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寒门帝师 > 第341章 训诂之学

寒门帝师 第341章 训诂之学

作者:我是泡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8 23:29:58

第341章 训诂之学

寒门帝师第一卷第341章训诂之学唐顺之的意思就是,从南宋以来,对《诗经》的研究,大多是围绕朱熹的《诗集传》展开的。

到了大魏朝过去一百多年,中间还经历了个元朝,读书科举中,针对《诗经》的阐发已经到了说无可说的地步。

事关自己的本经,徐鹤对此也曾有过思考。

正如唐顺之所言,如今的《诗》在科举考试中已经几乎考无所考。

杨寅秋在上次道试中,用诗经中的《卷耳》全篇为题,这就是因为单独寻词摘句已经不能出题考学生们了,因为这么多年,《诗经》里的那点字,早就被研究透了。

所以他才另辟蹊径,考全篇文章,让你阅读理解,再加上归纳总结,以此来加深难度。

但《诗》就没有可以研究的地方了吗?

显然不是。

因为毕竟研究《诗经》,自南宋以来都是围绕着朱熹的《诗集传》,所以朱熹的见解就是《诗经》的本意吗?朱熹的认知就是古人的认知吗?

呵呵,官方说是!

但有学问的人都知道,朱熹又不是神仙,怎么可能穿越回古代了解古人诗中的意思?

所以说,《诗集传》是肯定有谬误的。

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徐鹤知道,在平行时空中的明朝,读书人中也曾经出现过这种困惑。

后来经过前七子、后七子的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复古号召的影响,于是对于《诗经》的研究,也开始改弦更张,复宗汉学了。

所以说,历史都是有他的发展规律的。

明朝没了,但发展的规律还在。

大魏朝的文人们到了至正年间,对于《诗经》的研究,也开始朝训诂方面发展了。

徐鹤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道:“荆川先生说的对,朱熹虽为圣人,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通读三家诗与毛诗后,还是能发现不少今人对《诗》的误解的!”

唐顺之闻言,脸上顿时露出兴奋之色,他对徐鹤道:“我看你的文章,其中很多见解闻所未闻,当时我就猜测,写这些文章的人,对训诂之学肯定是有研究的,而且这研究是扎实的,并非丰坊之流,冒充家传石刻之本,耽误士人!”

说完,唐顺之突然停住话头,尴尬一笑。

他这才记起,海陵徐家的家传之学,就是来自于鄞县丰家。

自己当着海陵徐家后人的面,说丰家的家学有问题,这不是打徐鹤的脸吗?

徐鹤心中苦笑,丰坊啊丰坊,谢良才说你在士林的名声不好,看来果有其事。

不过唐顺之到底是个大学问家,他对那些人情往来虽懂,但不关注。

好不容易遇到个对《诗经》训诂有研究的徐鹤,怎肯浪费时间,抓着徐鹤就讨论了起来。

这时,卯桌上已经来了不少客人,其中能做到绯袍这种官阶的,大多都是进士官。

他们见一个中年人拉着另一个少年,在讨论《诗经》,不由好奇询问身边之人,这两人到底是谁。

早前桌上的两个官员,小声给后来人介绍了两人的身份。

这些后来的官员听说对方竟然是大名鼎鼎的唐荆川,心中也就不由了然。

但徐鹤是谁?名不见经传的小子,怎么会跟荆川先生谈文论道?

这场景也太魔幻了!

“亮声《硕人》此文,《毛诗》说它是闵庄姜也!你怎么看?”

徐鹤摇了摇头道:“非闵也,盖述庄姜自齐国适卫国也!”

唐顺之皱眉道:“有何证明?”

徐鹤想了想后,慎重道:“孽字,《韩诗》作车献,训长貌;朅字,《韩诗》作桀,训健也!”

徐鹤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解释起来,很复杂。

首先看《硕人》原文,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解释起来就是黄河之水白茫茫,北流如何浩浩汤汤,下水渔网哗哗响动,洗水的鱼儿刷刷作响,两岸芦苇长又长。

姜姓诸女身材高挑,随从的男士相貌堂堂。

徐鹤单独拿《韩诗》中对这首诗的两个字解释,作为例子说给唐顺之听。

庶姜孽孽的孽字和庶士有朅的朅字。

一个是修长,一个是雄壮。

形容女子修长,形容男子雄壮。

这种语境,《毛诗》说他们是给庄姜送葬?

有毛病?

送葬需要挑高个儿美女和相貌堂堂的壮汉?

就算为了装点门面,那也不用在送葬诗中专门针对这些人的美貌进行描写吧?

什么样的情况才需要用到高个美女和壮汉呢?

当然是诸侯联姻,庶姜者,姜姓庶女也,应该是庄姜的陪嫁之女,陪嫁女漂漂亮亮,陪嫁的下人,威武雄壮。

这是齐国向卫国展示国力的机会,所以才会由此安排。

这一解释,说起来很麻烦。

但在唐顺之耳中一下子就听懂了徐鹤的意思。

就在桌上其他人还在绕这个弯子时,唐顺之连连点头感叹道:“亮声能抒此见,虽进士亦不能及也!”

徐鹤笑道:“荆川先生谬赞,我也是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罢了,今日斗胆在前辈面前放肆了!”

他们说话声音不大,但也没刻意避开众人。

桌上一众官员见徐鹤这么谦逊,不由心中升起爱才之心。

其中一人道:“我也有一问,想请小友试解之!”

众人的目光被他吸引,徐鹤朝那人看去,只见一个身着便服的男子微笑着看向徐鹤。

唐顺之见到那人,拱手笑道:“原来是汝邻兄!”

“义修!”那官员笑着回礼。

徐鹤自然不认识此人,但见他在唐顺之面前也没什么拘束,想来应该要么官比唐大,要么资历比唐老,要么文名比唐高。

但不管这三条中,人家占了哪一条,徐鹤都是得罪不起的,他连忙起身道:“大人客气,请说!”

那人笑道:“罍者,何器也?”

徐鹤不假思索答道:“《韩诗》有解,金罍,大夫器也。天子以玉饰,诸侯、大夫皆以黄金饰,士以梓。”

他的话刚刚说完,不仅卯桌,就连周围桌上人也被这边的动静吸引了过来。

那官员笑道:“觥者,何器也?”

徐鹤不紧不慢道:“觥受五升,所以罚不敬,觥,廓也。所以着明之貌,君子有过廓然着明,非所以饷不得明觞。”

“啊呀!”

“这是谁家的后人,这么厉害?”

“此子了得啊!”

“是啊!这么冷门的学问,一问就答,都不带停顿思考的!”

这时,那个官员点了点头,眼中露出赞赏之色,最后又问道:“《芣苢》,何物也?”

这个问题,一下子让周围的声音全都停了下来。

若是罍、觥之类的问题,大家还能记得大概。

但这芣苢……

听到这个问题后,徐鹤的脸上也露出了凝重之色。

「感谢buibuibui兄弟的能量饮料,

感谢兄弟们的金币支持,

你们就是我能坚持码字的动力。

泡泡拜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