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寒门帝师 > 第387章 少小虽非投笔吏

寒门帝师 第387章 少小虽非投笔吏

作者:我是泡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8 23:29:58

第387章 少小虽非投笔吏

寒门帝师第一卷第386章少小虽非投笔吏场外求助?

不存在的,谁都不是张润的爹,这时候巴巴赶来为儿子救场。

再说了,徐鹤这个酒令简直是难得没法再难了。

众人苦思冥想这么久,一点头绪都没有。

时间在一分一秒的飞驰而过。

张润的脸上渗出豆大的汗珠。

徐鹤这条酒令那是从一本《七修类稿》里看到的。

行酒令的人是后世明朝英宗时的侍讲学士陈询因为进谏被贬离京。

同僚陈循和高谷为其摆酒践行。

席间以酒令劝饮。

陈循率先出的令就是徐鹤刚刚所言。

要知道二陈和高谷全都是进士。

而且陈循还是永乐十三年的状元。

这三人学问在明初时可以说都是出类拔萃的人尖子,又岂是一个老秀才能比。

张润挣扎了半天,终究还是选择了放弃,整个人再无刚刚盛气凌人的样子,脸色灰败瘫坐在椅子上像是摆烂。

席间有人好奇道:“亮声,这酒令太难,恐怕没人能行出吧?”

徐鹤又看了眼摆烂的张润,鼻中发出嗤笑,显然是给刚刚的戚继光报仇。

接着,他缓缓转头对众人道:“轰字三个车,余、斗字成斜。车车车,远上寒山石径斜。”

“啊!还真能对出啊!”

“妙哉!”

“我怎么没想出来?”

“原来这么简单!”

“简单?你对个试试……”

就在众人还在感叹自己为什么答不出时,徐鹤又说话了:“矗字三个直,黑、出字成黜。直直直,焉往而不三黜?”

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这,这最后一句话出自论语啊!”

“这徐亮声的脑子究竟是怎么长的?”

“是啊,说实话,我原本还以为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现在我是服了,真服了!”

一场精彩的行令就这样诞生了,作为主家的马聪兴奋的脸色潮红。

这么精彩的酒令,将来必然在士林传唱,成为一段佳话。

而他马家,作为此次酒宴的组织者,想必多少年之后,也会成为滕王阁上的阎都督为世人所知吧?

想到这,马聪起身拱手道:“亮声大才,将来必中杏榜,我等列席之人,与有荣焉!”

“是啊!”

“亮声,将来可不要忘了我等啊!”

“亮声贤弟不是这样的人!”

看着被众星捧月的徐鹤,戚继光神色黯然。

曾几何时,他也梦想过如徐鹤今天这般,折服一众进士、举人、生员,扬名文坛。

可他偏偏出生在一个卫所之家,家中虽然也是高品的武官,但到了他父子这两代人。

家道中落,甚至连学都上不了了。

父亲留下的那点资材,他是半文都不敢动用,生怕连最后的退路……袭职都没钱赴京。

武人,呵呵,武人,戚继光从未没有像今天一样厌恶自己武人的身份。

面对一众吹捧,徐鹤面色无波,其实他也不是想针对张润。

张润算什么?

科举到了他这个年纪,不过是一条断脊之犬而已,除了冲人营营而吠,还能指望他有什么出息?

他愤怒的不是张润,而是桌上这些高冠博带之徒,享受着军人的保护,还拿军人当成奴婢。

这种人是多么可笑、可悲、可叹。

所以,为了华夏,为了后世那个民族的脊梁,他不会停下,也不能停下。

“诸位,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身边这位朋友!”

徐鹤说到这,指着戚继光面向众人道:“这位的祖上曾随山阳侯薛家扫平云南,因在远征时为国捐躯,因此受朝廷恩典,世袭明威将军武职!”

一大帮子人,见徐鹤突然介绍起了戚继光,心中都有些诧异,诧异之余还有些不以为然。

明威将军?

说起来好听,不过就是个杂号将军,别说他戚继光的祖上,就算是现在的山阳侯薛家又如何?

还不是被褫夺吴王封号,在文官的压力下苟延残喘?

徐鹤将众人的不屑一一收在眼底,继续道:“元敬兄的父亲历任官大宁都司神机营坐营副将,其人刚毅好学,聪明正直,通于神明,居官有守,以孝廉闻,尝提兵破刘贼及青州贼李琪等,屡立战功!”

说到这,他手指戚继光道:“戚家清廉自守,元敬兄自幼家贫,读卫学三年,已通四书,我试问诸位,尔等三年蒙学能认几个字,熟读《孝经》者几何?”

众人默然。

别说四书了,《孝》经也不是谁开蒙三年就能熟读的。

能把《百家姓》、《千字文》磕磕巴巴背熟就已经算是了不起了。

没想到一个粗鄙武夫竟然三年开蒙就熟读四书!

这……这让在座一群读书人情何以堪?

戚继光听到这,双眼微闭,嘴唇颤抖不已,不知是因为徐鹤的仗义执言,还是想到年幼时那段苦难的日子。

徐鹤继续道:“军籍读书人,约占每年进士的三成。我徐家也是军籍出生,敢问,军籍就比别的人低人一等?”

“我们武夫难道就没有读书的种子?”

众人默然。

徐鹤冷笑:“你们一口一个粗鄙、一口一个丘八,满脸都是嫌弃。我说句不好听的,你们上溯三代,估计大半都是泥腿子出生,还不如人家军爷呢!”

众人想想,还真是这样,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上溯几代人,谁也别笑谁。

徐鹤继续道:“为什么元敬兄明明是个读书种子,却没有像尔等一样继续读书?”

还没等众人开口,徐鹤道:“因为元敬兄的父亲是个清廉自守的好官,他不喝兵血,不贪墨军粮,不吃空饷,不拿不该拿的一个子儿。懂吗?”

“所以明明是个朝廷命官,回家后却连儿子的卫学束修都供不起了!”

“你们嘲笑着一个卫国戍边的清廉将军之子,难道嘲笑的时候你们就不想想,现在我们还能歌舞升平,就是因为无数个像元敬兄父亲这样的武人在守护着我们吗?”

“好!”谢道之这时激动地站起,来到戚继光身边道:“元敬兄,我敬你,敬你父亲!”

戚继光闻言,再也忍不住早就积蓄的泪水,哑着嗓子道:“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等他念完后,一口喝干杯中酒,朝众人一抱拳,接着对徐鹤道:“兄弟,咱们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