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寒门帝师 > 第432章 南浔

寒门帝师 第432章 南浔

作者:我是泡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8 23:29:58

第432章 南浔

寒门帝师第一卷第432章南浔可能有人现在还在蒙圈之中,搞不清徐鹤到底出了个什么主意。

说出来很简单,其实在这个时代,佛家对外宣传是对众生一视同仁,广开方便之门。

但其实并不是这样。

和尚也是人,只要是人,就要遵守人间的礼法。

一般寺庙,尤其是灵峰寺这种古刹,规矩最是森严。

庙中虽然接待女眷,但除了值事的僧侣外,是不允许随便跟女性接触的。

而且女眷除了年节或者家中亲属忌辰之外,也不会轻易入寺,就算入寺,也会有家人陪同。

况且,妓女、土娼之流,普通的寺庙压根不接待,倒不是在庙门口竖个牌子不给你进去,而是真有不要脸的进了,若被发现,神佛罚之,就问你怕不怕。

所以这个时代的青楼女子有专门接待她们礼佛的地方,其中大多数是尼姑庵。

这也造成古代很多大户人家是很忌讳家人和尼姑走动,原因就在这里。

所以,既然没有好的办法,都已经需要上刑了,徐鹤便想了个办法,牛二你说你老婆被人玷污,那你老婆总会认识玷污他的人吧?

行,那我另找四个别的寺庙的和尚来给你辨认。

这牛颜氏若是胡诌,指认这四个外寺和尚是玷污她的人,那案情不就清晰明了了嘛?

道理很简单,但一般人还真绕不过这个弯子。

其实以唐顺之的脑袋,他也是能想出这个主意来的。

可受这个时代局限性的影响,他可能并不在乎那几个和尚,或者牛二这种人是否受刑。

故而,也没去深思。

但徐鹤就不一样了。

他来自另一个时代,法律较之如今健全多了。

那些古人常用的大记忆恢复术,他还是觉得有违天和地。

四个和尚受了无妄之灾,但莫名其妙又被告知可以走了,他们是被冤枉的,连忙跪倒在地,千恩万谢。

可冤枉人的牛二就没那么好受了。

指箩夹棍伺候牛颜氏,脊杖老虎凳伺候他,两口子舒舒服服的鬼哭狼嚎后,再次被提上堂来。

唐顺之问道:“究竟为何污蔑灵峰寺僧人,从实道来。”

牛二鼻青脸肿、龇牙咧嘴地缓了半天,这才说出了事情的缘由。

原来,这牛二本是依靠灵峰寺生活的帮闲。

平日里只做些洒扫的活计。

但前些日子,有个城外周家庙的混混找到他,说灵峰寺香火旺盛,和尚们吃肉,你牛二肯定跟着喝汤。

于是便把牛二打了一顿,要他给钱。

牛二就是个洒扫,自己肚子都混不饱,要靠自家女人出去卖,才能勉强过活,怎么有钱给混混?

但这混混也是个心大的,他也不大牛二了,就说要跟牛二合起伙来,从庙里搞点钱。

最后两人一合计,干脆诬陷灵峰寺的和尚奸污了牛颜氏,告到官府,最后私了拿钱走人。

牛二是什么人?

都能让自家媳妇开门接客了,什么事做不出来?

两人一拍即合,这不,今天终于付诸行动了。

可他们没想到,唐顺之不是糊涂官,也不是那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后不了了之,你们私下解决的不负责任官员。

他们更没想到,唐顺之这来了个客人,屁股还没焐热,就把他这案子给破了。

真是倒了血霉,啥也没捞着,这顿打挨的那叫一个惨。

这还没完。

唐顺之按《大魏律》,判了两人各打四十板。

至于那个周家庙的混混秦烈,则发捕票让周举派人去拿了。

……

处理完一天的公务,唐顺之也有点乏了。

但徐鹤是他请来的客人,刚来又帮了这么大忙,晚上他还是强打精神,请来城中不少乡绅富户给徐鹤接风。

席间,众人听唐顺之介绍起徐鹤,顿时热情的不得了。

尤其是老家在南浔的一个致仕知县,极力邀请徐鹤去他老家那住两天。

唐顺之笑道:“南浔水美,正是读书养意之地,若是亮声感兴趣,不如就去侯老那住两天吧!”

徐鹤早在府衙时就听许先生提及唐顺之最近很忙,说是要给卢镗的新军筹措粮草。

正好自己前世大学时,曾跟女友去过南浔,既然如此,他也就半推半就答应了下来。

这下子,那姓侯的致仕知县不知惹来了多少羡慕的目光。

徐鹤是南直隶的新科解元,还有个做大学士的族伯。

若是好好接待攀上点关系,那家中几十年的运道就算保住了。

……

第二天一早,徐鹤便坐着侯家赶来的马车朝城外行去。

等到了南浔下马车时,徐鹤发现,相比另一个时空中的南浔,这里简直就是梦里的江南。

小桥流水、轻舟画舫,晴有荷香,雨有莲趣。让他恍惚间回到了另一个时空。

他和女友徜徉在河边的青石板路上,耳边传来摇撸声,手挽着手,看向一座座古桥上的情侣们……

最后,枕着一河清梦入眠。

多少年后,她已经嫁为人妇,而自己也组建了家庭。

只有年少时的南浔和青涩的爱情镌刻在他的脑海中。

主人家见徐鹤负手站在桥上,以为他是在看风景,于是便也不打扰他,半晌后方才笑道:“解元郎,桥上风大,我们去家中一叙吧!”

徐鹤闻言,方才回过神来笑道:“失礼了,老人家先请!”

到了侯家时,徐鹤惊讶地发现,原来这位侯知县的家,竟然跟他记忆中的南浔百间楼重合了。

百间楼是另一个时空中的万历年间礼部尚书,南浔人董份所建,东起吊桥,北至栅桩敲,因为傍河所建,楼宇百间,故称百间楼。

但徐鹤细看之下发现,相比于董份所建百间楼,其实侯家的规模要小得多。

但这建筑冲得封火山墙,三叠式马头墙;琵琶式山墙,高低错落,极富情趣又确实是百间楼的造法。

进了院子,各楼之间又有券门相隔,把人们的视线引向纵深。

沿河石砌护岸整齐,且有河埠,即方便百姓、船家、商人上岸、下船,搬运货物和出行,又便于百姓汲水和洗涤。

看来,有人说百间楼就是这个时代的建筑风格,此言非虚。

侯知县笑道:“解元公,后院已经备好茶水,我们先去吃点点心,休息一下,等午后我再叫人带你四处游玩一番如何。”

徐鹤刚要拱手道谢,突然听到有人喊道:“老爷回来了吗?不好了,蚕长蠁虫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