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寒门帝师 > 第139章烂透了

寒门帝师 第139章烂透了

作者:我是泡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8 23:29:58

第139章烂透了

寒门帝师第一卷第139章烂透了很显然,风水之说虚无缥缈,大宗师路上问了鲍坝,跟徐嵩谈到批验所,对方绝对是冲着批验所这件事来的。

至于这南京兵部右侍郎范大人的来意就不得而知了。

房间里,徐岱在门外亲自通报后,范守己施施然走了进去。

看到大宗师时,范守己似乎并不意外,反而笑道:“小石公,我这来得不是时候啊,没想到义叔兄也在!”

因为大宗师的挂衔是四品,虽然范守己年纪比他轻,但侍郎却是正三品,见到范守己他黑着脸起身行礼道:“原来是范大人!是什么风把范大人送到这了?”

范守己对他口中的嘲讽不以为意,反而笑道:“义叔兄不也奇怪,刚上任没多久,别的地方都不去,偏偏先来这海陵县!”

两人话不投机,各自冷哼一声便转过头去。

范守己这时从怀中掏出一封信来递给徐嵩道:“小石公,这是首辅大人托我给您带的信!”

徐嵩撑着病体接过信,但他并未拆开,而是放在枕旁问道:“范大人怎么来我海陵了?也不提前通报一声,我好让人去接你!”

范守己还未说话,大宗师便冷笑道:“还能为了什么?定是有人做了猫儿闻到鱼腥味了!”

范守己呵呵一笑,并不答话,转头对徐嵩道:“姜堰铺小小贼匪闹出这么大动静,而且此时迁延日久,朝廷上下都很关注,我这次来是亲自去一趟陈应诏的军中,督促扬州卫赶紧扫荡贼寇,避免贼人遁走太多,又生事端。”

在场三人都知道所谓的监督陈应诏剿匪就是个由头,但徐嵩和大宗师都没有揭破。

大宗师坐在凳上一直冷笑,反观徐嵩道是点了点头,道了声辛苦。

不一会儿,他便以身体不佳为由让徐岱送客了。

等二人走后,本来今天之事就要告一段落,谁知徐嵩命人将徐鹤叫了进去。

见到徐鹤后,徐嵩叹了口气道:“你的生员之事恐生变化。”

徐鹤闻言一惊,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他是县试、府试双案首,板上钉钉的生员功名,而且刚刚他在大宗师面前表现几乎堪称完美,可……

徐嵩皱着眉头,斜靠在床头,眉宇间浓浓的忧色挥之不去。

过了好半天他才开口道:“这个提学道名叫杨寅秋、字义叔,家中兄弟三人,哥哥杨寅春和弟弟杨寅冬虽然没有出来做官,但才学甚佳,都是东宫身边的红人!”

徐鹤心说好吧,义叔、义叔,果然行二。

徐嵩继续道:“这次他来,一是受了太子殿下的授意,二是得了次辅夏阳秋的委托,让他来海陵试着将两淮盐场灶户手中的余盐,通过我们这个地头蛇收集起来发卖,赚来的银钱解送太子那。”

“并且,他还要老夫联合朝中好友,公推夏阳秋的人担任两淮盐运,尤其是扬州这边的运判一职。”

徐鹤闻言大惊失色。

盐场其实也跟村落差不多,这里面有很多富裕的灶户,也有很多连生产工具都没有的赤贫灶户。

富裕灶户通过出借盐田或生产工具的方式,像地主一样,用种子和田地剥削那些赤贫的可怜人。

这种现状于是便造成了一种现象,赤贫灶户逃难或者托庇于富裕灶户。

国家收取盐是每家每户定量的方式,赤贫灶户逃亡了不计,但富裕灶户因为掌握了人力资源和生产资料造成了他们盐的产量往往超过朝廷定量收购的极限千倍、百倍。

有的人不禁要问了,朝廷都不收你的盐,你傻吗?还生产这么多?

这些富裕的灶户怎么可能是傻子,他们手里的余盐就是私盐的最大来源。

朝廷盐业采用开中法,这样一来,大量盐户逃亡造成了商人身上有盐引却提不到盐的窘境,另外,私盐却越发泛滥,造成了国家收不了税。

一正一反间,开中法这些年形同虚设,国家财政也因为这两样漏洞每年光是两淮盐场就要损失盐税接近六百多万两。

徐鹤皱眉道:“大伯,这太子殿下不仅看中了引根,想通过滥发引根,赚取今年的两淮盐税,还想通过收购灶户手中的余盐,控制私盐。他到底想干什么?这两件事都是破坏我大魏盐税根基的大事,他作为一国太子难道不清楚吗?”

“所以这种事我不想参与,也不想徐家人参与!”徐嵩叹了口气,“但这样无异于得罪了太子和夏阳秋,我一个行将就木的老头无所谓,但你的生员功名……”

徐鹤在他看来是这些年来,徐家最有可能高中进士的人才,他本以为借着杨寅秋的到来,推徐鹤一把,谁曾想,杨寅秋竟然是别有目的。

徐鹤愤然道:“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

徐嵩见他突然说出这句话,有些迷惑道:“什么?”

徐鹤冷笑:“这位大宗师,表面上官威十足,说话做事也是一副公允的样子,实则私底下却帮助太子做出这种毁国根基、吸吮民脂民膏的烂事!侄儿想起他刚刚在族学考校别人的这段经义。果然,听其言,还要观其行,知人知面不知心!”

徐嵩接着道:“这么说,看来刚刚那位范大人也是某个位高权重者的传声筒咯?”

徐嵩点了点头道:“他是首辅秦砚的人,秦砚跟我是同年,他想用同年的交情帮他办同样的事情!”

徐鹤闻言简直失望透了,这个国家到底怎么了?

皇帝的两个儿子,太子和齐王都有自己的小九九。

他们身后站着的是内阁的首辅和次辅。

这些钟鸣鼎食之辈,思考的不是国家的前途命运,思考的不是老百姓的生死存亡,思考的不是内忧外患坏到不能再坏的局面,他们却一门心思想得是如何在这个国家,这个国家的人民身上继续敲骨吸髓。

烂了,烂透了!

“大伯,我明白了,这个生员不做也罢!”徐鹤可以接受胡县丞那样的低级官员收钱办事,但一个国家的太子、亲王和辅政大臣也烂了,他觉得这国家没希望了!

徐嵩深深地看了一眼徐鹤道:“不要灰心,这个国家,不仅仅只有秦砚、夏阳秋,太子和齐王有的时候说话也没那么有用,我希望你留着有用之身,藏剑于鞘!懂吗?”

徐鹤颓然点头,现如今还能怎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