仅是同年,还是一同结社的社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