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寒门帝师 > 第458章 各领风骚数百年

寒门帝师 第458章 各领风骚数百年

作者:我是泡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8 23:29:58

第458章 各领风骚数百年

寒门帝师第一卷第458章各领风骚数百年好好的一趟中考毕业之旅,就这么被倭寇的事情折腾完了。

太湖上还是战船星布,来回巡弋,企图逮住倭寇。

但据徐鹤的估计,要抓早就抓住了,现在大家不过是走个过场而已。

卫所军们可以走过场,但唐顺之却不行。

倭寇走后留下的一地鸡毛还需要他去收拾。

徐鹤本来就是奔着他来的,谁知连句囫囵话都说不上,那还留在湖州已然没了意思。

见徐鹤提出告诉,唐顺之很是不好意思。

“亮声,这么远请你过来,本来想跟你好好聊聊,没想到……”唐顺之一脸歉意。

徐鹤道:“荆川先生,以后我有的是向您请益学问的机会,你这出了这么大事,我就不打扰了。”

唐顺之闻言,也没有客气:他笑着对徐鹤道:“亮声,我与你相交,是把你当成平辈……”

见徐鹤逊谢,他摆手让徐鹤听他说下去。

“虽然你叫我先生,但我也很是佩服你的文章,不过有句话我却想将其当做临别赠言,赠送与你!”

徐鹤点了点头,郑重躬身作揖道:“先生请讲。”

唐顺之道:“我幼年读书,至科举中进士止,只为经学。”

“但翰院散馆之前一年,读书突有所悟,三代以降,至两汉璀璨,下延唐宋文章,读之初不以为然,而后再读,觉直抒胸臆,再读恍然大悟,《左传》《国语》、《史记》等秦汉文,先读之,后选唐宋八家的文章续读之!”

“精读十遍,诗文便可信手写出,要师法唐宋而卒归于其言。文章要有真精神和千古不灭之见!”

“陶渊明之诗,未尝较音律、雕文句,却为天下第一等好诗,本朝碌碌,不免为下格矣!”

“我看你的诗,洸洋纡折,有大家风,这里有本书,是我自己录的《文编》,你来去匆忙,实在令我汗颜,今日将此书送与你,望你来日诗文更上层楼,成为本朝肖比唐宋的大家!”

说完,掏出一本看起来很破旧的手抄本递给了徐鹤。

徐鹤接来一看,里面竟然是唐顺之亲自录的文章。

还有他的一些读书感悟。

随便翻开一章,其文乃《信陵君救赵》!

徐鹤当着唐顺之的面,细细看了这篇文章的注释。

唐顺之文风简雅清深,很多地方用的都是口语,不像现在人写东西,感觉字用得越偏,就牛逼似的,不用几个别人看不懂的典故,就感觉这文章不行。

徐鹤读得很是痛快。

比如这篇文章,国朝士人对信陵君救赵,那是无脑鼓吹。

但唐顺之则批驳此文以私义救人,没什么值得宣扬的。

而且注释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如席对辩,一气呵成,非常爽快!

徐鹤看了足足一炷香的功夫。

唐顺之竟然一直不催,只微笑看着徐鹤。

徐鹤看完后,感叹道:“荆川先生之学,实在是让我汗颜!”

这种手抄本,一般都是学者录了,送给家中子侄读书用的。

可以说,上面倾注了唐顺之的读书所得和人生阅历,甚至一些政治见解也能可窥一斑。

而他竟然就这么送给了自己,这让徐鹤从心中十分感恩。

“我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录了先生的这本《文编》后,让人再回来还给先生!”

唐顺之笑着点了点头,然后问徐鹤道:“那秦烈,你准备怎么办?”

徐鹤闻言皱眉道:“本来我看他武艺不错,想留他在身边,但是此人性格孤傲,恐怕一时难以如愿,请先生不要为难他们,终究不过都是些苦命人罢了!”

唐顺之点了点头道:“今天你要离开了,咱们读书人之间送别,那肯定是要写写诗的!怎么样,你先来?”

徐鹤笑了:“还是先生先来吧!”

唐顺之想了一下,然后开口念道:“君家太湖北,为客太湖南。驿路鸡鸣近,山城树影含。万川疏沃野,百室竞秋蚕。幸此犹吾土,微官也自堪。”

这首诗很有意思,前面似乎是在写徐鹤,但最后却又在写自己!

唐顺之伸了伸手道:“亮声,该你了!”

徐鹤想了想,突然道:“刚刚先生送我《文编》,励我在诗文一道上更进一步,那就用此事为题做一诗和之吧!”

唐顺之笑道:“请!”

徐鹤清了清嗓子:“李杜诗篇万人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唐顺之哈哈一笑,心说这两句普普通通,可不是你徐解元的水平啊!

徐鹤微微闭眼继续念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一诗吟罢,唐顺之突然睁大了眼睛,不可思议地看向徐鹤。

这一刻,仿佛天地失色,万籁俱寂。

李杜诗篇万人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唐顺之仿佛失了魂魄似的,在口中缓缓念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各领风骚数百年……”

突然,他眼角浮出泪花,感觉自己就像沧海一粟般,在长河中如此渺小。

看着年轻的徐鹤,他颓然道:“亮声,我是不是老了!”

徐鹤被他的举动吓了一跳道:“先生正值壮年,岂能说老?”

唐顺之苦笑一声,摇了摇头:“三十年来持戒意,于今四十已知非。亮声,一路平安……”

说完,失魂落魄地回去了。

徐鹤看着他萧瑟的背影,心中也是莫名感伤。

是啊,就算是唐顺之这样的经学大家又怎么样呢?

历史上,他死后,他提倡的唐宋,立马烟消云散,被那些促狭古怪的文章再次占领高地,古文派低迷了一百多年。

此后到了清朝直至后世的21世纪,人们才渐渐认识到,想要写文章,先要学唐宋八大家。

因为唐宋八大家的文章里,才有行文之气,张口即见咽喉的那种气势。

就在徐鹤准备离开时,看见门口秦烈在刀子的搀扶下,一瘸一拐地往外走去。

见到徐鹤,秦烈微微一怔,仿佛不知所措,半晌后才朝徐鹤拱了拱手道:“解元公,我秦烈谢你救命之恩,将来若能报仇雪恨……”

徐鹤伸手拦住了他道:“我有点后悔告诉你王重的事情,希望你不要鲁莽,若是发现倭寇藏在常熟王家,你叫人带信给我,我帮你处理此事!”

秦烈没有说话,拱了拱手便跟刀子离开了。

丁泽这时轻声道:“公子,我们也走吧,这次回去,请你别丢下我再乱跑了,不然出了事,我没办法向老夫人交代!”

徐鹤一怔,接着哈哈大笑道:“走吧,这次回去,有唐大人派人护送,万不会出问题了!”

院角,周举已经等候多时,见到徐鹤朝他们看来,立马叫手下牵着马朝徐鹤走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