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寒门帝师 > 第280章 寻根溯源,头皮发麻

寒门帝师 第280章 寻根溯源,头皮发麻

作者:我是泡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8 23:29:58

第280章 寻根溯源,头皮发麻

寒门帝师第一卷第280章寻根溯源,头皮发麻此刻的徐鹤,在听到这个消息后,整个人都呆立原地。

原来,朱元璋的后人在这个时空中,用另外一种身份继续存在着。

“大伯,那朱厚照之后呢?还有朱家人吗?”徐鹤问。

徐嵩道:“不清楚,最少以我所知,朱厚照是没有后人的。”

又对上了,朱厚照无后,最后是兴献王系入继大统。

徐嵩肯定是不知道这些的,但徐鹤是知道的呀。

若是按照历史惯性,估计朱厚熜现在已经登上历史舞台了吧。

难道说,这闻香教如今跟着历史上的嘉靖皇帝混了?

“对了!”徐嵩开口道:“那个圣女是怎么回事?你说是她在何家放了你们?你认识她?”

大伯的问题,也是徐鹤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

他对那圣女似乎并不熟悉。

吕恒就更不可能认识什么圣女了。

那她为什么救自己?

“不认识,我也糊涂着呢?”徐鹤老实道。

徐嵩沉吟片刻后道:“喝茶入教,似乎是清茶门的规矩!”

“清茶门?”徐鹤脑子有点绕,“大伯,怎么又出来个清茶门?不是白莲教,不是闻香教吗?”

徐嵩摇了摇头:“这种邪道名目繁多,你一直呆在乡里没听说过也不稀奇,我们这样的人家自然不会接触这种邪道。”

“清茶门是从闻香教脱离出来的新的门派,对外宣称自己是大乘教,入教者要三皈五戒,卢木点杖。平日吃素,奉弥勒、观音和无生老母。早晚各烧一次香,供清茶二盅并诵念经卷。”

“他们认为喝了清茶之后,有病治病,无病消灾!”

“这些人主要在山东、山西、河南、南直一带传播,不过听说自从脱离闻香教后,他们跟闻香教水火不容,不知道他们怎么又混在一起了!说不定放了你们,就是清茶门为了坏闻香教的事!”

徐鹤点了点头,确实,在早上,闻香教住和那圣女还发生了冲突,双方似乎并不买账。

但不对啊。

昨晚在何家旁的场上,他们二人配合默契,并没有相互拆台。

难道他们是表面和睦,私底下还是有龌龊的?

徐鹤突然心有所感道:“大伯父,你说他们会不会背后还有一股力量将其凝聚在一起了!”

徐嵩闻言顿时神色严峻起来:“很有可能!”

“他们放弃原本的身份,统归白莲教所掌,肯定是有什么大的谋划!”

徐嵩越想越有可能,他站起身来在堂中踱步沉思片刻后对徐鹤道:“你这点提醒的好!”

“说起这些邪教的发展脉络,其实是有迹可循的,我们可以从这一点上寻找根源!”

说完,他带着徐鹤来到书房,然后让徐鹤磨墨,自己则在沉思片刻后提笔蘸墨写下白莲教三个大字。

然后对徐鹤道:“白莲教来源于净土宗,之前的都不提了,到了元末和国朝,其教义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他们这人认为,世界上有两种互相斗争的势力,叫做明暗两宗。”

“明就是光明,他代表善良和真理,暗就是黑暗,它代表罪恶与不合理。这两方面,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在不断地进行斗争。弥勒佛降世后,光明就将最终战胜黑暗。这就是所谓\"青阳\"、\"红阳\"、\"白阳\"的\"三际\"。教徒们侍奉\"无生老母\",信奉\"真空家乡,无生老母\"的八字真言。无生老母先后派燃灯佛、释迎牟尼佛、弥勒佛下去。他们分别在每一时期统治着人类世界。”

“青阳时期是由燃灯佛统治着的初际阶段,那时还没有天地,但已有了明暗。明系聪明智慧,暗系呆痴愚蠢。”

“红阳时期是由释迎牟尼佛统治着的中期阶段,那时黑暗势力占上风,压制了光明的势力,形成\"大患\",这就是所谓\"恐怖大劫\"的来临,这时弥勒佛就要降生了,经过双方的决斗,最后光明驱走了黑暗。”

“白阳时期是由弥勒佛统治着的后期阶段,明暗各复本位,暗归极暗。”

徐鹤到这会,终于搞清楚了白莲教的教义问题,但这个跟那些闻香教、清茶门有什么关系呢?

这时,徐嵩又在纸上写上两个大字……罗教!

“罗教是国朝刚刚兴起的一个组织,他的创始人叫胡忠清,法号觉瑞。这个教强调人心是一切的根源,等同于真空,即万事万物的本质。所有人都有佛性,唯一目标是寻求佛性而觉悟。他反对一般的礼拜方式,认为那是有为法,专注于外在、表象的东西,他则主张内向探求,方法是无为,故教派又称无为教。罗清批评白莲教,也不提及白莲教崇拜的无生老母。罗教为不识字的一切众生,提供最简明扼要的修道成佛方法,开辟修道的新路径,不必避入佛门潜修,而适合在家居士修行,拥趸者很多,听说北京有不少王公大臣都是这个教的信徒。”

“那不是挺好?”徐鹤对大伯的话有些不明所以。

徐嵩摇了摇头:“你知道吗?闻香教、清茶门的教义其实大多脱胎于罗教!”

“什么?”徐鹤大吃一惊,不可置信地看向徐嵩。

徐嵩点了点头:“这一点,世人几乎都不是很清楚,我也是在湖广任上,剿灭闻香教时,发现了他们营地内有《苦功悟道卷》、《叹世无为卷》、《破邪卷》、《正信宝卷》、《泰山宝卷》这几本书!”

“而这些书都是罗教的经典!”

徐鹤恍然道:“大伯的意思是,罗教是他们的皮,白莲是他们的骨,闻香、清茶这些分支是他们的血肉?”

徐嵩点了点头:“我之所以这么猜测是因为你在何家听到的那段话!”

徐鹤迟疑道:“哪一句?”

徐嵩道:“就是那个闻香堂主说的,他们教主在淮安府传教那段话!”

徐鹤恍然大悟,当时闻香堂主对何粮长说什么上月教主在淮安府亲自传道,收得漕工万余人皈依我教,只要再有些时日,运河两岸的漕工都是我教信徒。

“这句话有什么不对吗?”徐鹤问。

徐嵩道:“据我所知,罗教在南直发展很快,他们以运河水手漕工为基础,大肆招揽民众,很多富商巨贾都是他们的信徒,甚至有传言,漕运总督麻良弼私设香堂,供奉罗祖!”

漕运总督这个官衔全称一般是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漕运、兼提督军务、总督统领颍州兵备道、徐州兵备道、淮扬海防道,中都留守司之盐城白驹亭场等7个卫,洪塘守御所,南直隶之庐州卫、扬州卫、高邮卫、仪真卫、滁州卫、徐州卫、淮安卫、大河卫、邳州卫、沂州卫、泗州卫、寿州卫、宿州卫,海州中守御所。所以漕运总督人称为帅、大帅、漕帅!”

这可是妥妥的封疆大吏。

就连张景贤这样的五品海防道都得听他的调遣。

徐鹤想到这,头皮都麻了!

「看到这,这本书才刚刚开始。

我解释一下本书的一些设定问题。

首先,这里面的一些主要人物都是有史可考的。

比如徐蕃、徐嵩、徐岱父子三人,至今泰州还有徐家桥!

还比如张景贤。

张景贤(,字勉之,四川眉州人,民籍,治《诗经》,年二十六岁中式嘉靖十七年戊戌科第三甲第七名进士。十月二十四日生,行一,曾祖张溥中,赠户部主事;祖张愈严,知府;父张弘用,贡士;母李氏。慈侍下,妻刘氏继妻郭氏;弟象贤。由州学生中式四川乡试第六十四名举人,会试中式第二百七十九名。张景贤担任苏松巡抚,以考察夺职。

查万历泰州志,在本书故事发生的这段时间里,张景贤担任淮扬海防道一职。

当然这里面也有些人是经过人物加工的。

比如顾横波,秦淮八艳,这是晚明的人物了。

比如李知节,主角的老师,原型其实是越中十子之一的朱公节。

此公说了大家可能没听说过。

但他的儿子朱赓相信熟读《明史》的人一定听过,当然,越中十子中他不是最有名的,其中沈炼,徐渭相信大家都很熟悉。

有些人问,唐顺之、翟景淳这些八股文大家为什么会出现在书里,这不是架空吗?

所以,看到这,大家应该明白了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