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寒门帝师 > 第541章避嫌还需自身硬

寒门帝师 第541章避嫌还需自身硬

作者:我是泡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8 23:29:58

第541章避嫌还需自身硬

寒门帝师第一卷第541章避嫌还需自身硬谁也不敢把这司务的话当成随便提一嘴儿。

都已经临门一脚就能鲤鱼跃龙门了,这种风险除非有十足十的把握,谁敢去干?

那历史上有没有人这么干过?

嘿,还真有,会试那种脑子不清楚的,夹带的就不去说了。

走上层路线,搞定主考、副主考,事先搞定考题的也大有人在。

比如另一个时空中,明朝人廖道南在他《殿阁词林记》中就说过:“成化十二年,詹事兼学士彭华,左庶子刘健为考试官,时有势家子在选,朱、墨不合,华黜之。失志者亦甘心焉,卒无所害。”

什么意思?

国家最高一级考试,竟然出现了朱卷和墨卷不相符的情况。

那最少是誊真、和查验两个环节都被买通了。

可仅仅只有这两个环节的官员被买通明显是不现实的。

这要是真追究起来,肯定是一抓一长串儿。

那彭华追究了吗?

没有,他被廖道南称赞的也只有把这一科作弊的举人给罢黜了,背后之人压根连过问都不敢。

想想,还真可怕的。

不过,这些都是小意思。

真正厉害的是大人物直接下场,帮自己的子侄作弊。

还是另一个时空中的明朝,张居正当权时,其子张嗣修考中丁丑科榜眼,另一子张懋修考中庚辰科状元,人们怀疑是张居正利用权利,指使主考所为。

有无名氏做打油诗贴在朝臣上朝的地方。

状元榜眼俱姓张,

未必文星照楚邦。

若是相公坚不去,

六郎还做探花郎。

讽刺挖苦,极尽其致。

张居正死后被明神宗清算,这算他一桩大罪,儿子都被削籍,故而当时有语曰:“丁丑无眼,庚辰无头”!

作为首辅的张居正带了个好头,破坏了科场规矩,所以次辅吕调阳、张思维、申时行也乘机弄权,给他们的儿子各自弄了个进士。

比起张居正儿子当状元、榜眼当然差了点,但也无可奈何,谁叫他们的老子官比张居正削呢?

这就是规矩。

大明朝有规矩。

大魏朝难道就没有?

当然不可能。

秦阙的进士是怎么来的?

为什么考中了进士,到现在为止,他爹首辅秦砚只按着他在鸿胪寺做个六品小官儿?

水平摆在那里,放在眼皮子底下,再弄个闲散的职位,别人还看不出来。

真放出去,万一闹出点事,或者被人看出,这进士是个假货,那可就下不来台了。

所以说,在某些方面,这个时空的秦砚比另一个时空中的张居正可要聪明多了。

徐鹤为什么会想到这些?

因为这次考试,虽然大伯那边没说什么,但他知道,其实大伯身上的压力还是很大的。

每次到了大比年,官员的子侄们都是被摁在放大镜下面观察的。

他徐鹤自然不会作弊,但他一路上都是被人质疑着考上来的。

虽然最后当事人都知道徐鹤是有真才实学的。

但你这一路上来都考第一,而且每次都有人质疑你的第一。

这在外人看来,本身就是问题所在了。

你徐鹤的小三元和解元,究竟有没有水分?

如果没有,现在你的伯父是大学士,这里面有没有黑幕。

不仅是徐鹤,还有谢良才,你爹可是大九卿之一。

司务的提醒绝非无的放矢。

但人家久在北京衙门里厮混,说话习惯了说一半留一半!

徐鹤等那司务回来后,斟酌了问道:“这位大人,我有一事不明!”

那司务连忙陪笑道:“公子请说。”

徐鹤道:“官宦之家的子弟,比如德夫兄这种,会试时如何避嫌呢?”

此言一出,那司务顿时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来。

这位徐公子真是玲珑心,一点就通。

“打铁还需自身硬!当某人的才学天下皆知,哪管他什么身份,就算中了状元,别人也无话可说!”

徐鹤闻言顿时心中了然。

同样是大明朝的事。

杨廷和的儿子杨慎,就是写出滚滚长江东逝水的那位。

杨慎从小就是神童,长大后,才高八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后来这位中了状元,没有一个人质疑他的首辅老子和他状元位置。

这不就是司务说的案例吗?

“不过,名声这种东西,都是日积月累的结果,普通人是不成的!”司务笑道。

“不过下官这些年冷眼旁观,发现有个破局的办法!”

徐鹤也谢良才闻言,顿时喜道:“还请赐教。”

每年开春,翰林院学士与国子监祭酒都会在国子监讲课。

到时,不仅北监的所有监生都会到场。

遇到大比年,在京赴考的举人也会去听课。

谢良才好奇道:“听课?有什么用?”

司务笑道:“虽然是听他二位老大人讲圣人之言。但最后还有个叙论环节。这个环节有点像佛家的辨经!不管什么人,都可以上坛,随便讲什么,上到天文,下到地理,只要你肚子里有货!”

“但人家有疑问的,或者对你说得不认同的,也可以提出质疑。”

谢良才懂了:“也就是说,只要你能在众目睽睽之下,当中辩倒那些饱学之士,那再也就没人质疑你的学问了!”

司务哈哈一笑:“没错!”

徐鹤心说,这不就是辩论赛嘛,不,应该说是诸葛亮舌战群儒。

你要牛逼,那就通吃。

你要被人辩倒,那就下不来台。

有难度啊!

但不管如何,这种读书人的盛会,参加是肯定要去参加的,想想还挺有意思!

就算不上去辩论,在下面听听讲座,也获益匪浅。

果然,谢良才也是同样的想法。

啥也不说了,这国子监看来是肯定要去了。

最后司务又说了下考试的流程和考察的科目。

这些东西,身为进京赶考的士子,那是肯定要知道的。

几人听得很认真,徐鹤还专门拿出纸笔,记录了下来。

一个会试,司务整整说了大半天。

既然叫了桌酒席,请那司务吃了顿饭,又包了个封子送了出去。

等司务走后,几人也没了说话的兴趣,全都感觉到压力一下子就出现了。

得嘞,埋头读书,等着去国子监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