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寒门帝师 > 第18章 二堂

寒门帝师 第18章 二堂

作者:我是泡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8 23:29:58

第18章 二堂

寒门帝师第一卷第18章二堂面复虽然没有那么庄重严肃,但也不是菜市,谁都可以说话的。

这一声传来,顿时吓了众人一跳。

县令身旁的县丞、主簿顿时朝声音来源看去。

李县令见状轻咳两声尴尬道:“那是本官的一位朋友,近日我有事寻他过来帮忙!”

人家李大人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一旁姓胡的县丞和姓马的主簿连忙打了个哈哈。

胖胖的胡县丞更是道:“大人之友定是饱学之士,闻得此诗叫声好实属正常!哈哈,哈哈!”

这句话捧了李县令,也顺便帮他化解了危机,徐鹤不由佩服这位县丞的说话艺术。

上次县试时也是他说了几句场面话,还点了他要叫县令老师。

这样心思玲珑之人,徐鹤打定主意将来要结识一番。

这边李县令听胡县丞这么一说顿时来了兴趣:“哦?胡县丞也觉得此子的诗不错?”

胡县丞闻言一窒,他虽然是举人出生,但学问也就那样,制艺作文还算马马虎虎,但是说道诗道用典就非其所长了。

只见他踌躇了半天才结结巴巴回道:“本县案首所作之诗头两句就十分精彩嘛,鸭头新水暖,暖处鸭先知,前文用李太白诗遥看汉水鸭头绿之典!后一句破题,大人新收的这学生真乃急才也!”

试帖诗也不是瞎作的,这跟八股作文一般,也有起承转合,破题、承题之类的讲究。

所以胡县丞一句话就在李县令面前露了怯,他只说对了第一句,后一句所谓的破题纯属没话找话讲。

但李县令也不揭破,心中却想:“到底只是个举人……”

不过徐鹤这诗确实用典颇多,就算是他这个进士也不能尽知,倒是文采上嘛跟县试时所作那诗差了点意思。

此时,又有考生做出诗来,李县令让徐鹤先去二堂等着,自己忙着做面试官去了。

当徐鹤来到二堂时,已经有白役端了茶水出来,他刚吃了一口,便见一旁的布帘被人撩起,一个约莫三十多岁的中年人走了进来。

这人身着玄色圆领袍,身材瘦长,跟个麻杆似的。

他自在上手主座上坐下,便叉着手看着徐鹤不说话。

要知道这县衙二堂的主座,如果没有上官到衙,这就是一县之首的李县令专座,可眼前这位不仅坐了,神态还十分悠哉。

见状徐鹤连忙站起行礼道:“不知大人名讳,小子失礼了!”

那人闻言哈哈一笑:“我可不是什么大人,你搞错了!”

听到这,徐鹤心中更是疑惑,搞不清来人的路数,不过听声音,他知道,此人就是刚刚他诗念完后叫好之人。

“我听说慎行贤弟说他最近新收了个案首徒弟,说的就是你吧?”来人半眯着眼,跟睡着了似的慵懒问道。

古人有“知节慎行”之语,对方口中的慎行贤弟想来就是李县令了。

徐鹤点了点头:“小子不才,蒙老师亲眼县试拔为案首!”

来人笑了笑:“李知节这人心高气傲,就算你得了案首,要是没点真才学他也不会让你叫他老师的,你无须谦虚!”

徐鹤默然,这人把自己能说的全都说了,关键是又不知道对方的身份,属实没法接话。

好在对方是个健谈的。

“你这个小家伙,几句诗里,每句都用典,你哪来时间看那么多杂书的?”

“江上寻春日中的寻春二字出自孟浩然的十步枉寻春,对吗?”

“栏前放垛出自《吴志·陆逊传》!”

“萍茵出自《云林异景志》!”

“花信句……”

“舵尾……”

“书箔……”

徐鹤越听对眼前这位越是佩服。

这首诗是他前世跟诗友们的唱和之作。

那时候他为了显摆自己读书很多,在里面刻意添加了很多典故。

比如栏前放垛,确实是出自《陆逊传》,原文的大意是这么说的:建昌侯孙虑喜欢制作垛鸭栏,关键是做得还非常小巧可爱。

陆逊看到后就正色规劝孙虑说:“君侯宜勤览经典,以自新益,用此何为?”

这种典故,除非非常熟悉《吴史》,不然不可能随便用出。

徐鹤自己当年因为网络上三国风颇为盛行,所以细细读过,可眼前这位却也能熟知典故,这可就不容易了。

没错,现在虽然有活字印刷,但书价依然很贵,普通读书人购买经学制艺参考书的钱都不够,上哪买那么多杂书?

而眼前这位却能将徐鹤诗中所有典故一一道出、分毫不差,这只能说明对方不仅才华横溢,家资巨万也是跑不了的。

说到这,此人眼睛终于睁开,满脸笑意道:“不过全诗也非全无亮点,譬如绿香波心蘸,晴随舵尾戏。携雏眠浩荡,侧翅晒囄揓这两句,倒是画龙点睛之笔。”

徐鹤全程插不上嘴,被表扬了也只能“嘿嘿”两声以示存在。

“我姓谢,名鲲,字子鱼,山东济南人士!”来人笑了笑说道。

这边等徐鹤自报家门后,谢鲲却不说话了,只见他拿起一本身旁桌上的书读了起来。

等了约莫半个时辰,李县令才换了官袍一撩帘子走了进来。

刚进门的他似乎对谢鲲在这一点都不诧异,反倒是一脸愁容问徐鹤道:“你平日里可向小石公请安否?”

李知节口中的“小石公”就是徐鹤大伯徐嵩的号,徐嵩字中望,号小石,李知节是后辈,所以称徐嵩为“小石公。”

“那日首考作罢,当晚大伯曾唤我至孔怀堂勉励我好好读书!”

李县令点了点头道:“你今日回去绕道孔怀堂,替我送份拜帖,就说晚辈李知节明日登门拜访小石公!”

徐鹤见他面色凝重,于是不敢多问,连忙接过李县令递过来的拜帖。

可上首的谢鲲却冷笑一声:“我看你这是病急乱投医,徐嵩……小石公就算德高望重,招徕的那点乡勇遇敌则溃,有什么用?”

徐鹤闻言顿时想起那晚孔怀堂外他听徐嵩和徐岱二人的谈话,说是徐家村东面的姜堰铺有匪徒啸聚作乱,扬州府知府私下里通知徐嵩,让他约束族人,没事别乱跑。

看来李县令和谢鲲所说之事定跟那件事有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