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寒门帝师 > 第465章 寓教于乐

寒门帝师 第465章 寓教于乐

作者:我是泡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8 23:29:58

第465章 寓教于乐

寒门帝师第一卷第465章寓教于乐海陵县状元街。

刚从扬州看望老师回来的徐鹤,又把李思夔带了回来。

李知节算是发现了,自家儿子跟徐鹤在一起的那段时间,身体好了,学问也长进了不少。

考校儿子学问时,儿子不仅像以前那样对答如流,而且,往往就一个问题,竟然还有板有眼地跟自己这个当老子的辩论起来。

关键是,父子间的辩论,虽然李思夔因为年纪小,有很多想法还很幼稚,但对一些事情的观念,竟然让他这个两榜进士也颇觉新鲜。

不要以为在古代,什么事情都是因循守旧,每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其实都对未知世界有很强的探索欲。

只不过,在某个时间段,这种探索欲收到了来自各方的压制,变得保守而已。

即使是保守,但那也是探索世界的方式方法变得保守。

要不然,就算在晚晴那种时候,为什么还有龚自珍这样的大牛,写出我劝天公重抖擞的千古名句出来?

所以,明明是徐鹤老师的李知节,最后却把儿子送去徐鹤那读书了。

此时的徐鹤,正带着李思夔和张三让在徐家村某处荒废的宅子里翻找瓦砾。

谢良才无语地看着一大两小三人道:“亮声,你不准备来年会试,却带着两个小娃天天抓虫子,这不是不务正业嘛!”

徐鹤笑道:“德夫兄,你不懂,这叫寓教于乐!”

“嘿,抓个虫子,还能被你扯上寓教于乐?来,你给我说说,你怎么寓教于乐了?”谢良才也来了兴趣,全没有一点举人老爷的架子,也学着三人蹲了下来,百无聊赖地翻找起来瓦砾来。

徐鹤对李思夔道:“思夔,你给你师兄讲讲蟋蟀的道理!”

李思夔闻言,像个小大人似的,昂头挺肚道:“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无已大康,职思其居。好乐无荒,良士瞿瞿。”

谢良才闻言大感诧异,这首诗出自《诗经·国风·唐风》,全文有三段,大概意思是说,天气渐渐寒凉,一年又快到岁暮了,时光流转,匆匆一年,要珍惜每一天!

啧啧啧,这三人明明玩得一头汗,却口口声声说要珍惜时间?

就很违和好不好。

谢良才还是不服,李思夔是天才儿童,这不能说明问题。

他把目光看向小胖子张三让:“三让,来,你也说说!”

小胖子跟李思夔比,果然弱了不是一丁半点。

他撅着小屁股,蹲在地上想了半天,好不容易才道:“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谢良才彻底傻了。

天才儿童什么的,不具有代表性。

但这小胖子竟然也能背出《诗经·幽风·七月》,这就……

这小子可是跟自己族兄才将将开蒙一年啊。

残念……

他面色古怪地看向徐鹤:“亮声,将来我要有儿子,一定也放你这,就这么说定了!”

徐鹤一个头两个大,好嘛,自己家未来怕不是要成托儿所了?

这时,徐鹤蹲了半天也累了,放着那两个小娃让丁泽带着,继续翻虫子,自己则跟德夫兄一点都不顾及形象的在这家台阶上坐了下来。

“亮声,你叫人去松江,就靠这小小的虫子,就能让沈瑄兄弟反目?”

徐鹤笑道:“一手闲棋,试试又打什么紧?”

谢良才摇摇头:“你从哪找来的那个周弼,不仅文武双全,竟然还懂虫经!”

徐鹤就把自己跟周举如何认识,周举又把他弟弟介绍来的事情说了一遍。

谢良才感叹道:“都说山野之中有遗贤,果然不假,周举我没见过,但周弼这样的人才,放出去锻炼两年,将来肯定有大作为!”

说到这,他笑着摇了摇头道:“不过跟着你似乎比跟别人更好,你来年若是得中杏榜,将来他说不定也能跟着你一飞冲天呢!”

“对了!”谢良才道,“听说河南道监察御史邓青的案子已经有了着落?”

徐鹤点了点头,消息是前不久徐岱传回来了。

据说邓青被罢官夺职,因为串通校书局小吏科场舞弊,且栽赃陷害赴试举人,朝廷下旨,邓青夺职,即刻解送京师下锦衣卫诏狱,来年秋后问斩,逃走的家人即刻发海捕文书追缉到案,男充军九边,女发配教坊司。

邓青的下场非常惨,科举舞弊向来是帝王最忌讳的事情。

官员贪污,至正帝或者还不放在心上。

但舞弊他是肯定不能容忍的。

读书人科举,那是朝廷大事,关乎到国家信誉和朝廷换血。

若是科考一途被人肆意破坏,那朝廷大员岂不是可以通过科举任用私人?

久而久之,朝廷不就是某位大人物的一言堂?

这对于一个皇帝,尤其是常年不上朝,躲在深宫修道的皇帝来说,绝对是不能忍的。

“邓青的家眷肯定被沈家藏了起来,要不然邓青绝不可能骨头这么硬,板上钉钉的事情,还咬死不肯承认!”谢良才道。

徐鹤点了点头:“我已经让人查探此事,希望能发现一些端倪!”

谢良才皱眉问道:“发现了又能如何?你难道还想救邓青的家人?”

“邓青为虎作伥咎由自取,但沈家诬我却逍遥法外,哪有这样的道理,我不知道为什么朝廷总是屡次三方放过沈翰,但我相信,若是邓青肯开口指认受谁指使此事,朝廷也不能再装聋子瞎子,专挑软柿子捏吧!”

谢良才点了点头又问道:“那王重呢?听说此人被王良臣夺了衣衫,现在成为没有功名的普通人了,那边……”

徐鹤微微一笑:“王重啊。他家的事,可不止我身上这一点,看着吧,就算我不出手,也有人为我张目!”

“你,你是说湖州那帮水匪?”谢良才眼睛一亮。

徐鹤微微笑道:“他王家若没有窝藏倭寇,那一切好说,但要是做了人神共愤之事,哼……”

就在徐鹤与谢良才说话之时,常熟县关元坊的一户人家前,几个大汉正挑着馄饨摊子在一户王姓官宦人家门前卖力吆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